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为求学深造而离职的比例大幅上升
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为求学深造而离职的比例越来越高。
根据麦可思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近五年大学毕业生从业初期离职率基本稳定,《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2021届大学生中,毕业半年后超过1/5的本科生有过离职经历。
从离职的原因上来看,追求更高的薪资福利以及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初入职场毕业生选择离职的主要因素。但受疫情影响,毕业生在选择离职时更为谨慎。相较于2019年之前毕业的大学生,近两届毕业生因追求薪资福利以及发展空间离职的比例明显下降,并且更少的毕业生将离职当作一次转换职业、行业的“试错”机会。
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因“薪资福利偏低”(35%)和“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5%)离职的比例较2017届分别下降了7个、13个百分点;因“想改变职业或行业”离职的比例2021届(24%)较2017届(33%)下降9个百分点。
同时,前述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近五届大学生因准备深造离职的比例大幅提升。具体来看,2021届本科生因准备求学深造而离职的比例(21%)较2017届(13%)上升了8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13日,在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华大学,学生复习准备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新华社图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多,竞争十分激烈。同时,现在很多单位也把高学历的职员数量比如硕士、博士数量作为单位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很多单位和岗位实际上也不一定需要研究生,但是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的选择面也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更倾向于用研究生。这样一来,留给本科生的岗位选择就更加少。
由于可选择的岗位少,很多本科毕业生对于当前的岗位也不满意,这也会促使他们进一步深造求学。牛凤瑞说,对本科毕业生来说,一方面就业压力大,可选择的心仪的岗位不多。另一方面通过硕士学段的学习,可以拿到更高的文凭,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年轻人也更加追求稳定性,考公、考事业单位等,这些单位对学历的要求也都比较高。因此通过读研,进入“体制内”单位的机会也会多一些,几率也会大很多。
比如,去年名校硕博士扎堆到浙江遂昌、江苏阜宁、广东和平等县城“体制内”单位就业的现象引人关注。
同时,对于硕博士人才的引进方式,也更加灵活,不少地方对于优秀人才招聘不设笔试环节,主要采取面试的方式。比如,2023年德州市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人才选聘引进公告发布,共选聘引进402名优秀青年人才,其中市直事业单位76名,乐陵市、平原县、夏津县、庆云县事业单位326名。报名范围为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硕士及以上研究生,考试采取面谈、面试等方式。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大幅增长。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历年报考数据发现,从2017至2023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分别为201万、238万、290万、341万、377万、457万、474万。2023年相比2017年,6年间报考人数增加了273万人,是2017年的2.36倍。
麦可思通过对本科院校毕业生中正在读研群体的深度调研发现,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其选择读研的主因。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读研群体因就业前景好选择深造的比例(55%)相比2019届上升3个百分点。
投行半年盘点:股权承销收入锐减八成,项目平均撤否率超50%
2024年上半年44家券商主承销收入合计26.52亿元,同比下滑80%;股权融资撤否家数共366家,平均撤否率超过50%;此外,上半年20多家投行因业务违规收到罚单,多家券商投行开始降薪、裁员。股权承销收入大幅缩水、IPO撤回数量激增、业务违规罚单频现、降薪裁员普遍,2024年上半年收官,券商投行“寒冬”加剧。锤子财富2024-07-05 16:53:410000发改委已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投资73亿元 将吸纳20余万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联合财政部分批下达2023年以工代赈中央专项投资73亿元,占年度拟下达投资规模的90%以上。0000两部门: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第一阶段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组合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通用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文件提到,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现状、产业需要及未来发展趋势,分阶段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0001九部门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领跑丨明日主题前瞻
汽车行业目前已步入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伴随汽车促消费措施不断落地及消费者信心持续恢复,2023年四季度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①九部门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行业景气度有望进一步提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