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新机制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政府资金如何支持成关键
经过半年的制度搭建后,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PPP新机制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PPP新机制与此前PPP制度有很大差别,核心在于全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聚焦使用者付费,不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
多位PPP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新PPP机制全面推进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各方能否全面正确理解新PPP制度相关政策,以及实操中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明晰,包括对PPP项目相关政府投资支持或运营补贴细则待明晰。再比如,新PPP项目靠使用者付费覆盖本息且有一定回报的项目较少,如何激发投资者参与,并平衡好国企和民企参与新PPP项目间的关系等。
近期国家发改委多次解答PPP新机制相关重点难点共性问题,并计划组织各地尽快推出一批符合PPP新机制要求的项目,最大程度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巩固好民间投资增长态势。
政府支持是影响项目能否落地的核心
为了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2014年官方推广PPP模式,此后几年PPP项目出现“野蛮式”增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共服务,拉动有效投资,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部分PPP项目支出责任“固化”,政府实质上兜底项目风险,而PPP项目大干快上加剧财政中长期支出压力。另外,PPP项目还存在适用范围“泛化”,“重建设、轻运营”,部分不合规项目新增隐性债务等问题。
为此2017年开始,相关部门强化PPP监管,不少不合规的PPP项目被清理,PPP进入规范发展期。202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下称“PPP新机制意见”),将PPP模式范围缩窄至基于使用者付费特许经营模式。PPP回报机制也聚焦使用者付费,即PPP项目经营收入须能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具备一定投资回报,不因采用PPP模式额外新增地方财政未来支出责任。
为落实上述PPP新机制意见,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期公布了修订后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下称《基建特许经营办法》),国家发改委还印发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2024年试行版)》等文件,并上线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信息系统。
近期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动员推进PPP新机制视频会上称,PPP新机制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新机制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PPP专家、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薛起堂告诉第一财经,PPP新机制出台后,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如何让基于使用者付费的PPP项目做到项目经营收益覆盖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且有利润。
“从实践中来看,如果政府一分钱不补贴,很多使用者付费项目仅依靠经营收入很难覆盖企业前期投入。因此客观来说真正适合PPP 新机制的项目比较少,项目真正推广最终还需要政府合理补贴或投资支持。”薛起堂说。
事实上,PPP新机制并未完全封堵项目的政府补贴和投资支持,而重在规范。
根据上述PPP新机制意见,政府可在严防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在项目建设期对使用者付费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政府付费只能按规定补贴运营、不能补贴建设成本。除此之外,不得通过可行性缺口补助、承诺保底收益率、可用性付费等任何方式,使用财政资金弥补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
一位参与过上述推进PPP新机制视频会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PPP新机制虽然聚焦使用者付费,但同时允许政府给予政府投资支持和运营补贴。但到底该怎么补助,具体口径未明确。从项目实际看,项目大多数需要政府给予支持,这是影响项目能否落地的核心和关键。
近期《基建特许经营办法》等重磅新规出台,各方也在学习领会,对于一些具体条款各方也热烈讨论。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告诉第一财经,建议进一步加强PPP新机制宣讲解读,全面完整传递政策意图,准确解释新机制中新要求新概念的含义,帮助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少走弯路”,特别是“不犯错误”。建议省级政府可以建立PPP新机制的技术援助机制,帮助市县政府“答疑解惑”,对市县具体特许经营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或意见。
上述推进PPP新机制视频会上,国家发改委就各地反映的PPP新机制推进过程中面临的30个重点难点共性问题逐一进行解答。
理念转变有挑战
PPP新机制落地更大的挑战,在于发展理念的转变,即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而非简单融资。
PPP专家、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薛涛告诉第一财经,上一轮PPP实施中出现了重工程轻运营的投资效率降低,和过度融资造成普遍性的隐性债务风险的提升等问题。而随着时代大背景转变,PPP新机制控制隐性负债本身是“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需要全面转入提质增效阶段才是“里”。
“比如PPP新机制虽然不承诺保底量或保底收益率,但承诺了排他性,即给予一定垄断权。这就使得做PPP项目企业需要跟政府一样,去预测一个区域实际业务量,科学合理而非过度贪大求全建设相关项目,这样就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扩大政府债务。另外PPP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也会倒逼价格机制改革,加快价格市场化改革。”薛涛说。
明树数据CEO肖光睿告诉第一财经,PPP新机制强调使用者付费、民间资本参与和不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前提下的项目创新,有望从根本上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机制,推动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化价费机制形成。
肖光睿表示,PPP新机制大幅提升了按传统思路“项目包装”的难度,短期内符合条件的项目数量相对有限,但会倒逼项目质量的提升,允许特许经营期延长和鼓励项目创新提升收益,并坚决遏制财政额外支出,将从根源上改变“政府凭冲动上项目,后期债务不可持续;企业靠关系拿项目,最后又不得不讨债撕破脸”的恶性循环,促使各方将注意力回归到项目收益本身。
薛涛表示,中国社会已经到了提质增效新阶段,在PPP新模式下,与其抱怨不如提升自己能力,比如企业需求、风险预测能力、抗风险能力等,从之前轻运营到重运营再到重经营,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找到增量收益。
预告丨2023养老金融峰会暨“新时代养老金融指数”发布会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养老金体系迅速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平稳有序运行。金融机构应如何把握契机,为我国的养老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第一财经养老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于2022年7月成立,秉持着“见未来,共筑养老新生态”的宗旨,聚焦于并深耕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我们持续关注养老金融新政和发展动向,致力于搭建养老产业交流平台,为我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锤子财富2023-08-14 23:35:340000陈吉宁会见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琳达·米尔斯
全力支持上海纽约大学发展,鼓励更多优秀教师和学生来到上海,推动开展各领域教学研究合作。今天(9月11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美国纽约大学校长琳达·米尔斯一行。0000中芯国际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下降44%,晶圆代工产业正经历“最冷一季”
当下,由于晶圆代工产能不再紧缺,产业发展由此前的产能满载、一片繁荣的景象转而进入调整时期。5月11日,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两家晶圆代工巨头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中芯国际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09亿元,同比下降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下降44%;毛利率为20.8%,处于指引的上部。0000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消费金融公司杠杆率不得低于4%,限制盲目扩张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形成《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形成《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征求意见稿》的修订背景是什么?0000探索长三角科创金融高地一周年,南京建邺如何做强“金融特区”?
抓住数字经济增长点、资本撮合驱动经济增长、新旧金融加码服务科创经济。去年11月,央行等八部门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作为南京科创金融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和未来增长极,建邺区全力打造“资本引擎”,服务科创经济。时隔一年,建邺区已然成为南京科创金融新高地,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区域内城市打造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提供“建邺样本”。抓住数字经济增长点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