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鑫科技获得150亿订单,新能源汽车加速产业链重构
5月4日,祥鑫科技(002965.SZ)高开高走,盘中拉升涨停,报49.02元/股,最新市值87.39亿元。
5月3日,祥鑫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4月获得客户的项目定点意向书,预计项目总额为149~151亿元,项目周期为1~7年,下游客户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和光伏逆变器、通信等行业,但根据与相关客户的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各客户的具体名称。

祥鑫科技主要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汽车、动力电池、通信等行业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储能和光伏逆变器结构件等新能源产品销售订单增加之下,今年一季度祥鑫科技业绩也保持了增长。一季报显示,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长5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5.12万元,同比增长140.43%。
中泰证券的研报认为,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旺盛,该公司订单明显增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稳步提升。
公开信息显示,祥鑫科技向广汽埃安、吉利、比亚迪、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公司提供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底盘系统等产品;并已经成为广汽集团、一汽-大众、蔚来、小鹏汽车、比亚迪、戴姆勒等车企的一级供应商;此外,该公司还和本特勒、马勒、延锋等知名供应商有合作关系。
除了祥鑫科技外,5月4日汽车零部件、充电桩等板块领涨,派斯林、徕木股份、麦格米特涨停,通合科技大涨超10%,潍柴动力、中国重汽、正泰电器大涨超7%。
业界普遍认为,汽车正在加速向“新四化”转型,这带来了相关供应链的重塑。汽车行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给部分传统巨头型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转型阵痛的同时,也给部分初创、新兴供应商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此前,多位跨国零部件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软件、电动化等零部件的权重和价值正在增加,公司正在大力加强相关领域的布局。此外,部分在燃油汽车时代并未深入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一级供应商,正借助行业转型的东风,开始触及电机、电控、电气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
“新能源市场的火爆,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除了整车厂的发展机会外,零部件也在跟着整个市场发展。在传统汽车时代,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确实做得好的不多,很多核心的技术、部件都掌握在一些国外企业手中。切换到新能源赛道后,对本土的零部件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因为我们有技术的传承,但是没有历史的包袱。”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公司首席运营官陈伟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零部件“大厂”,它们有很多燃油车的包袱,包括投资、研发、人员、固定资产等。
三中全会要求优化居民阶梯气价制度,国内天然气销售定价将如何调整
《决定》提出,推进能源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进能源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其中提到,在价格改革方面,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0000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国货彩妆电动汽车等火爆海外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作用依然显著,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新业态、新模式动力强劲。电动汽车、文创产品、美妆等国货潮牌在海外火爆出圈。0000年轻化管理团队全面接棒淘天集团
吴泳铭曾呼吁阿里人“以再次创业的决心,重塑用户价值”,并强调:“要让年轻主力管理者刷新业务管理团队,创造让更多年轻阿里人成为阿里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此次调整,是他推动管理层年轻化的系列举措之一。0000“八连板”日播时尚收问询函,累计涨幅已翻倍,谁在炒作?
日播时尚连续8日涨停,累计涨幅超114%,振幅达114.8%。5月23日晚间,日播时尚收上交所监管问询函,其中要求核实报送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补充披露筹划重大事项的具体过程,包括接触、协商、签订协议等主要节点和参与知悉的相关人员,说明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的情况。锤子财富2023-05-23 20:59:240000全社会物流成本为什么难以迅速降低
多数物流企业的收入利润率并不突出,2023年统计近30%的物流企业全年亏损,平均收入利润率在3%左右低位徘徊。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