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3

生态补偿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国家将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实践

锤子财富2024-02-24 18:02:160
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的国家。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建设正加快推进,国家明确,加快相关领域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国务院总理李强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促进对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充分发挥政府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实践。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靳乐山今天(24日)表示,中国自1999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开始大规模生态保护补偿项目以来,到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再到2月23日审议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草案)》,标志着中国生态保护补偿法治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针对生态保护补偿全面立法的国家。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公益林补偿每年中央财政投入181亿元,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投入187亿元/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突破1000亿元/年。“如此规模的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力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靳乐山说。

中国生态补偿资金投入。资料来源: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

中国生态补偿领域。资料来源: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

他介绍,中国生态补偿从最早的森林补偿(1999年)开始,逐步扩展到草原生态补偿(2003年开始的退牧还草和2011年开始的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到流域生态补偿(2005年),水源区等水流生态补偿(2005)、到区域综合补偿(2008年开始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到海洋生态补偿(2010年山东、厦门等试点)、到荒漠生态补偿(2013年)、到湿地生态补偿(2014年)、耕地生态补偿(2016年)、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补偿(2020),到目前,中国生态补偿已覆盖8个领域。

靳乐山介绍,中国生态补偿的特点之一是政府投入补偿的资金占比大,这是中国政府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体现。其中中央财政占中国生态补偿资金投入总量的大部分。仅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一个生态补偿政策,2023年中央财政投入就达1061亿元。

“国际上虽然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不少类似于中国生态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项目,如法国的毕磊矿泉水水源地保护付费项目、美国联邦政府的休耕补偿项目以及纽约市的水源地补偿项目,但是各国生态补偿立法进程缓慢。”靳乐山介绍,目前世界上国家层面开展生态补偿的少数几个国家都还没有对生态补偿或生态系统付费的全面立法。中国开始生态补偿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世界上最早在国家层面,对众多领域开展生态补偿立法的国家。

上述《意见》提出,加快研究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明确生态受益者和生态保护者权利义务关系。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重要流域及其他生态功能区相关法律法规立法研究,加快黄河保护立法进程。鼓励和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检查,营造依法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法治氛围。

我国针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摄影/章轲

中国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已经确定: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局面基本形成。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

截至目前,京津水源上游流域生态补偿已实现全覆盖。补偿机制建立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资金拨付、联防联控、流域保护、污染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张家口、承德两市累计获得密云水库上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33.945亿元,承德、唐山两市累计获得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29.9亿元。

近日,山东省政府、河南省政府签订新一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2021年,山东、河南两省签署黄河流域首个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年均值和3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为考核指标兑现补偿资金。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以上,山东省作为受益方,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予以奖励。目前财政部已会同相关部门推动21个省份在20个流域(河段)建立起跨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贵州省近日印发《贵州省赤水河等八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按照“公平公正、权责对等”“双向补偿、合力共治”原则,以水质、水量目标为主要考核标准,将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安排与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结果挂钩,调动流域上下游市(州)保护和治理的积极性。

“中国近20多年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大力、持续和全面投入,对中国生态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靳乐山介绍,例如,中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11年开始在全国8个省区开展的第一轮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到目前已经正在13个省区实施的第三轮草原补奖机制,显著提升了我国草地整体质量,使中国从草原退化面积占总面积90%,转变为植被恢复面积占总面积48%,草地综合指标盖度增加5.26%,北方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9.2%。中国流域环境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长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在二类水以上,连续三年稳定保持这一标准,水质明显提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