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仅2省GDP增速跑赢全国,全面崛起怎么做?
受外需下降、国内大循环竞争激烈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速呈现“东西快、中部慢”的新特征,其中,中部板块内部亦呈分化趋势。
中部省份湖北、安徽2023年经济增速分别达到6%、5.8%,跑赢全国。其余四省份增速均跑输全国,其中河南以59132.39亿元总量、4.1%的增幅被四川超越,让出中西部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湖南虽迈上5万亿台阶,但4.6%的增速与湖北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江西在去年也遭遇“滑铁卢”,经济增速下滑至4.1%;山西增速略低于全国,为5%。
另据机构研报数据,2023年中部省份名义GDP同比增长为3.3%,在东北、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板块中增速垫底。

多位专家表示,中部省份遭遇外贸下行、房地产低迷、产业结构调整、三产增长偏慢等多重压力,经济步入调整期。扭转局势的出路重点在于经济结构优化,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提高高新产业占比,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形成区域协同合作优势。
整体趋缓
中部6省2023年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相较于此前的“高歌猛进”,今年中部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与全国均值比较,除安徽和湖北外,山西(5%)、湖南(4.6%)、河南(4.1%)、江西(4.1%)均低于全国水平。与2023年年初预期的增长目标相比,除了湖北省,其他中部省份都没有完成政府工作报告定下的增长目标。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中部6省房地产加速探底,商品房销售额除山西外均为负增长,严重拖累投资与消费,同时中部地区去年出口下行压力突出,湖南、江西出口同比跌幅超15%,加上河南、湖南、江西统计数据“挤水分”,中部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趋缓。2023年,东北和西部省份名义GDP占比基本持平,东部省份GDP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52.1%,中部省份GDP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1.6%。

安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区域研究室主任林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称,“东西快、中部慢”主要因为发展阶段经济驱动力不同;经济结构不一样,投入产出效益差距大;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中部省份多处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为主,更加依赖投资拉动,会使GDP规模扩大与增长在上升阶段表现更好,当国际国内大环境变化,经济结构面临转型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使得内外需拉动不足,影响地方经济表现。
内部分化
近些年,河南常用“标兵(浙江)渐远、追兵(四川)渐近”形容发展面临的压力。2023年河南GDP总量为59132.39亿元,与浙江的总量差距已经由2019年的8093亿元,扩大到23421亿元,增加了1.89倍。对河南来说,浙江这个“标兵”已经遥不可及。而四川这个“追兵”的GDP总量也从2019年比河南少7643亿元,变成了今年超出河南1005.1亿元,意味着四川超越河南居经济大省第五位,河南退居第六位。
虽然这一名次变化有河南主动“挤水分”,调减2022年经济数据的因素,但把时间拉长到最近5年来看,河南经济增速已经连续4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也跌出全国前五。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来自工业转型的阵痛。河南省工信厅有关负责人曾指出,河南工业“大而不强”,存在传统产业比重高、新兴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产业链不强等突出问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仍是重要支撑,且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价值链中低端,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发展模式较粗放,创新后劲乏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为中部省份的安徽,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大胆的投资和产业升级,形成了多个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新能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2023年,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56%,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7位。
经受住疫情、经济下行等严峻考验的湖北省,2023年GDP增速快于全国,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七位,快速回血的背后同样靠的是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2023年,湖北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家,居全国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678家,居中部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增长24%;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万家,增长47%。
扭转局势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部板块内部分化趋势明显,湖北、安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其余省份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与湖北、安徽的产业结构有别于他省有关,“这两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值比重都比较大”。
“武汉、合肥都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带动了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而河南、湖南、江西及山西都偏重资源型发展模式,传统产业占比大,转身比较慢。”秦尊文进一步说,中部地区要全面崛起还是要结合现有产业优势,把先进制造业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河南和湖南,交通区位比较好,要接受沿海发达地区更多的产业转移,包括高新技术的产业转移,分别接受京津冀、大湾区的科技溢出、产业溢出,提升自身经济实力,让产业上一个档次”。
林斐也表示,扭转局势的出路重点还在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创新链与供应链,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安徽就是抓住了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风口,湖北的光电子信息、北斗产业全球引领、全国领先,两省都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培育出了更多的新质生产力,在区域竞争中赢得先机”。
“中部省份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独自组团。”林斐同时提出,相对东部沿海省份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区域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分工合作,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丨“绿色与低碳”论坛嘉宾金句速览
本次论坛交流探讨MEPC80次会议修订的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实施、中短期减排措施综合运用等话题,促进国际合作,为全球航运气候减缓的共同目标做出贡献。一图速览嘉宾金句>>锤子财富2023-09-24 09:59:570000被控受贿8148万余元,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原副总经理肖星受贿案一审开庭
直接或者通过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148万余元。2024年7月11日,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肖星受贿案。0000更多创新药械来进博会首秀,跨国企业“中国战略”有哪些调整
对于全球的企业、创新技术和产品而言,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背后连接的是中国的大市场和世界的大机遇,也成为了创新药械研发成果加速转化、进入中国市场的“催化剂”。2022年,一家日本制药公司带着治疗消化系统罕见病的新药来到进博会,并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现场签约。新药上市常常动辄数年,但在进博会的助力下,这款新药仅用6个月就进入了博鳌的医疗机构。锤子财富2023-11-09 21:57:490000潘功胜: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明天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1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明天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0000首款MR头显如期发布,苹果概念不涨反跌?主力大幅流出,后市如何布局?
Wind数据显示,主力资金今日大幅抛售立讯精密超6亿元,净流出歌尔股份超4亿元。今日,苹果概念在A股市场遇冷,截至收盘,长盈精密跌超18%,科瑞技术跌近9%,立讯精密跌超7%,歌尔股份、安洁科技等跌超6%。Wind数据显示,主力资金今日大幅抛售立讯精密超6亿元,净流出歌尔股份超4亿元,长盈精密、工业富联、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等均遭到主力大幅流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