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写字楼利用率骤降至42%,机构警告面临“僵尸楼”风险
当地时间11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发布最新报告称,疫情引发的远程办公趋势令美国商业地产陷入螺旋式下降,利用率低、空置率高、财务状况恶化,写字楼面临成为“僵尸楼”的风险。
办公空间需求骤降
自疫情以来,混合办公已成新常态,工作模式的转变令办公空间需求骤降,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发现,平均而言,美国办公楼空置率由12%升至17%,而利用率则由70%大幅下降至42%。
该机构解释称,许多租户于疫情期间签署了短期租约,以观察工作模式将发生何种变化,再决定如何安排办公空间。该机构数据显示,疫情前,企业租赁写字楼的平均租期为5至10年,然而目前,大多数租约都不满5年,事实上,60%的办公室租约将在未来三年到期,且大批到期租约可能不再续签。
该机构估计,如若上述趋势持续,整体办公空间缩减至目前的60%~65%就能满足未来需求,意味着大约15亿平方英尺(折合大约1.4亿平米)的办公面积可能遭到废弃,这将给办公楼业主带来400亿至60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
业主面临资不抵债风险
波士顿咨询公司表示,对于那些以浮动利率贷款以及需要再融资的企业而言,利率上行将产生巨大影响,令其新增债务成本陡升,不仅如此,办公楼价值也会下降。该机构预计,需求不振叠加融资收紧,未来12至36个月内,写字楼价值将比疫情前锐减大约40%。
如此一来,业主承受巨大财务压力,物业估值下降、新债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资不抵债、甚至一波违约潮的出现,在此情形下,贷款机构可能成为办公楼的所有者。雪上加霜的是,科技进步令局面更加复杂化,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革新将进一步削弱对办公空间的需求。
下一个“雷点”
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长达两年时间里,美联储实施接近零利率的超低利率政策。多位华尔街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零利率时期造成诸多经济不平衡之处,随着美联储连续加息十次累计加息500个基点,“雷点”开始逐步暴露,先是区域银行危机,商业地产将紧随其后。
蒙特利尔银行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林根(Ian Lyng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目标之一是让投资者进入风险模式,更具投机性的资产最先受创,随后轮到传统风险资产,最后可能波及避险资产。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即下一个压力点在何处,紧缩政策的下一个后果会是什么。商业地产一直是最被频繁提及的风险领域,尤其是在区域银行挤兑风波之后,流动性危机加剧了信贷紧缩程度。”
据天风证券报告,美国银行业是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的主要持有人,截至2022年底,美国商业地产的抵押贷款规模为3.6万亿美元,其中,商业银行所持比例达到65%,商业地产贷款在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的贷款组合中的占比分别为13.1%和42.7%。
在发送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评级机构惠誉预期,美联储将长期维持更高利率来应对通胀居高不下。由于存款大幅外流、融资成本上升以及经济衰退的不确定性增加,区域银行正收紧信贷,商业地产可能面临更多逆风因素。
赛百味700亿元“卖身”,在中国市场的“野心”能实现吗
当下的赛百味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值并不低。近日,全球最大的快餐店品牌之一赛百味在其官网公布了被“卖身”的消息:已由私募股权机构RoarkCapital收购。赛百味目前在100多个国家的近3.7万家餐厅,为数百万客人提供新鲜定制的三明治、卷饼、沙拉等。0000上海市人民政府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挥在数字支付和数字科技领域所长,全力助力中国及上海企业参与全球贸易,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上海市人民政府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天(31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蚂蚁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出席并见证签约。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与蚂蚁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分别代表双方签约。0000发力全球资管中心建设,资管行业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复苏和增长挑战,同时整体格局也正在经历重大调整和变化。中外资管机构在此过程中共同面临着国际局势的复杂性、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诉求愈发强烈。10月12日,由第一财经、中国银行联合主办的“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深化开放,服务实体新动能”。0000涵盖文旅、体育、健康、养老等11个服务消费领域!上海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发布
至2035年,形成集聚和辐射全球市场的高品质、创新型、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服务消费新体系,服务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