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铀业冲刺A股铀业唯一标的:规模大、业绩稳|IPO观察
在沉寂了半年时间后,6月20日,沪深交易所新增受理了2家企业,其中,作为新“国九条”后首家主板IPO受理企业,天然铀采冶企业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铀业”)不仅出身“国家队”,而且也在招股书中展现出了“硬核”的财务数据。
重要的是,目前A股尚无从事天然铀采冶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国铀业若闯关成功,将是唯一标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核工业产业链的分布决定了中国铀业的上下游以关联方为主,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和比例的关联交易,这是否会成为其此次IPO的障碍还有待观察。
发行上市新规后的主板“首秀”
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主要从事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天然铀产品销售主要面向核电领域,并满足国防建设需求,业务订单主要来自于中核集团及下属单位、新加坡力拓等客户,是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的专营企业。
中国铀业共拥有境内外探矿权6宗、采矿权18宗。根据WNA统计数据,该公司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前十大天然铀生产商。
可以说,中国铀业自带“护城河”。招股书显示:铀矿资源是铀矿采冶行业的重要壁垒,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铀矿资源为国家所有。天然铀是核工业建设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与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管制。
从股权结构来看,中核铀业直接持有中国铀业65.77%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中核集团通过中核铀业、旭核基金、中国核电、中国原子能、核化冶院、中核大地合计间接控制中国铀业79.48%的股份,为中国铀业的实际控制人。
中核集团是我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旗下拥有中国核电、中核国际、中国同辐、中国核能科技、中国核建、同方股份等上市公司。
在财务数据方面,根据招股书,中国铀业2021年至2023年(下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89.06亿元、105.35亿元和148.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13.35亿元、13.02亿元。
此次首发上市,中国铀业选择发行上市新规下的主板第一套标准,即“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中国铀业扣非前后的归母净利润孰低者分别为7.59亿元、12.60亿元及13.02亿元,累计为33.21亿元,远远高出发行上市新规的门槛。另外,该公司资产规模也较大,超过190亿元。
但报告期内,中国铀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下降趋势,与净利润走势相反。对此,公司解释,变动趋势及金额的差异主要系存货、经营性应收项目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变动的影响所致。
另外,2023年,中国铀业一次性分红7.4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7%,占上市前三年累计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1.38%。对此,中国铀业称,2023年,为执行2021年8月公司增资时对新老股东差异化的过渡期损益归属安排,公司向股东进行了利润分配。
中国铀业也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上市后三年内,现金分红比例预计不会低于上市前三年分红的平均水平。
关联交易背后的特殊性
天然铀业务占中国铀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九成左右,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在天然铀行业,国内仅有中国铀业及其子公司、合营企业从事境内天然铀采冶业务,该业务领域尚不存在行业竞争。
在国内核电天然铀供应领域,除中国铀业外,还有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供应商。前者主要为中广核集团下属核电站供应天然铀,后者主要为国家电投集团下属核电站供应天然铀。因此,这是一条特殊的产业链,也反映在中国铀业经营数据的特殊上。
首先是在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方面,由于目前A股尚无从事天然铀采冶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所以中国铀业选取了哈原工、卡梅科两家境外天然铀厂商以及H股上市的中广核矿业作为天然铀业务可比公司。
中国铀业的天然铀业务毛利率低于哈原工,高于卡梅科。而中广核矿业主营业务为天然铀贸易,不涉及天然铀采冶生产业务,报告期内,两者的天然铀贸易业务毛利率水平相当。

其次是在关联交易方面,报告期各期,中国铀业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74.93亿元、82.37亿元和119.7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14%、78.18%和80.93%。
前五大客户中,中核集团为关联方。报告期各期,中国铀业向中核集团及下属单位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58.21亿元、50.59亿元和79.2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36%、48.02%和53.54%,可以说是“半壁江山”,主要系向中核集团及下属单位销售天然铀等。
中国铀业表示,一方面,核工业产业链本身具有集中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中核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核燃料循环产业的集团,对天然铀产品需求较大,我国核工业产业链的分布决定了中国铀业的上下游以关联方为主,符合行业结构和经营特点,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招股书中,中国铀业强调自身拥有独立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并在持续不断地加强对客户的开发力度。境内客户方面,2022年,已成功开拓中核集团外的新客户;境外客户方面,向力拓集团、欧安诺、SPUT等客户销售天然铀。
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5.2%,对全球贡献率超三成
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去年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完成。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其中四季度增长5.2%。2023年12月数据也不乏亮点,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年内首次回升。00002024时尚趋势|体育消费出圈,奢侈品巨头继承者犯难
第一财经梳理全球时尚业的五个关键现象,展望新一年的消费格局。2023年,消费市场相较过去几年显得平淡,时尚行业却出现起伏之势。贝恩公司的数据显示,2023年获得正增长的奢侈品牌比例为65%~70%,较上年的95%有较大下滑,而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虽然行业总体呈降温态势,但这个市场依旧不乏活力。第一财经梳理全球时尚业的五个关键现象,展望新一年的消费格局。奢侈品消费放缓,巨头开始“买楼”锤子财富2024-02-14 16:59:500000我国拟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草案共11章69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为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粮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6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0000信贷管理制度大修,贷款用途、对象、期限等核心环节迎调整
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个人消费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五年;个人经营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时隔十余年,信贷管理制度框架迎来调整。2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对“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分别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0000上海乐高乐园预计于2025年春夏开放
继上海迪士尼乐园之后,又一座全新国际主题乐园将亮相。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显示,日前,2024年上海湾区城市形象推介大会举行。大会围绕“上海湾区”品牌建设与金山城市开发的核心议题,金山区领导、社会知名专家及城市开发运营商,共同探讨“上海湾区”的发展机遇与未来规划。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