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赛力斯第三款合作车型亮相,会是理想L9劲敌吗?
在昨日(4月17日)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出乎意料地发布了其与赛力斯合作开发的第三款车型问界M9。这款轴距超过3.1米的全尺寸SUV原计划于三季度发布,预售价50万元~60万元,在理想汽车内部被视作大敌。
2022年理想汽车推出了售价约为46万元的L9,这款车型月销量一度超过1万辆,创造了中国品牌在40万元以上单车销量记录,是理想汽车的核心产品之一。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国内4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的总销量为54万辆,其中PHEV和EV各9万辆。如果市场份额维持不变,4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容量仅18万辆,如若有强有力的新对手加入,理想L9的“蛋糕”难免不被稀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理想L9上市时,公司创始人李想曾在发布会上喊出“500万元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口号,而昨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更是宣称M9将会是“1000万元以内最好的SUV”。
从产品已经发布的信息来看,问界M9最突出的产品特色为华为智能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车,包括华为最新的智能座舱系统、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以及与特斯拉一样采用了一体压铸的方案,使得零部件的数量大幅降低,相应也降低了工业成本。此外,华为目前约有1000个门店开展整车销售业务,网点数量几乎比理想汽车多1倍。这也是理想汽车内部高度重视问界M9的原因所在。
赛力斯问界在2022年累计交付量达到了7.5万余辆,而这仅仅是用9个月的时间取得的业绩,月均销量超过了8000辆,使得赛力斯问界成为2022年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但是到了2023年特斯拉降价之后,赛力斯问界销量大幅下跌,虽然赛力斯也进行能力降价反击,但收效甚微,今年一季度总销量约为1.16万辆,至今未能恢复到明显的增长通道。
为了增强竞争力,赛力斯问界对已经上市的M5车型进行了更新,推出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这是首个同时搭载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今年二季度,无图商用高阶智能驾驶方案计划将推广到全国15个城市,四季度推广到45个城市。
问界M9的提前亮相,也被认为原因在于华为感受到了销量压力,提前释放信息增加关注度和进店量。
今年传统车企大举反攻,一些质量、成本与现金流状况不佳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先后出现经营危机,行业预料今年将会出现造车新势力第二批死亡潮,已经上市的企业也或许难以幸免。
华为虽然相比起造车新势力具备更强的品牌、技术、现金与渠道能力,但其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据华为2022年财报,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累计投入超200亿,但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2022年实际收入仅21亿元。以今年一季度的销量结果来看,华为无论是Hi模式还是智选车模式的合作伙伴汽车销量业绩均表现平庸。
如何快速提升销量以及对应的装机量,对于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现金流转正以及数据采集、产品迭代,都至关重要。
AI医疗方兴未艾,产品收费难成企业最大痛点
AI产品的商业化落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挑战。比如AI医疗产品如何定价的问题,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大数据和大模型正在赋能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今,AI影像、AI辅助手术导航等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医生的日常诊疗中,但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国内也诞生了一批AI医疗初创公司,它们大部分都利用深度学习、大模型等AI技术,为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辅助工具。0000文旅部科教司原司长孙若风:文旅经济要尊重“素人网红”表达权
孙若风说:“网红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眼球经济,不可能一直红下去,正如俗话所说‘花无百日红’。发展‘网红城市’,就应该摒弃原先的‘品牌’思维。”00002022年平均工资出炉:房地产业工资首现负增长
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8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唯一一个工资下降的是房地产业,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房地产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346元,比上一年下降了0.9%。在城镇私营单位中,房地产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435元,比上一年下降了3.2%。202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锤子财富2023-05-10 22:11:030000AI热潮下游戏板块强势崛起,相关产业有望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
截至发稿,天舟文化涨超15%,ST鹏博士、三七互娱、凯撒文化等涨幅居前。6月14日,云游戏板块震荡拉升,截至发稿,天舟文化涨超15%,ST鹏博士、三七互娱、凯撒文化等涨幅居前。近日,英伟达宣布,推出适用于游戏的NVIDIAAvatarCloudEngine(ACE),一种定制的AI模型代工服务,可通过AI驱动的自然语言交互为不可玩角色(NPC)带来智能,从而改变游戏。锤子财富2023-06-14 10:35:460001资本遇冷创始人被限高 国内mRNA研发企业走进死胡同了吗?
前期资本对mRNA企业盲目跟风炒作的副作用已经显现,未来mRNA企业必须调整方向,真正在研发上有所突破。新冠期间红极一时的mRNA疫苗,正在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全球的mRNA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出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对于国内步履蹒跚的初创企业而言,如今的资本环境令它们难上加难。那么mRNA研发企业是否走进了死胡同呢?锤子财富2023-09-17 22:27: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