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上半年融资持续缩水,机构建议加大重组及出清力度
房企融资环境仍然低迷。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总额约2822.9亿元;其中,央国企发行规模占比高达93%,较上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其他发债企业为相对稳健的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发行家数仅约5家。
当下,民营房企经营及债务风险仍存,能在公开市场融资的已大多为央国企。受此影响,房企整体融资规模也在持续下滑,上半年虽然债券融资规模约2822.9亿元,但同比降幅达到26.1%,其中信用债同比下降21.9%,海外债下降54.8%,ABS下降33.3%。
相较而言,信用债仍是主要的债券融资渠道,上半年占比65.5%,同比提升4.2个百分点,且以央国企为主,民企发债家数明显下降;海外债占比仅为1.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房企海外融资渠道几近关闭;ABS占比32.7%,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从融资成本看,因发债企业多为央国企,因此整体融资成本数据较低。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房企境内债券融资成本3.16%,较2023年全年继续下降0.32个百分点。“由于发债主体大多数为国企央企及优质民企,这类企业融资优势较为明显,如发债较多的保利发展、华侨城、首开股份等等。”
境外债券因几近冰冻,上半年机构仅监测到越秀地产与五矿发行的两笔境外债券,两笔票息分别为4%及4.6%,因统计基数较小,上半年整体境外债券融资成本为4.28%,较2023年全年出现下降。
债务问题是本轮房企违约的核心症结之一,因难以发债“借新还旧”,房企资金链断裂的速度加快,进而出现违约。数据显示,2020年新增债务违约房企数量为4家,2021年新增16家,2022年为爆发集中期达到43家,2023年为11家,2024上半年3家。
值得重视的是,今年下半年,房企仍要面对庞大的到期债务规模。
克而瑞表示,2024年上半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达2799亿,而发行规模仅有961亿;其中一二季度房企到期债券规模均超1300亿,第三季度债券到期超1000亿,偿债压力较大。“若销售市场长期低迷,已经实现债务重组的房企仍将面临债务再次违约。”
政策面,为缓解房企融资困境,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加速推进。
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文,提出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这意味着房企各地项目获近万亿资金支持。
从地方进展看,目前广东、河北、浙江、河南、福建、重庆等省市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运行顺利,部分地区在完成第一批、第二批“白名单”项目推送后,已经启动第三批项目的筛选和推送工作。
比如,截至6月3日,广东省辖内银行机构共为两批次307个“白名单”项目授信933.77亿元,提供融资392.88亿元,新增融资平均期限3.5年以上;重点支持民营房企项目融资需求,民营房企项目数、授信规模占比分别达到93.16%、87.63%;第三批“白名单”项目的筛选和推送工作也已有序启动。
河北方面,截至6月16日,该省已完成三批次“白名单”项目推送工作,涉及项目342个,企业融资需求622亿元;已为前两批次“白名单”的226个项目提供授信466亿元,发放贷款222亿元,项目数量、授信规模等居前列,落地融资中民营房企占近80%。
在克而瑞看来,当下融资及销售环境下,不同房企可能面临的“终局”也不同。
对出险房企而言,虽然有融资协调机制的加持,但银行在办理贷款抵质押担保时,会优先选取价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较强的担保物,一般不接受不易变现、或价格波动较大的担保物。而大多出险房企能用于抵押贷款的标的较少,在市场化机制下取得银行贷款仍较难。
“对于这类企业,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出清力度和速度,通过市场化手段让出险企业早日实现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通过债务重组来实现价值重塑,是解决目前行业信用问题的有效方式。”克而瑞称。
对仍能正常运营的房企而言,克而瑞认为,当务之急是把握政策做好债务接续,如通过增信支持政策,借助信用保护工具、连带责任担保等增信方式实现“借新还旧”,还可通过发行ABS、REITs等方式盘活经营性物业,积极尝试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偿还存量贷款和公开市场债券。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化解房企风险,有债务重组、混改、重整、出清等方式。其中,资可抵债、有优质资产、经营能力强的公司,可通过债务重组缓解债务压力;区域深耕的企业可引入国资增信,化解债务;有地方政府支持、经营能力强的公司可引入战略投资者;经营能力弱、资不抵债的公司将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
在他看来,未来优质龙头央国企可采取“开发 轻资产 资产管理”的模式,轻重并举发展,侧重轻资产业务的发力与开拓;中小型地方国企开发经营能力较弱,可发挥土地等资源优势,与开发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合作,实现财务收益;中小民企规模小,适于专注开发、区域深耕;规模较大的民企融资能力较弱,适于开拓轻资产业务,如代建业务、运营管理业务等,转型为真正的服务商。
5月M1M2增速继续回落,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丨一周热点回顾
其他热点还有:美联储预计年内最多降息一次,日本央行宣布减少购买国债。5月CPI同比上涨0.3%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和上月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0000美国芯片法案生效一年了,大量公司仍在等待美国政府支票
美国商务部当天表示,已经有超过470家公司表示希望能获得美国政府的半导体补贴资金。美国拜登政府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一年了。9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声明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法案为美国的半导体生产、研发和劳动力发展提供了527亿美元的补贴,大型芯片公司已经宣布在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投资166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当天表示,已经有超过470家公司表示希望能获得美国政府的半导体补贴资金。锤子财富2023-08-10 19:02:390000Yiwealth SMI|东财当选“热点大神”,中信证券荣膺“高评王”
YiwealthSMI|东财当选“热点大神”,中信证券荣膺“高评王”本期为券商社交媒体指数(2023年4月)。4月券商运营题材百花齐放,既有全面注册制、财报解读等行业热点,又有美联储加息、经济通缩等宏观分析,更有趣的是部分券商还关注到了淄博烧烤产业链。(券商社交媒体指数总榜4月TOP20)(券商社交媒体指数分榜4月TOP20)抖音号:三大账号教你运营套路锤子财富2023-06-01 19:14:170000喜马拉雅押注播客赛道,能挣钱吗?
范卫锋认为,播客过早去商业化,反而会起到反效果。播客赛道正在成为喜马拉雅今年的发力重点。10月18日,在一场会议上,喜马拉雅高级副总裁秦雷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播客成为公司今年增长最快的一个赛道。“去年我们还不能说播客是第二大赛道,但今年播客已经是继有声故事后的最大赛道了,”秦雷表示,喜马拉雅目前播客单日播放用户近600万,“我们相信三年后播客会成为喜马拉雅第一大赛道。”锤子财富2023-10-19 23:01:050000户外运动回归大众生活 体育用品公司一季度销售回暖
根据欧睿国际,预计2023年我国运动服饰市场规模为4010亿元,同比增长10.5%,预计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速为8.7%,市场规模于2027年预计达到5510亿元,未来我国运动服饰市场景气有望持续。随着国内市场奏响复苏序曲,户外运动及各类体育项目逐渐回归大众生活之中,这也带动了各大品牌的鞋服产品销售。日前,几大体育运动用品企业的一季度销售数据出炉,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回暖。锤子财富2023-05-03 17:24: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