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王琅:只卷价格不卷服务,对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不利
“正常的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企业追求领先的必经之路,但过度内卷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整个产业生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会带来严重的影响。”7月12日的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琅说道,只卷价格不卷服务的行为,为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内卷已成为贯穿中国汽车行业上下游的关键词,2023年开始,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接连掀起降价,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应声而起。随着价格战的深入,降本压力层层传导,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都收到了车企的降本要求,原本5年的降本目标被压缩到2年甚至是1年。供应商与车企一起开足马力,用拼命加班的方式来满足产品快速迭代的要求。
近期,多家汽车供应链企业高管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企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车企对于降本的要求远高于过往几年,
但另一方面,内卷之中,中国汽车产业链加速发展,中国自主品牌快速成长,中国汽车已经逐步摆脱了过去低质、低价、低档的形象,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创新的代表。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差异化优势,近几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持续增加;同时,国内市场内卷的环境,也促使中国车企加速出海,在竞争尚不激烈的海外市场获取更好的销量和财务回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其中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
其中,上汽集团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55.4万辆,同比增长13.9%;奇瑞集团上半年出口汽车532158辆,约占奇瑞集团总销量的50%;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1~6月销量为203207辆,同比增长74.8%;吉利汽车集团1~6月海外出口197428辆,同比增长超67%。
但王琅表示,某种程度上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蔓延到海外,一方面加剧了整个贸易主义抬头;另一方面只卷价格不卷服务的行为,为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只有提升品牌的价值、拓宽产业圈、合作共赢才是出路。”王琅认为,中国汽车出海不仅是汽车产品“走出去”,更是技术创新“走出去”,社会责任“走出去”,奇瑞每进入一个海外新市场都要做好产品的二次开发,而且一定要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建服务体系,后建销售网络,努力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体验。同时,积极为当地就业和纳税作出贡献。
目前,已有多家中国车企正密集布局海外生产,构建属地化的供应链体系。今年上半年,奇瑞收购了原日产汽车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工厂,预计年底将在该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去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在欧洲建立首座工厂,随后比亚迪于去年底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将在三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
王朗表示,在工业水平相对较低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奇瑞通过不断组建CKD工厂,零部件地产化等方式,推进了本地化的生产。通过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销售、本地化供应链,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在发达市场,要当好当地的企业公民,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选择和新技术的体验选择。
中央网信办:针对生活服务类平台,压实主体责任,规范信息内容发布
要抓重点平台,针对团购评价、婚恋交友、搜索引擎、影视点评、天气日历、旅游出行、网络购物、地图导航、本地生活、运动健康、实用工具等生活服务类平台,压实主体责任,规范信息内容发布。9月27日下午,中央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开展“清朗·生活服务类平台信息内容整治”专项行动。0000“五一”期间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超2.7亿人次
“五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日均发送旅客比2022年同期增长162.9%“五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7019万人次,日均发送5403.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162.9%。0000半导体周期上行将至,供应链在地化建设加速
由于库存高企、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等因素沉寂已久的半导体产业,在2024年,有望在库存调整结束、高性能计算(HPC)和汽车领域对半导体需求增强等多方面推动下恢复增长、周期上行。晶圆厂资本开支也有望在2024年恢复增长,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迎来可观新增订单。同时,半导体设备、设备零部件的在地化建设也在加速。半导体周期上行将至半导体属于周期性行业,目前正处于周期底部,下行周期一般为两年。0000投洽会推动跨境绿色投资,完善ESG治理成中资企业出海必修课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商务部推动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印发并落实《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中的指引》《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建议》等措施,引导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绿色国际规则,推动绿色生产和运营,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主体绿色转型。0003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超64亿元,五粮液、中国中免等获加仓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五粮液、中国中免、紫金矿业,分别获净买入5.83亿元、5.56亿元、4.34亿元。3月14日,北向资金午后加速流入,全天净买入64.22亿元,连续5日净买入;其中沪股通净买入42.47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1.75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五粮液、中国中免、紫金矿业,分别获净买入5.83亿元、5.56亿元、4.34亿元。锤子财富2024-03-14 18:07: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