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实:全球经济加速“软着陆”︱实话世经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2024年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下称“展望”),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传递了重要信息,表明全球经济正朝着“软着陆”的方向加速迈进。
基于对IMF展望更新和预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观察到全球经济呈现四重特征值得强调:第一,全球经济正迈入转折期,积极信号不断涌现,通胀放缓增长平稳,周期底部趋向缓和。第二,全球经济分化加剧,各经济体周期错配交替回补。从基本面到预期再到货币环境,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此消彼长,一波三折螺旋回升。第三,中美双核作用深层彰显,稳定巩固全球经济复苏格局。随着全球经济步入新的节点,预计全球经济双核格局将进一步强化。第四,全球化虽冰封化解,全球经济前景仍然挑战重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全球经济迈入转折,积极信号逐渐释放
在全球经济2024年展望报告中,我们指出,全球经济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并将在2024年迎来六个拐点。从本次IMF发布的展望来看,通胀放缓增长平稳,经济筑底迹象逐渐显现,历史拐点得到印证:
一是全球经济增速的上调。根据IMF最新预测数据,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至3.1%,与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值整体持平,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维持不变为3.2%。与IMF于2023年10月发布的预测数据相较,本次上调说明三个月以来,全球经济的不利因素有所缓和,有利因素正在凸显,经济衰退的担忧逐步降温,而经济复苏的动力不断巩固,周期底部趋向缓和,且有望在2025年呈现上扬趋势。
二是全球区域整体形势的同步。本次更新中,IMF同步上调了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各0.1个百分点,同时上调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5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0.1个百分点,反映近三个月的经济动能改善分布趋于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调整后的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整体经济增速趋势上更加趋同。
三是全球通胀的放缓。根据IMF的预测,全球总体通胀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6.8%降至2024年的5.8%以及2025年的4.4%。其中,2023年四季度全球总体通胀率预计比2023年10月的预测值低0.3个百分点,2025年的全球总体通胀率预测值本次也下调0.2个百分点,以反映通胀超预期回落。
整体而言,通胀放缓,增长平稳,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经降低,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首先,全球产业科技的发展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不断促进投资和产业升级并推动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其次,通胀回落超于预期,全球主要央行紧缩政策的放缓为经济提供了额外的支持。最后,全球经济表现出了意料之外的强劲韧性和自我修复能力,尽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再度加剧,供应链和产业链仍在不断修复中,为经济复苏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动力。
全球经济分化加剧,周期错配交替回补
全球复苏的基调逐渐明朗,但各个经济体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分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本面的分化。发达经济体中,IMF预计2024年欧元区经济将从2023年的疲弱中复苏,而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将逐年放缓。新兴经济体中,中东和中亚经济体以及南非经济预计将进一步呈现复苏趋势,而俄罗斯、巴西以及墨西哥经济增速预计趋缓。
二是预期的分化。具体来看,与2023年10月的经济预测相比,发达经济体中,美国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0.6个百分点,而日本、加拿大和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下调0.1、0.2和0.3个百分点,其中德国经济增速预测值下调达到0.4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中,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了0.4个百分点,而南非和沙特阿拉伯的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下调0.8和1.3个百分点。
三是货币环境的分化。在全球总体通胀率回落的大趋势下,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下行速度将更快,2024年通胀率预计将下降2.0个百分点至2.6%,回落至3%的国际警戒线以下。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预计仅下降0.3个百分点至8.1%,仍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全球经济错位复苏,经济动力此消彼长。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的分化必然导致政策的分化,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内视性将普遍增强。IMF在此次更新的报告中也提醒注意政策分化引起的资本外流和货币波动,并呼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世界经济难题。也正如李强总理于2024年1月16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所言: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的相互信任,在全球分化的影响不断扩大的现在,都应当放下成见、弥合分歧,团结一心破解信任赤字。
中美双核作用凸显,巩固全球复苏格局
全球经济虽然在新冠疫情、滞胀以及地缘政治危机之中表现出了意料之外的韧性,持久的外部冲击所带来的阴霾尚未完全退去。在全球经济增速中枢普遍下移的背景下,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经济韧性和复苏进度领先全球。本次更新中,IMF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至4.6%和4.1%,相比2023年10月提升了0.4个百分点和持平,同时将美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值从2023年10月发布的1.5%和1.8%调整至2.1%和1.7%。IMF表示本次增长预期的上调反映了2023年内生增长动能的延续,这也说明了中美经济韧性的超预期,彰显了宏观乱纪元之下中美经济的全球经济“稳定器”作用。
之于中国,各项政策的效应逐步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有效催生了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全面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格局,提升了全要素生产力。之于美国,强劲的消费支出、韧性十足的劳动市场以及财政政策的直达效应有力托底了经济复苏。我们认为,全球经济的双核稳定结构还将继续自我强化:一方面,在全球化退潮的趋势下,经济体内部循环的流畅性是政治经济稳定的基石,而在宏观乱纪元中,稳定是最稀缺的投资属性。另一方面,世界迈入新的节点,全球治理发生深层变化,中美作为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代表,引领作用都将持续增强。

全球化虽冰封化解,前景依旧不容乐观
虽然全球贸易正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改善持续修复,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冲突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23年世界贸易量同比仅增长0.4%,2024年预计反弹至3.3%,2025年为3.6%。贸易增速虽逐年好转,但仍远低于4.9%的历史平均增速,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一是地缘政治风险的外溢,包括中东地区局势的进一步升级对能源出口和全球贸易的供给冲击。二是全球极端天气频现,如厄尔尼诺现象,对粮食安全及核心通胀的威胁。三是高债务环境下财政支持的退出对经济增长的拖累。除此以外,全球经济还面临诸多风险,如供给冲击的疤痕效应,主要经济体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全球主要央行持续加息带来的累计效应等。
持续的供给瓶颈造成的价值链扭曲正不断固化并将推动主要经济体开始重构各自的价值链体系。我们预计未来全球价值链将在三个具体方面发生变化: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将围绕价值链的区域化、独立化和数字化积极展开。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将积极与周边邻国或地缘同盟进行更加深度的区域性基建合作。二是价值链中上游核心技术数据的保密和安全措施将趋向精细化,全球人才将在价值链高端起到关键作用。三是企业的回流和产业转移在区域性价值链的重塑下将更加频繁。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烨系工银国际宏观分析师)
大金重工:子公司签订5.47亿欧元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订单
公司表示,该项目是公司截至目前获取的体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订单。大金重工5月8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于近日签署《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优选供应商协议》,按照合同约定,蓬莱大金将作为优选供应商向某海上风电集群项目提供单桩。合同总金额约5.47亿欧元,约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80%。0002不拆阿里云,首推战略级创新业务“四小龙”,阿里为什么大调整?
盒马的首次公开募股计划暂缓,阿里巴巴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11月16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业绩公告),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本季度收入为2247.9亿元,同比增长9%,经营利润为335.84亿元,同比增长34%。锤子财富2023-11-17 10:00:070000五菱首款A级家轿开启预售,长城炮推出大型高性能混动皮卡|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在广州车展上,多家车企推出插混产品。五菱首款A级家轿开启预售五菱汽车在2023广州车展上宣布旗下首款超A级家轿五菱星光正式开启预售。该车是一款插电混动汽车,综合续航超1100km,提供70标准版和150进阶版两款配置版本,售价分别为9.38万元及10.98万元。五菱星光亏电油耗3.98L/100km(WLTC),支持快充和交流充电桩两种充电方式,在常温下,快充从30%~80%仅需30分钟。0000外汇局:10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均衡 外资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加
王春英表示,外资继9月净增持境内债券后,10月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加,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进一步提升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信心。11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0月,银行结汇11516亿元人民币,售汇12057亿元人民币。2023年1-10月,银行累计结汇128576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131740亿元人民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