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出现感冒症状要不要测新冠抗原?如今如何追踪病毒?专家回应
近日,一些人身边出现了再次感染新冠的病例。对此,有人感到恐慌,也有人觉得无所谓。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新阶段,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再次感染?近日,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作出回应。
对高危人群做好监测很有必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我们都会做抗原检测,对于重症高风险人群,我们也建议进行居家检测,这样一旦发现是新冠感染,可以尽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对高风险人群做好新冠监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在5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王贵强也说道,无论是二次感染还是新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目前看都是类似的,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重症的病例目前还很少,主要是无症状或轻型病例为主。
“一旦感染不要恐慌,对症处理,同时仍然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戴口罩,避免或者减少进一步传播的风险。”他说道。
国家疾控局官员指出,尽管“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但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
“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疫情。”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在联防联控发布会上表示。
另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发布会上介绍,从监测数据看,目前,我国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已经变成XBB系列变异株。在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的占比,自今年2月份明显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到了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意味着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5月6日凌晨发布微博称:“病毒还会存在,大流行已经过去。就疫情而言,全球已经同此冷暖。”
警报解除后,如何追踪新冠?
全球的流行病学专家都倾向于认为,虽然新冠最高级别警报已经解除,这会使得对于病毒的追踪相对过去大幅减少,但对于新冠的警惕不可放松。
“这就好像是我们虽然没有办法去数每一片雪花,但仍然能够判断出正在下雪。”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官员Nirav Shah博士表示。该机构称,仍将会通过来自全美医院、实验室网络和污水监测的数据来掌握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
美国CDC还强调,对于新冠的检测和监控能力应该建立在日常的基层医疗服务中,而不是取决于世卫组织的疫情紧急状态。
美国公共卫生机构还在积极讨论如何在新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为医疗保健机构及养老院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建议这些机构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张文宏也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未来城市与健康城市”发展论坛上呼吁:“把公共卫生作为一个维度切入到城市设计的考量中。”
他进一步指出,一方面要考虑到对老年人以及脆弱人群的充分保护,不断强化城市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对于公共卫生的风险监测,今天在上海正在做的工作包括病原监测、地下污水监测、城市疫情监测等。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大传染病与生物安全研究院王伟炳教授在上个月举行的东方国际感染病学术周上介绍称,在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疫阶段后,上海已经建立起1.2万人的队列长期跟踪,同时依托上海各医院的发热门诊等医院数据,动态刻画了疫情的发展,建立起上海感染率的趋势预测。
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这个队列的样本量还太小,上海也在思考往后如何继续维护和发展。”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以涉俄因素制裁多家中国实体答记者问
商务部表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单边制裁、“长臂管辖”和经济胁迫,破坏了国际经贸规则和秩序,损害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2月2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以涉俄因素制裁多家中国实体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近日,美国以涉俄因素制裁多家中国企业,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0000科普|卫星通信产业链股价逆势上扬,手机直连低轨卫星技术是什么?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院长廖运发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尝试低轨卫星互联网的网络建设。未来通信的愿景是泛在通信,即要实现空天一体通信,解决基站覆盖盲区的问题。0000沪指失守3000点,石墨烯概念股活跃丨早市热点
光刻机、6G、卫星导航、减肥药、人工智能、鸿蒙、半导体指数跌幅居前;锂矿、风电、石墨烯概念股活跃,房地产、券商板块走强。10月20日,两市股指低开后震荡,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0.27%,失守3000点;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44%。盘面上,光刻机、6G、卫星导航、减肥药、人工智能、鸿蒙、半导体指数跌幅居前;锂矿、风电、石墨烯概念股活跃,房地产、券商板块走强。锤子财富2023-10-20 12:29:010003毕业季租房市场“旺季不旺”,一线城市租金普跌,二线城市无锡领涨
租赁市场“旺季不旺”局面再度上演。再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并未给租房市场带来浪花。每年的6、7月,随着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住房租赁市场也迎来旺季,特别是大中城市,因为承接了大量毕业生,住房租赁价格也随之攀升。人社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1158万人,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今年6月,全国大中城市租金挂牌均价出现环比下滑。0000地方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基层“三保”支出压力大,这些举措在路上
按照财政部要求,为了兜牢“三保”底线,地方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库款拨付等方面优先确保“三保”支出需要,但实践中一些地方落实不到位。“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下称“三保”)事关人民福祉,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通过多举措兜牢“三保”底线。不过一些地方“三保”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仍值得重视。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