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3

合盛硅业第三季度盈利环比改善,静候光伏复苏、布局碳化硅打开成长力

锤子财富2024-11-14 23:50:240

光伏行业景气度触底,全行业陷入亏损之际,硅业龙头合盛硅业(603260.SH)展现出业绩韧性。

10月29日晚间,合盛硅业发布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71亿元,同比增长2.44%,实现归母净利润14.54亿元。已经发布的光伏三季报,呈现出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大面积业绩亏损,全行业遭遇历史最严峻的下行挑战。合盛硅业保持营业收入平稳增长的同时,第三季度盈利改善显著,主要得益于公司一体化布局的全产业链模式,得以穿越行业周期的“牛熊期”。

光伏以外,合盛硅业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积累进入收获期。今年第三季度,合盛硅业的8英寸导电型4H-SiC衬底项目已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合盛新材料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营收稳健增长,第三季度盈利环比改善

根据合盛硅业的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71亿元,同比增长2.44%,是上市后同期最高规模;实现归母净利润14.54亿元,受工业硅价格下跌,盈利增速放缓,同比下滑34.22%。

单看第三季度,合盛硅业扭转了二季度盈利承压的局面,实现业绩环比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9亿元,同比下降10.68%;实现归母净利润4.76亿,同比增长18.42%,环比增长5.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增长20.86%,环比增长9.62%。多晶硅价格承压,合盛硅业在第三季度控制产能,产品、原料等价格回落导致的资产损失计提1.87亿元,相比二季度计提减少2.64亿元,加上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使得三季度净利润环比改善。

202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下游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叠加,在市场需求和行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硅产业不同领域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整个产业处于周期性低迷状态,价格持续承压,公司在市场价格偏弱背景下持续技改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增,这份成绩单实属不易。尤其是光伏硅料价格在前三季度大幅跌价,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大面积亏损之际,合盛硅业能在第三季度实现稳中有增,是为头部企业的风范。

机构投资者的举动也透露出对合盛硅业中长期业绩看好的预期。第三季度,陆股通在第三季度增持公司股份136.58万股,前三季度累计净增持约150万股;场内最大的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02.1万股,为第七大股东,易方达沪深300ETF新晋为第八大股东。

光伏低价竞争时代结束,行业静候复苏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高速扩张产能,大量“新玩家”入局,供需矛盾不断演化后,不可避免地引起低价竞争的现象,目前光伏行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已经被高度重视,政策文件与座谈会相继落地,旨在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9月末,工信部发文《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要以推动光伏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目标,增加先进标准供给,提升标准实施成效,推进标准国际化,引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以来,行业协会和发改委层面,提到光伏高质量发展的次数越来越密集。10月中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召开座谈会,光伏头部上市公司悉数参会,会议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此外,对于组件价格跌至0.7元/w现象,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组件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低于这一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下半年以来,多晶硅企业主动减产以降低行业库存水平,推动市场的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加上近期硬性管控政策出台,根据集邦新能源最新发布数据,硅料价格已经企稳,单晶复投料主流成交价格为37元/KG。现货成交低迷,实际需求有减无增,预计11-12月硅料减产规模继续扩大,价格能否得到有效修复取决于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效果。

有分析称,光伏行业大概率将在明年迎来底部反转,行业筑底信号逐步清晰,回暖趋势指日可待的背景下,龙头股有希望率先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共振。

一体化布局夯实基本盘,硅基新材料助力新成长

合盛硅业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有机硅和多晶硅的企业,从而形成生产能力、成本优势、产业链协同效应,奠定了国内领先地位。

合盛硅业充分利用自有石英砂矿产资源,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借助全产业链优势,优先使用内部原料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使得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协同方面,一方面,工业硅业务为有机硅和多晶硅业务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有机硅和多晶硅业务的原料需求也起到了稳定工业硅销售的作用,从而为工业硅扩大生产,降低成本,获得规模优势奠定了基础。

光伏主产业链的四大产品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中,硅料的竞争格局相对较好,主要系硅料生产技术壁垒更高,产能爬坡时间更长,更依赖企业对原材料、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成本管控等多方面经营能力。

除了巩固多晶硅业务以外,合盛硅业的光伏一体化项目正在逐步投产。据公司公告,新疆中部光伏一体化产业园项目(包含中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中部合盛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中部合盛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造项目等)首条光伏产线实现量产,云南“绿-电-硅”循环经济生产基地(包含云南合盛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一期等)和多晶硅东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等建设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计划结合市场行情动态推进。

技术创新是合盛硅业创立至今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在现有的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以外,正在着力拓宽碳基新材料业务。据了解,合盛硅业目前已完整掌握了碳化硅材料的原料合成、晶体生长、衬底加工以及晶片外延等全产业链核心工艺技术,突破了关键材料(多孔石墨、涂层材料)和装备的技术壁垒,公司碳化硅产品良率处于国内企业领先水平,有望成为光伏以外的业绩新增点。

目前,公司的6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全面量产,晶体良率达90%以上,外延良率稳定在95%以上,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在8英寸碳化硅衬底研发方面,公司凭借自研体系和高效研发,2024年上半年已开始小批量生产,到9月初,8英寸导电型4H-SiC衬底项目已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因下游应用场景广阔,碳化硅是一个蓝海市场,尤其是8英寸碳化硅长期以来被海外大厂占据着全球主要市场份额,国内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轨道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高速发展,碳化硅技术突破受到高度重视,也是国内头部企业加码布局的重点方向。

碳化硅功率器件具备不可比拟的低功耗、高导热率、抗高压、高开关速度、大电流,在光伏、电动车大功率的发展趋势下,对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发展需求具有重大影响,一旦技术突破实现成本下降后,规模效应有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长。

碳中和背景下终端需求提供强劲增长动力,长期规模降本以及供需优化,有望抬升碳化硅行业天花板,具备技术创新与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高速增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