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品牌酸奶饮品接连被消保委点名,现制酸奶有那么健康吗
在现制茶饮赛道,“健康酸奶”概念的饮品热度居高不下,成为了一些减脂人士、健身人士的代餐,甚至成为了网络平台上的新“社交名片”。
但是,它们真的有那么健康吗?
3月13日,上海消保委点名茶饮品牌茉酸奶,称茉酸奶的网红产品“芒果酸奶奶昔”中的脂肪含量偏高。
茉酸奶在介绍“芒果酸奶奶昔”时写的成分是:9种益生菌草原酸奶х新鲜芒果。但根据上海消保委的测试,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每百克中含有2.44g脂肪、0.75g蛋白质和0.88g乳糖。对比一包预包装酸奶,每百克脂肪含量在5g左右,蛋白质含量约为4g,乳糖含量3g。
上海消保委表示,由此可以发现茉酸奶的芒果酸奶奶昔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却高得很奇怪,是蛋白质含量的3.25倍,是乳糖含量的2.77倍。这些多出来的脂肪一定不是酸奶里的,也不会是芒果里的。
所以,消费者关注的是,茉酸奶在芒果酸奶奶昔加了什么。
3月13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就此致电茉酸奶客服,对方暂无回应。截至发稿,茉酸奶的公关人员也暂未回应邮件采访。
浦东新区一家茉酸奶门店店员则告诉记者:“芒果酸奶奶昔的原料是酸奶、奶基底、新鲜芒果粒。奶基底类似于冰淇淋。”当被问询奶基底中的脂肪含量是否高时,对方表示:“一般,与低脂的比含量肯定高,正常情况下是一般。”
另一家茉酸奶门店店员也表示:“芒果酸奶奶昔的原料是酸奶、奶基底、芒果、冰块。奶肌底是进口乳粉调制出来的,没有植脂末,脂肪可能有一点。”
茉酸奶曾因为“植脂末”陷入过原料风波。早在2023年8月,茉酸奶因产品疑似含有不健康成分“植脂末”频陷入争议。茉酸奶曾通过官微发布声明称,自2023年8月1日起,全国门店升级使用全新版本奶基底,且产品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
实际原料与产品宣传有差距的情况不只是茉酸奶一家。
不久前的3月8日,上海消保委也点名了另一家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测试后发现“草莓啵啵酸奶”中每百克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含量加起来还没蔗糖含量多,与商家宣称的用“黄金奶源自然发酵”有所差距。据媒体报道,书亦烧仙草方面对此回应称,与专门做酸奶的门店不同,其出品的是酸奶饮品,在宣传时也标明了是酸奶饮品,这与常规酸奶本质上不是同一种产品。
近年来,现制茶饮行业的酸奶饮品成为一个新的细分赛道,不仅涌现出了专门做酸奶的品牌,也有“大而全”的品牌加入现制酸奶的sku。而且这些品牌的主营酸奶产品大同小异,都喜欢打“健康牌”,标榜“低糖”“低卡”“低脂”等。
譬如被誉为“酸奶中的爱马仕”的品牌“blueglass”,单杯产品价格处于30元-45元之间,主打“低gi”、“益生菌”、“胶原”等健康标签,且门店设计和产品包装都“颜值在线”。茉酸奶则强调“自然轻盈低负担”,并表示酸奶有“9种益生菌、超2倍乳蛋白”。
各品牌给产品贴上的标签,直击当下消费群体的需求。而且,酸奶品类有着天然优势,因为在很多消费者的认知中,酸奶本身就比奶茶健康。而近日消保委的连连点名,或许会让消费者重新审视现制酸奶产品。
专访海蓝宝石基金创始人斯皮尔:比起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更关心这个问题
斯皮尔说:“如果我开始关注短期因素,将失去对大局的把控。”随着美联储连续两次暂停加息,美债收益率创多年新高,价值投资是否还能适用当前投资环境?近日,价值投资大师、海蓝宝石基金创始人盖伊·斯皮尔(GuySpier)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不仅谈及了自己的投资清单,同时也解析了当前的投资环境。他称,相较于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的问题,更关心美国政府未偿还债务问题。关注短期因素将失去对大局的把控锤子财富2023-11-10 13:41:350000机构今日买入这10股,抛售首创证券8035万元丨龙虎榜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云赛智联、昊志机电、通力科技,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51亿元、6716万元、5359万元。盘后数据显示,8月17日龙虎榜中,共22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10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2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云赛智联、昊志机电、通力科技,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51亿元、6716万元、5359万元。锤子财富2023-08-17 18:28:530000消息称小米汽车7月产量超1万辆,全球最大锂矿山更改定价模式 | 一财汽车日评
全球最大锂矿山IGO的格林布什矿山将改变定价模式,改为发货月上月的锂盐均价(M-1)结算。要闻提示1、全球最大锂矿山更改定价模式,以发货月上月锂盐均价结算2、全球最大锂矿商雅保裁员近4%3、特斯拉提交年度10-K表,预期2024年资本开支超100亿美元4、消息称小米汽车计划2月量产,预计7月产量超万辆5、比亚迪2023年净利同比预增74%~86%0000陆金所控股发布“双重上市”后首份财报,一季度环比扭亏为盈
对业绩U型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5月23日,陆金所控股(NYSE:LU;06623.HK)发布一季报,这也是其回港双重上市后的首份业绩报告。财务数据显示,相对于去年第四季度,陆金所控股一季度实现了环比扭亏为盈,但业绩较去年同期仍有大幅下降。陆金所控股高层表示,第一季度其核心小微客户仍受经营环境影响,但目前宏观层面复苏已有所起色,因此对业绩“U型”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0001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GDP增速预期,二季度将检验复苏质量
地产行业逐步走出“谷底”,销售“回暖”传导到投资端还需等待。日前公布的中国一季度GDP增速达到4.5%,大超4%以下的共识预期。数据公布后,第一财经记者也发现,多家国际投行纷纷上调全年GDP增速预测至6%以上。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