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维权 | 汽车价格战次生伤害,质量投诉同比增长近5成
一年一度的“3·15”将至,作为高价值的大宗消费品,汽车往往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话题。
过去一年来,价格战席卷了整个汽车行业,新车折扣率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亏本卖车”现象层出不穷。降价对消费者而言,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以更少的代价买到同样的产品。但在“史上最强价格战”下,也有市场声音质疑,车企饱受来自控成本的压力,汽车质量还有保障吗?
车质网数据显示,2023年,该平台受理的有效投诉为168725宗,同比增长25.38%,年投诉量创下历史新高。单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和投诉占比均较2022年出现反弹,投诉量历史首次突破11万宗,同比上涨46.9%。混动模式转换故障、汽油泵故障、行车安全辅助系统等成为了投诉新热点。
“至于降价与车辆质量是否有关联,车企肯定会出于成本与利润方面的考虑来做一定取舍,去年大家可能也关注到了诸如车身材质、油箱形式等方面暴露出的‘看不到’的问题。”3月13日,车质网常务副总裁兼总编李熙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汽车投诉网获取的数据也证实,2023年,消费者有关汽车质量问题方面的投诉量同比增长明显,增幅超15%。其中,和电气化相关的质量问题投诉量同比上涨超30%。
质量类投诉增长明显
据车质网2023年投诉统计数据,2023年自主、合资和进口品牌质量问题投诉故障数均较2022年有所明显增长,投诉量历史首次突破11万宗,同比上涨46.9%。
其中,美系品牌投诉量迎来爆发,同比出现翻倍式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日系品牌投诉量历史首次突破30,000宗,同比大涨92.8%,投诉大多来自部分丰田品牌热销车型。相比之下,德系品牌同比降幅最大,较2022年下降44.1%。
车身附件及电器依旧是三类品牌投诉故障数最集中的系统,合资品牌的车身附件及电器投诉故障数占比已超过总量的六成,较2022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合资品牌的转向系统投诉故障数同比有明显提升,占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与部分美系品牌车型投诉量持续高企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行驶里程在20000公里以上的车辆投诉占比之和较202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投诉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具体投诉问题为“仪表台开裂”、“部件老化”、“混动模式转换故障”和“影音系统故障”,投诉多来自于部分自主和日系品牌车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日增,相关投诉量也激增。从近10年来的变化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年度投诉量自2018年首次突破千宗后,便开启了同比阶梯式增长势头;特别是近3年,相关投诉量完成了“三连跳”,2023年的投诉量创纪录地突破5万宗,比2022年增长超3万宗,同比涨幅超过1.4倍。
记者发现,2023年同比新增的投诉量几乎来自于新能源汽车。作为对比,2023年传统燃油车投诉量净增长不到4000宗。而在激增的新能源汽车投诉量中,和质量问题相关的投诉尤为突出。车质网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投诉首次突破2万宗,达到2.56万宗,同比涨幅超过2.5倍,投诉占比超50%,达到了历史新高点。
2023年,新能源车质量问题投诉故障数同比大幅增长,较2022年涨幅超过3.4倍。从占比情况来看,发动机/电动机问题的占比超过了总量的1/3,较202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投诉故障数同比涨幅接近11倍。此外,车身附件及电器的投诉故障数同比也出现明显增长,较2022年上涨2.3倍,占比超过总量的五成。
从具体故障问题来看,“混动模式转换故障”成为新的投诉焦点,投诉故障数创纪录地突破14000个,同比暴涨超过177倍,排名故障问题首位。此外,“座椅故障”的投诉故障数同比也出现了翻倍增长,较2022年涨幅超过18.4倍,故障排名飙升至第三位,投诉多集中在部分自主品牌车型。
记者发现,混动模式转换故障问题的投诉,其实并不是质量故障,而是某品牌油箱门事件后发动机自启动带来的用户抱怨。这个问题的投诉爆发,也与插混汽车去年销量的大增有直接联系。2023年,插混汽车销量为280.4万辆,同比增长84.7%,其中,比亚迪插混车销量就有143.81万辆,占比超过50%。
李熙称,混动模式转换故障与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故障,主要与厂家控制生产成本有关,由于其未采用规格更高的零部件而引发问题。
汽车投诉网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和电气化相关质量问题的投诉量激增,前者同比增长近2倍,后者同比上涨超30%。
跳脱出新能源汽车的框架,在SUV领域,2023年单纯质量问题的投诉量和占比也均出现反弹,其中,投诉量历史首次突破40000宗,同比上涨33.2%。其中,“汽油泵故障”的投诉故障数同比出现翻倍增长,同比增长超过41.4倍,故障排名飙升至第三位,投诉多集中在部分美系品牌车型。
李熙告诉记者,针对汽油泵故障,目前厂家已进行了召回处理,这主要是由于汽车前期测试不充分,导致零部件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
新能源车降价投诉激增
除了质量问题外,2023年新上榜的投诉问题中,价格变动问题最集中,投诉量占比达79.56%,政策变动也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
“我在2023年12月21日买了某自主品牌轿车,没想到仅2个月后,该车全系降价1.7万元,并且还增配了。我作为老车主,感觉受到了严重欺骗。”3月11日,有消费者在公开渠道投诉称。
该品牌另一位车主表示,刚买车仅半年,厂家就发布了新款,大幅降价,这无疑损害了老车主的利益。
同样因为降价太快而感觉被“背刺”的老车主不在少数。记者通过统计车质网信息发现,过去一年内,包括比亚迪、五菱、小鹏等在内的约20个品牌都出现了用户对于降价的投诉。由于新能源汽车价格变动更为透明且迭代更快,老车主感觉被“背刺”的现象更频发于新能源汽车。
车质网数据显示,从2023年新能源车其他问题的投诉点情况来看,价格变动的投诉量迎来大爆发,同比涨幅超过306倍,一举成为占比最高的投诉类别,超过总量的8成,投诉主要来自于部分热销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调整很正常,增配和降价,其实一直是汽车行业的普遍规律。当前价格变动频繁一是竞争非常激烈,二是智能电动车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老车主被“背刺”的感受加强。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看,车企降价后消费者要求补差价,并不是法律保护的权益。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记者表示,车企选择涨价或降价均属于市场行为。不过,消费者和车企可以协商具体的补偿方案。如果在消费过程中,车企或经销商存在涉嫌欺诈的行为,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书面的保价承诺,仅凭销售顾问口头的“短期不会降价”或“短期不会出改款”的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可能会很难认定为消费欺诈。
证监会回应DMA收紧:规模稳步下降,日均成交占比约3%
DMA业务在收紧、规模在收缩春节后开市以来,DMA业务规模稳步下降,日均成交量占全市场成交比例约3%。2月28日晚间,回答“如何评价私募基金DMA业务收紧”有关问题时,证监会披露了这一数据。0000机构今日买入这7股,抛售华中数控8516万元丨龙虎榜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恒为科技、深中华A、新能泰山,净买入金额分别是3444万元、3036万元、1509万元。盘后数据显示,2月26日龙虎榜中,共30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7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23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恒为科技、深中华A、新能泰山,净买入金额分别是3444万元、3036万元、1509万元。锤子财富2024-02-26 18:06:300000中公教育: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增持2亿元-4亿元
公告显示,本次增持计划未设定价格区间,将基于对公司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并结合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资本市场整体趋势,择机逐步实施增持。中公教育7月16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李永新及其一致行动人鲁忠芳拟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0000问界新M7可享华为Mate 60或X5优先购买权;阿里新任CEO吴泳铭宣布两大战略重心;TikTok在美正式推出电商服务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荣耀终端旗下智慧科技公司增资至9.4亿元,增幅超840%天眼查App显示,9月8日,上海荣耀智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注册资本由1亿人民币增至约9.4亿人民币,增幅超840%。美国白宫:英伟达等八家公司自愿承诺管理AI风险,包括展开安全测试、添加数字水印等0000中办、国办批准:央行、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职责、机构、编制调整
调整后,中国人民银行内设机构20个,机关行政编制71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7名。10月12日,据中国机构编制网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2023年9月24日)锤子财富2023-10-13 00:03: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