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今日开启,90亿人次将跨区域出行,安全提示请收好
2025年春运今日开启,到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交通部门预测,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预计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增长5.5%,铁路部门每日安排旅客列车超1.4万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4%左右。
中国民航局的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旅客运输量预计将突破9000万人次,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同比增长8.4%。
交通部门预计,今年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
根据分析研判,春运道路交通出行将呈现总量高位运行、节前节后短时集中、潮汐式时空分布等特点。
铁路出行:购票盯好时间点
准备除夕回家的朋友需要注意,今日(14日)开始发售除夕当天火车票,“2025铁路春运购票日历”请收藏好↓

从目前车票预售情况看,热门出发城市主要有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成都、武汉、重庆、南京、西安。
热门到达城市主要有北京、广州、武汉、成都、重庆、上海、郑州、长沙、西安、杭州。
热门线路的直达火车票较为紧张,如果没有买到直达火车票,可以考虑“分段购票”。
公路出行:六大安全提示要牢记
近日,公安部结合往年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对2025年春运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研判,并发出交通安全提示。
1、自驾车辆出行
应提前了解交通路况、天气预报和安全提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出行前要提前检查车况,驾车时要集中精力,不分心驾驶,不超速行驶,不疲劳驾驶。
要牢记“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切勿酒驾醉驾。实习期驾驶人要谨慎选择长途自驾出行。
2、高速公路行车
要时刻保持安全车距,遇拥堵、缓行路段不要随意穿插,切勿占用应急车道,发生交通事故或故障,要“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临近驶出高速公路出口要注意观察标志标牌,提前靠右侧行驶,切勿在出口处急刹、急停、变道、倒车。
3、城市道路行车
要注意观察路况,保持安全车速,切勿因流量减少而放松警惕、超速行驶,途经无信号灯路口或斑马线,要提前减速观察,确保安全通过。
4、农村道路行车
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道路,要减速慢行,切忌弯道超车。
途经穿村过镇路段,要注意观察道路两侧车辆和行人,按规定让行。
清晨、傍晚时段视线差,驾车时要注意观察路上行人,尽量靠中线行驶。
5、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尽量减少自驾出行,确需驾车出行的,要降低车速、控制距离,不急打方向、不急踩刹车,防止车辆失控侧滑侧翻或追尾。
路面积雪或结冰,应尽量沿前车车辙轨迹行驶,切勿加速超车,需要停车时应提前采取措施。
6、乘坐客运车辆出行
要选择正规营运客车,不要乘坐站外揽客拼团“黑车”、超员客车,不要搭乘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等非载客车辆,乘车时全程系好安全带。
三方面防范呼吸道疾病感染
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风险加大,专家建议从出行前准备、旅途中防护、旅途后卫生三方面着手加强防范。
出行前
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和天气,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液等用品。对于有境外旅行计划的人员,还应在出入境时做好个人健康申报。
建议公众,尤其是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积极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风险。
如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尽可能居家休息,推迟出行。
旅途中
在旅途过程中,建议老年人和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要佩戴口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另外还要注意手卫生,在旅途过程中可能会接触一些公共的设施设备,避免用脏手摸自己的口、眼、鼻。如果接触了这些公共设备设施以后,要及时洗手。
旅途后
在旅途结束以后,到了目的地或者是到了境外,要及时换洗衣物、洗手,另外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监测。如果到目的地后出现了呼吸道症状,要尽量休息,不要带病去参加聚餐、聚会。
专家提示出境旅行人员,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行史。
一财社论:持续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和市场化诚信体系建设同样重要
一是督促过去存在的问题抓紧时间去解决,二是防止新问题的产生。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下称《通知》),强调要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0000京津冀这十年:北京近3万名人员迁至副中心办公 雄安对外骨干路网全面建成
着眼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构建形成疏解方案和政策体系,推动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央企总部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投资、户籍等疏解激励约束政策出台实施。首都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0000晚间公告丨6月1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6月12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中文传媒:子公司拟出资4000万元认购私募股权基金份额中文传媒(600373)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蓝海国投拟认购深创投红土基金发起设立的湖南湘江智能基金,基金规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5亿元,其中,蓝海国投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出资400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8.00%。0000国家能源局: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1.5%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4.3%。8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4亿千瓦,同比增长11.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4.3%。0000埃塞俄比亚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发言人梅莱斯·阿莱姆表示,该国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当地时间6月29日,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发言人梅莱斯·阿莱姆表示,该国已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202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于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据悉,近期提出加入申请的还有孟加拉国、埃及、伊朗、阿根廷、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尼日利亚等国。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