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锤子财富2023-05-08 14:35:530阅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据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消息,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据团队专家介绍,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肿瘤微环境诱导纳米粒子GQD NT变形。(资料图片)
据悉,GQD NT是一种模块化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使用十分简易的步骤将药物分子封装于其中,通过肿瘤微环境促发GQD NT变形,逐步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浓度。小鼠实验发现,GQD NT在癌症检测中的造影剂使用量仅为现有临床技术的6%至22%。在注射后4至36小时内,肿瘤部位的造影剂与正常组织对比度高,边界明显,极大延长了磁共振成像时间。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1.76至3.50微摩尔/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90%(单次治疗)至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用生决定逮捕
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王用生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吉林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用生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0000融券端与出借端迎来新调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举行丨明日主题前瞻
融券端与出借端迎来新调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举行;中国钢铁产量稳步增长。①融券端与出借端迎来新调整,向市场传达活跃资本市场的积极信号0000主要生产国大旱,全球橄榄油价格创26年来新高
三年来,全球橄榄油价格翻了一番。橄榄油很贵,但它正变得更贵。荷兰留学生小章(化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超市里一瓶5欧左右的橄榄油价格相比去年涨了大概0.2欧。在荷兰最大的连锁超市ah中,一些品质较好的橄榄油目前已经缺货。“这边的民众逢打折的时候就会囤很多油。”小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锤子财富2023-05-08 19:43:530000大疆回应“因风险大拒绝印军订单”:相关网传内容严重失实;进军房地产?腾讯回应:为满足大铲湾项目需求,并非开展“地产类业务”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大疆回应“因风险大拒绝印军订单”:相关网传内容严重失实锤子财富2023-07-26 19:47: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