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业务遇挫易华录预亏19.1亿元,转战数据运营服务前景如何?
2023年是数据要素化元年,数据要素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但陆续披露的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部分数据要素概念股业绩并不尽如人意。
其中,数据要素核心概念股易华录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最高达19.1亿元,较上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
Wind数据显示,易华录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0.1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75亿元、1.54亿元。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为何易华录业绩却丝毫不见起色?未来新业务的发展前景几何?
蓝光存储To G数据湖模式折戟
易华录成立于2001年,早期主要为政府提供专业化的智能交通管理整体解决方案。2016年,易华录推出城市数据湖业务,以蓝光存储为介质发展大数据基础设施,2017年第一个数据湖项目——华东数据湖落地,并在随后的6年时间内,在全国落地了32个数据湖项目。
数据湖可以简单理解为数据中心,易华录数据湖的核心是其蓝光存储技术。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面临爆发式增长,如何妥善保存海量数据成为企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存储按照存储介质主要分三类:磁存储、电存储和光存储。在海量的大数据中,80%的数据为3个月之后访问频次极低的冷数据,采用常规的硬盘存储或半导体存储等方式存储此类数据,大幅增加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而光存储在能耗水平上要远低于磁存储。
据易华录此前介绍,1000PB全蓝光配置冷数据存储相较于磁存储,年用电量节省1482万千瓦时,节能比例为96.49%。蓝光存储具有单张光盘容量大(500GB)、长期保存无需迁移、运行能耗超低、数据安全防篡改的优点。
虽然蓝光存储是冷数据长期存储的最佳解决方案,但蓝光存储在数据存储领域的市场渗透率非常低。某券商计算机分析师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数据全生命周期考虑,由于光存储能耗低,长时间存储成本肯定要低于磁存储,但光存储初期建设成本要高于磁存储,这导致光存储仍处于市场认知阶段。
由此易华录只能先自行投资推动行业发展。2017年-2020年,易华录依托央企背景优势,在To G市场以数据湖 城市大脑的形式推广蓝光存储产业。
2018年、2019年、2020年,易华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业务分别收入12.4亿、19.01亿、16.6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41.9%、50.9%、59.2%。由于易华录数据湖建设项目主要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私营合作制)模式和企业直投模式,随着业务的高速增长,易华录的应收账款与资产负债率也水涨船高。
Wind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易华录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8.7亿、12.7亿、27.6亿、33.6亿、27.3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6年的102.9天增至2020年的390.9天,资产负债率也从2016年的56.3%攀升至2020年69.7%。
公司曾在2018年4月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要以全国2800个区县为拓展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据湖,到2025年落地80-100个城市。而较大的资金压力让易华录不得不在2021年暂缓新建数据湖。
财报数据显示,易华录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落地7个、22个、33个数据湖项目,2021年、2022年无新增数据湖建设项目。在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易华录表示因公司战略调整,数据湖业务在本年收入占比较低,预期未来不再新增参股投资数据湖项目公司。
同时易华录也表示,预计将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加大对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和数据湖相关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这也成为2023年易华录巨额亏损的主因。
通过To G数据湖建设项目卖蓝光存储产品这条路走不通,易华录寄希望于B端市场,与华为、三大运营商等巨头合作开拓。易华录在最新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基于蓝光存储的超级存储在运营商、金融、广电、科研高校等关键行业有很大的存量替代空间,此外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新兴产业对数据资源长期安全的存储管理需求将推动蓝光超存业务增长。
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蓝光存储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初始建设成本较高,产业生态较难建立,大规模推广和应用难度较大。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科创板上市的“蓝光存储芯片第一股”紫晶存储由于IPO财务造假,于2023年7月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并摘牌。2020年上市前紫晶存储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在上市首日,股价大涨接近300%。上市后业绩“大变脸”,经查2017年至2020年,该公司虚增利润2162.71万元、3903.63万元、1.45亿元、1.69亿元,占当年利润的35.82%、32.59%、94.55%、150.21%。
转战数据运营服务前景如何?
尽管数据湖建设战略折戟,但依托建成运营的32个数据湖项目,易华录在政务大数据运营服务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自2021年起,易华录就大力发展数据运营服务,打造数据全生命周期“收、存、治、用、易”核心竞争力。
随着“数据二十条”等数据要素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出台,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易华录通过类银行模式的数据要素资产化服务与管理平台工具集——易数工场,锚定数据登记确权、数据交易应用、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安全监管等方向进行纵深业务拓展,探索最大程度开发和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据悉,易华录已在江西抚州落地全国首个基于政务数据授权运营模式的“易数工场”,且徐州、株洲、开封和抚州4个城市的数据湖项目公司均获得当地政务数据治理运营授权。
2024年1月1日起,财政部制定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满足条件的数据资源可以计入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或存货,数据资产化进一步推进。而根据易华录官网,在2023年9月8日,在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易华录已牵头发起了全国首个“数据资产入表服务联合体”。
通过组建全国首个数据资产入表服务联合体,易华录将为企业提供咨询规划、数据资产管理、会计审计、融资信贷、法律咨询、安全监管等服务,并通过企业的定期资产盘点,有望实现持续性营收。
2023中国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大会主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短期看,数据基础制度可能催生3000亿元至5000亿元规模的数据交易市场;中长期看,数据资产化催生的相关市场潜在规模可能达到10万亿元级。
赶上风口的易华录能否通过数据要素运营业务实现业绩反转?
易华录在最新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表示,2023年末至2024年初,公司数据要素业务订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统计新增储备订单合计金额约2亿元,涉及20余个省市及地方重点企业。此外,易华录控股股东中国华录集团正式并入中国电科集团,易华录也有望作为核心单位之一参与到中国电科集团的数据要素产业规划当中。
但毋庸置疑,华录数据要素运营相关业务尚处于起步发展期,业务发展快但规模暂时较小,未来对该公司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仍有待观察。
智己汽车获超80亿元B轮股权融资
智己汽车B轮融资由中国银行旗下中银资产领投,农银投资、临港集团等共同参与投资。3月1日,据智己汽车公众号消息,智己汽车宣布获得超80亿元的B轮股权融资。资金将被用于新一代智能化车型开发、高阶智能驾驶和未来智舱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加速拓展,以及进军海外市场。0000房企化债任重道远,融创宣布境内债二次重组
融创境内债重组有了最新进展。备受关注的融创中国境内债重组,有了最新进展。11月14日,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鉴于融创房地产整体经营现状,拟初步计划为债券持有人提供整体债务重组方案,包括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或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共四个选项。0000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满月,表现如何?
除16家注册生效的IPO公司外,沪深主板还有250家公司排队审核。5月9日,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满月。一个月前的4月10日,主板注册制首批10只新股“鸣锣敲钟”上市,A股交易也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首批新股在实现“开门红”后,股价震荡下行,近期则处于盘整状态,上市以来整体处于跌势。不过,5月8日,9只股票上涨,1只股票下跌,其中,中信金属5月份以来持续上涨,当日涨停。0000一家东北工厂保卫科的故事,时代变革考验人心
《老枪》去年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本月月初在国内上映。祖峰接受了第一财经的专访,聊了聊他对角色和人生的理解。“精力回收。”电影《老枪》尾声,祖峰饰演的顾学兵向暴徒开出神乎其技的一枪:重伤之下,他努力站定,心中默念口诀,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瞄准。锤子财富2024-11-17 05:41:0100002023地方债发行排行榜:广东居首,湖南跃居第三|财税益侃
一般来说,地方财政实力越强,债务风险越低,承担中央重大项目支出越多、融资需求越大,就能获得更多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借钱规模再创新高。根据中债资信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33万亿元,同比增长26.8%。地方政府合法举债主要渠道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一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那么,2023年全年31个省份借钱情况如何?有何特点?锤子财富2024-01-25 20:55: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