上海在科技、产业领域将如何支持青年人才?官方这样解读
上海如何在人才、产业、科创等领域为创业创新青年提供更好的环境?20日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作出最新解读。

主办方供图
骆大进在会上介绍,上海市科委和市相关委办局一起,围绕科技人才,通过多年探索,搭建了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包括32岁以下的扬帆计划,到35岁以下的启明星计划。
“目前启明星计划已经资助了3000多人,这些人当中目前已经有两院院士20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209人,还有207人入选国家优青。再进一步,我们还有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计划等。”
而在强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支撑方面,骆大进表示他们正聚焦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需求,探索重点领域人才目录、岗位清单等引导机制,促进重点领域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和跨界使用。
不久前,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18项放权松绑新政,接着《进一步完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也于近日公布,提出自2023年起,进一步扩大“包干制”试点范围,将“启明星”和“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软科学”项目、“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及部分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等纳入试点范围,试点期限为3年。
骆大进说,最近他们还在进一步深化研究,要把基础研究特区优化,可以鼓励更高质量的基础研究。“当然上海围绕这些重点领域还要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顶尖人才,特别是优秀年轻人,围绕这些人才布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特殊、稳定、可预期的专项支持机制,可以开创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研究。”
他说,上海承担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就是要打破论资排辈和 “五唯”评价,建立健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特殊晋升渠道,为青年人才“早出头”“早担大任”提供机制保障。
而在产业层面,已公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方案关于未来人才提出了“雁阵计划”,比如,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揭榜挂帅”项目,充分赋予科学家自主权和决策权,营造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引进全球顶尖人才、科研团队和创新型企业,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利益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研发活动产业化。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功能,跟踪未来技术创新成果,培育未来产业创新人才,支持申报各类人才计划。
张宏韬今天透露, 他们正在举办青年创新大赛,想通过这样一个海选机制,让全球、全国的有识之士带着项目到上海来共同发展。
官方数据显示,上海人才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675万人,其中海外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累计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证39.4万份,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超过27万人,均排名全国第一。2022年上海海归300指数表明,海归人才选择上海的原因前两位是城市魅力和海归信心。
上海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十二届市委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汇报
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上海市委常委会今天(5月11日)举行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对近期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十二届市委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汇报。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会议并讲话。0001猴痘防控方案:疑似和确诊病例隔离治疗,密接者自我健康监测21天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认为,目前猴痘病毒的有效繁殖率(传播率)较低且远低于1,暴发疫情的风险很低,“猴痘感染绝大多数为轻症,是自限性自愈性疾病,应加强监测,但总体风险很低,没有必要普种疫苗。”当前,我国猴痘病毒感染人数已过百例,下一步如何科学防控?锤子财富2023-07-27 11:26:250000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季度美银行存款总额降幅刷新历史纪录
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警告称,美国银行业或将继续面临显著的下行风险。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近日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业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银行存款总额下降了4720亿美元,是该行业连续第四个季度存款下降,也是该公司自1984年开始收集季度银行业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警告称,美国银行业或将继续面临显著的下行风险。0000《验证真成长,回归硬价值——第一财经·科创板四周年全景报告》重磅发布(附链接)
连续四年,全景透析。2023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四周年。第一财经科创研究中心耗时月余对科创板全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把脉科创板的成长与变化,撰写成《验证真成长,回归硬价值——第一财经·科创板四周年全景报告》(下称《报告》)(点击查看全文)。今日,《报告》重磅发布!从制度体系、IPO、新股、产业链、成长性、研发强度、二级市场表现、投行格局、科创生态圈等多维度解析科创板三年来的变化。锤子财富2023-07-22 09:24: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