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药品销售额比拼:K药成为全球新药王,司美格鲁肽步步紧逼
近期,伴随着默沙东、辉瑞、艾伯维、葛兰素史克(GSK)等跨国药企2023年财报公布,一些重磅品种销售业绩相继亮相。
从药物看,2023年默沙东K药实现销售额250亿美元,提前锁定全球药王宝座。
K药是全球第二款获批上市的PD-1药物。凭借着业界规模最大的免疫肿瘤学临床研究项目,K药在全球获批上市的适应证达到近40项,其中中国获批的适应证数量也达到了13个,由此助推了销售额的增长。
上一年的全球药王还是艾伯维的自免药物修美乐,后者在这个宝座上蝉联11年之久。然而,随着大量生物类似药的涌入,修美乐所在的市场逐渐被瓜分。根据艾伯维财报,2023年,修美乐全球销售额仅剩下144.04亿美元,较2022年减少了68.36亿美元。
艾伯维过去的业绩辉煌离不开修美乐的成就,仰仗这一单品,公司多年跻身自免领域龙头地位。由于修美乐收入下滑,艾伯维2023年全年净收入543.18亿美元,也下滑了6.4%。
不过,对于默沙东而言,K药或很难像修美乐那样可以在全球药王宝座上维持很长时间,原因在于另外一款重磅药物品种的销售额正步步逼近,这款重磅品种即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
司美格鲁肽属于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过去的2023年,不少GLP-1概念股在全球不少资本市场受到追捧。
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的明星产品,2023年总销售额达到约212亿美元,其中,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2型糖尿病)销售额约139亿美元,同比增长60%;司美格鲁肽片剂Rybelsus(2型糖尿病)销售额约27亿美元,同比增长66%,该产品近期也在中国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减重版注射液Wegovy(肥胖)销售额约45亿美元,同比增长407%。
随着市场对GLP-1产品的总体需求增加,诺和诺德不断加大生产基地投资,以扩充司美格鲁肽产能。
近日,诺和诺德大股东诺和控股宣布,将以全现金交易形式收购总部位于美国的生物制药合同制造商康泰伦特。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诺和诺德将以110亿美元的预付款从诺和控股手中收购康泰伦特位于意大利阿、比利时和美国的三座灌装工厂。该公司表示,新工厂将为更多的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提供服务,这笔收购有助于实现生产规模和速度的扩张。
司美格鲁肽最强的竞争对手就是礼来的替尔泊肽,后者是全球首款且唯一的GIPR/GLP-1双靶点激动剂,该药的2型糖尿病、减重适应证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11月获美国食药监局(FDA)批准,商品名分别为Mounjaro、Zepbound。
根据礼来财报显示,2023年,Mounjaro全年销售额为51.63亿美元,加上Zepbound1.76亿美元的销售额,替尔泊肽全年整体销售额达到53.39亿美元,同比大增970%。
大规模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可行合理吗?|争议地方债之二
中央直接发国债置换地方隐性债务,面临很大争议,短期看难以成行。针对困难地区继续采用地方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部分隐性债务、缓释风险,可能性更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策略探讨升温,其中一大策略是通过债务置换来延长偿债时间、降低偿债利息。专家对债务置换策略讨论渐热,包括中央财政通过发行国债来置换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债券来置换部分隐性债务。锤子财富2023-07-19 14:22:350002产能规模超三峡数十倍的新型储能,还没找到良性商业模式?
随着大量企业的涌入,储能电池产能不断释放,以及产业商业模式尚未成熟,让该产业的发展充满挑战和变数。7月14日,注册资本为20亿元、主营业务为储能电池产业链相关产品制造的广州储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储能集团”)的成立。“成立广州储能集团,目的就是抢占(新型)储能产业的万亿级赛道。”该集团的一家股东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0000国家发改委:将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
孟玮表示,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经营主体权益保护。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和关切,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一是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经营主体权益保护。0000个人养老金制度15日起在全国实施,将国债、指数基金纳入产品范围
《通知》规定,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产品基础上,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