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环比放缓凸显经济压力,保持政策稳定连续友好至关重要
受基数效应影响,4月工业、服务业、消费等指标同比增速均有加快,但环比增速大都出现回落,且大幅弱于疫情之前的历史均值,显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目前来看,经济复苏的主要掣肘仍然是市场主体信心不足,这种情况下宽松政策的提振效果并不显著,反而会加剧资金空转等现象。因此,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友好性,以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应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生产:工业总体稳定,服务业持续回升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3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但弱于市场预期。4月环比下降0.47%,这是历史同期首次出现环比下降。
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低于前值51.9%,年内首次降至荣枯线以下,已预示制造业景气有所走弱。内外需同步走弱,以及企业加大去库存力度,使工业生产受到抑制。
从工业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持平,制造业和电热气水同比保持增长势头。4月份,受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因素影响,采矿业增加值持平,较3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电热气水同比增长4.8%,较3月回落0.4个百分点,稳增长政策仍需继续发力;制造业同比增长6.5%,高于3月的4.2%,延续增长势头。
从出口交货值看,4月同比名义提升0.7%,较3月的-5.4%和1~2月的-4.9%有所回升,一定程度上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从产销率来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较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至97.4%,反映企业正在加速去库存。
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较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
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显著改善,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48.7%、18.8%、17.6%、13.2%,较上月分别增长18.8、7.9、5.7、1.2个百分点,反映出服务业持续回升势头良好。

消费:服务与商品继续分化
受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推动,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8.4%,较3月反弹7.8个百分点。但环比来看,4月社零增速为0.49%,低于2月的1.64%和3月的0.78%,也弱于疫情前历史同期增速0.9%,显示出消费动能仍待稳固。
从剔除基数效应后的两年平均增速(下同)来看,4月社零为2.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4月社零呈现出鲜明的服务强、商品弱特征,与4月CPI呈现出的服务价格走强但商品价格走弱相一致。
一方面,服务性消费继续恢复。当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8%,较上月加快17.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为5.4%,较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在节假日效应带动下,居民旅游、出行、就餐等需求进一步释放,带动相关服务消费行业快速恢复。
另一方面,商品类消费整体回落。耐用消费品中,汽车消费同比增速由4.2%降至-0.9%,建材类由-2.8%降至-12.5%,家具类由-0.4%降至-7.1%,其他必需品和升级类商品增速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回落。
央行一季度城镇储户调查已经显示,未来三个月打算增加支出的项目中,旅游选项较上季度上升了10.7个点,大额商品仅上升了0.4个点。
究其原因,一是消费意愿尚未明显提振。目前居民消费意愿主要体现为旅游和出行等补偿性需求,商品类消费仍然偏弱。如4月清明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出行人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5%,但旅游收入仅恢复至56.7%,这一状况在五一假期同样有体现。4月居民部门新增贷款减少了2411亿元,居民部门出现缩表特征。
二是消费能力尚未明显改善。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2%,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但16~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至20.4%,创历史最高水平,显示就业市场有待企稳。此外,4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PMI中的从业人员指标均回落至荣枯线之下,就业压力对消费能力的抑制或进一步显现。

投资:基建、制造业增速回落
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低于一季度的5.1%,也低于市场预期。4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0.6%,较上月的-0.8%略有好转,但仍大幅低于历史同期均值1%,显示投资需求也有待提振。
从结构来看,基建投资(不含电热气水)、制造业投资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均出现回落。
1~4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5%,略低于一季度的8.8%,我们测算的4月同比增速为7.9%,略低于上月的8.7%。4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由65.6%回落至63.9%,显示基建行业景气度略有回落。4月专项债净融资2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536亿元,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地方专项债的合力作用下,基建投资增速仍保持在相当水平。
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4%,低于一季度的7.0%,我们测算的4月当月同比增速为5.3%,弱于3月的6.2%。4月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由55.5%回落至54.7%。1~3月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仍高达29.4%,再加上内外需收缩、产能利用率偏低等因素,制造业投资扩产意愿预计仍然偏弱。
此外,1~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低于一季度的0.6%,当月增速降至0%,低于3月的0.4%,显示民间资本信心尚未稳固。

房地产:房企信心不足,复苏出现反复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6.2%,降幅较1~3月扩大0.4个百分点,弱于市场预期。考虑今年3月以来统计局对房地产相关数据的修正因素,我们测算4月当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3%,降幅较3月扩大1.4个百分点。
从销售端来看,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0.4%,较一季度的-1.8%继续收窄;商品房销售额同比8.8%,较一季度的4.1%有所加快。去年同期基数下降对销售增速形成抬升,且销售额增速继续快于销售面积,显示新房成交同比涨幅更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测算的4月销售面积为10.8%,低于4月30个大中城市的成交面积增速31%,这意味着低线城市商品房销售仍然偏弱。
从投资端来看,竣工面积增速继续加快,1~4月累计同比18.8%,好于一季度的14.7%,房企继续优先满足现有项目达到竣工标准,但1~4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21.2%,较一季度-19.2%继续下降;施工面积同比-5.6%,同样弱于一季度的-5.2%。在去年同期基数下降的基础上,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同比增速降幅加大,显示出房企预期仍然偏弱。
从资金来源看,1~4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下降6.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同比-10.0%,弱于一季度的-9.6%;自筹资金同比-19.4%,弱于一季度的-17.9%。与此同时,以按揭和定金、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同比2.6%,好于上月的-3.4%,显示销售回款仍是房企主要资金来源,这与4月销售情况有所好转一致。
从4月房地产运行来看,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继续释放,销售数据在基数效应衬托下继续好转。但4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一定程度上出现缩表现象,住房销售的可持续性仍然存疑。因此,房企仍将重心放在加快竣工促进销售回款方面,对新项目的投资意愿不足,投资、拿地和新开工均偏弱。预计房地产的复苏之路仍将漫长。

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应为当务之急
总体来看,受基数效应影响,工业、服务业、消费等指标同比增速大幅回升,但环比增速大都出现回落,且大幅弱于疫情之前的历史均值,显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内生动力仍显不足。
4月28日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指出,消费复苏动能可持续性受到疫情伤痕效应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预期还在恢复、青年人就业压力较大等影响,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仍存制约,外需可能持续承压等。
在物价走势方面,央行认为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基于此,央行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这一研判,既有引导稳定社会预期的意图,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对物价走势作出响应。
整体看,决策层对于当前形势保持观望态势。政治局会议将“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列为下一阶段的首要工作,“恢复和扩大内需”退居第二位。央行也将货币政策基调调整为“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力度和节奏较一季度有所回撤。
我们认为,经济复苏的主要掣肘仍然是市场信心不足,这种环境下宽松政策的提振效果并不显著,反而会加剧资金空转等现象。所以下一阶段政策重心需放在落实落细“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以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友好性切实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温彬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静文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应习文、孙莹、刘泰星对本文均有贡献)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民银研究”微信公众号。
沪指半日跌0.13%;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将访华丨早市热点
沪指跌0.13%,深证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24%。7月12日,三大指数早盘震荡走低,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13%,深证成指跌0.18%,创业板指跌0.24%。盘面上看,汽车产业链板块持续大涨,汽车零部件、虚拟电厂、充电桩概念涨幅居前,民航、算力、军工、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Wind数据显示,两市超3000只个股下跌。一起回顾上午的市场热点。锤子财富2023-07-12 12:09:210000房企密集调整战略,“内卷”品质争夺改善型客户
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新房市场的品质将大幅提升,商品住宅将趋向于“所见即所得”,无限接近现房销售。目前,多城挂牌量处于高位,仅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老破小”或是面积小、交通不便的房子,已经非常难出手,等待置换房子的改善型购房群体却依然庞大,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0000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增长,工信部称将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
面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等情况,要加快上游矿产资源的开发,建立关键原材料资源保障体系。中国动力电池产业持续提质升级,已成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锤子财富2023-06-11 20:14:500000工业富联: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分红总额115.23亿元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5.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5.2亿元。8月7日晚,工业富联发布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5.8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5.2亿元。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8月14日,除权除息日为8月15日,现金红利发日为8月15日。锤子财富2024-08-09 05:33:170000理财产品“踩刹车”?债市不具备大跌的基础
与债市变化息息相关。“最近买的理财产品收益又开始下降了,高峰期每天有10块多的收益,这周每天不到8块,周一甚至只有-0.79元。”来自广东的储户赵婷(化名)半个月前刚刚将部分存款“搬家”到低风险理财产品,但最近她发现理财产品的波动正在加大。锤子财富2023-06-25 22:21: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