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29

宋代的禅茶之路:从南宋点茶到日本茶道

锤子财富2024-02-01 21:27:200
在宋孝宗年间,就有一位日本和尚——荣西法师在径山寺享受过一次至高规格,甚至堪称盛大的茶宴。

宋代的点茶,从宋代美术与文字文献中,我们已经大概可以复原其形式、用具与操作流程。然而在现今各地的文化活动实践与操作中,我们却常常看到非遗传承人员和爱好者们,不时还是会将其与日本茶道相混淆。有必要对宋代的禅茶之路中,关于茶宴、茶汤会与煎点礼仪等宋代点茶活动,与日本茶道形成之初的历史关系做一个交代。

在宋徽宗时代的崇宁二年(1103年),宗颐法师编撰了一本叫《禅苑清规》的书。书中林林总总总结了禅宗山林的各种日常仪轨规范。法师写起来事无巨细力求面面俱到。这么一部循循善诱力图规范僧侣风貌的书,现在看起来却特别难能可贵,因为里面详细记载了禅寺之中各种茶、汤、茶药之用度,茶汤礼、茶宴的举行和参与方法,比如:

“赴茶汤——院门特为茶汤。礼数殷重。受请之人不宜慢易。”

指特地举行的茶汤宴礼,礼数非常尊重,受到邀请不可怠慢。

“既受请已。须知先赴某处。次赴某处。后赴某处。”

去的话,就要知道先去哪里再去哪里,依次赴约。

“安详就座。弃鞋不得参差。收足不得令椅子作声。正身端坐不得背靠椅子。”

就座以后,脱鞋要摆放整齐。收脚放在足台上时不要让椅子发出声音。端坐不要靠椅背。茶宴中要保持端庄的仪态。

“俨然叉手朝揖主人。”

吃茶前要先行叉手礼。

“吃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作声。取放盏槖不得敲磕。”

吃茶时不要吹汤面。不要碰落茶盏。不要喝出声响。取放盏时都不要敲击桌面。

“右手请茶药擎之。候行遍相揖罢方吃。不得张口掷入。亦不得咬令作声。”

吃茶药时候(寺院内将茶点叫做药)右手拿起,大家一起作揖后才吃。不要丢入口中,也不要嚼出声音。

这些详细而谨慎的描写,描绘了一场端庄肃穆的禅林茶会场面。宋时,僧人视茶如视法,对待茶宴,总是提起十二万分谨小慎微的态度,着实让人感动。

日本古籍《类聚名物考》记载:

“茶宴之起。正元年中,筑前国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入唐时宋世也,到径山寺谒虚堂,而传其法而皈,时文永四年也。绍明皈时,携来台子一具,为崇福寺重器也,后其台子赠紫野大德寺。或云:天龙寺开祖梦窗,以此台子行茶宴焉。故茶宴之始自禅家。”

这里提到了,日本茶道来自于浙江杭州的径山寺,由南浦绍明法师带回日本崇福寺。这位南浦绍明就是一名在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入宋学法的留学僧。咸淳元年(1265年)八月,随着他的师父虚堂智愚禅师,来到径山修行。学习了三年后,回到日本崇福寺发扬茶宴。

余杭径山寺是南宋禅院“五山”之首,也是南宋禅茶和日本茶道的源头。

实际上,在宋孝宗年间,就有一位日本和尚——荣西法师在径山寺享受过一次至高规格,甚至堪称盛大的茶宴。

据说,在淳熙十四年(1187年)的时候,临安大旱不雨,宋孝宗十分忧虑,于是派人请天台万年寺虚庵怀敞法师,前来临安做法求雨。但不知是法师身体不适,还是对自己这位异域弟子十分有信心。法师并没有亲自去临安主持法事,而是派了弟子荣西法师,进京为孝宗求雨。没想到,这次法事做得非常成功,所祷十分灵验。不仅马上天降大雨,甚至横行市井的瘟疫也消失了。孝宗非常开心,封荣西为“千光大法师”。并且,在杭州径山寺举办茶宴庆祝。这也是宋代一次十分难得的由皇帝指办的禅宗茶宴史事。

这次的经历想必使荣西十分震撼。从此荣西对茶十分着迷,回国后参照茶圣陆羽的《茶经》,用汉、日双语写成上下两卷本的《吃茶养生记》。开篇便说:“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这是日本的第一本茶书。

日本建保二年(1214年),处于镰仓幕府时期。幕府将军源实朝,有一日醉酒,荣西禅师用一盏茶解除了将军的痛苦,并乘机献上《吃茶养生记》,这肇始了茶在日本武士阶层中的流行,荣西由此被尊为日本茶祖。

禅宗茶宴,从此在异国他乡也发扬光大。那么,这种在中国古籍里常被叫做茶宴、茶会、茶汤会的活动,到底为何而举行呢?

茶汤煎点可以说是禅寺各种社会活动的载体,禅寺开展大大小小的活动都能通过“茶”这个载体来呈现。通过茶汤会来传达礼数、宣布任免和沟通社区关系。依照茶汤礼仪荷载的内容来分,有五个类型:

一、四节的茶汤礼仪。所谓“四节”指的就是安居开始(四月十五日)的“结夏”,安居结束(七月十五)的“解夏”,以及冬至、新年。“安居”可以简单理解为师父们的暑假,四节茶汤煎点是禅寺隆重的时令礼仪。

二、僧职任免的茶汤礼仪。新旧知事、头首交替时,需要举办茶汤会,以表示对新任者礼请,对卸任者感恩之意。

三、挂搭新到的特为茶汤礼仪。什么叫“挂搭”呢?可以理解为外地的和尚到寺院里来挂职,要举办一个欢迎茶汤会。

四、特别为住持举行的煎点礼仪。住持受请、新住持入院时举办的茶汤会,也就是专门围绕住持开展的一些茶会。

五、日常茶汤煎点礼仪。日常茶汤,顾名思义指的是像浴茶、念诵汤,这些经常性开展的日常茶汤会。

这五种不同的茶汤会、茶宴,基本贯穿了山林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遇大事就吃茶,高人来了也吃茶。

而这些来过的高人之中,就包括文采被我们千年仰慕的苏东坡。

熙宁四年七月,时年35岁的苏轼怅然离京,宋神宗任命他为杭州通判——“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河山。”苏轼对杭州的爱溢于言表,从此他啸傲烟霞,挥洒翰墨,在他笔下,既写出了“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的西湖月夜,也道出了“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的田园风韵。

苏轼也和径山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写下第一首“径山诗”——《游径山》:“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开始,至少写了十首“径山诗”——《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再游径山》《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并和径山寺僧侣结下了友情——直到苏轼临终前,这份生死交情还会显现。

余杭径山,在苏轼心中的分量不轻。著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又遭贬谪黄州。径山寺派僧人到黄州求碑文,他爽快地答应了。得到唐代的释迦佛像,他也会托人送给径山寺。以前在径山时,苏轼就很喜欢径山龙井水,还相信用其洗眼,有提升视力的功效。离开杭州以后,曾让朋友千里送水——他在《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龙井水洗病眼有效)》里写道“漏尽鸡号厌夜行,年来小器溢瓶罂。”这就是曾主持北苑贡茶的蔡襄也盛赞过的,堪为贡茶绝配的泉水:“松下石泓,激泉成沸,甘白可爱,即之煮茶。凡茶出北苑第品之无上者,最难其水,而此宜之。”

元符四年(1101年)七月二十三日,已是苏轼临终的前几天。他的方外朋友径山维琳来访,两人于夜凉时卧榻倾谈——维琳是专程为东坡居士的生死大事而来。二十六日,维琳以偈语问疾,东坡也以《答径山琳长老》作答:“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这是苏轼人生中最后的文字。

这位与苏轼情谊甚笃的维琳长老,正是径山寺的第七代住持:维琳无畏禅师。

他还与苏轼杭州任上的同事——司法参军毛滂,也有非常深厚的友情,常有茶诗往来。其中有一首诗,名字特别长:《十月十日访琳道人于禅静寺与之徘徊泉石间甚久道人云有大龙团藏亦数年食且几尽因出刀圭许而龙躯仅馀一爪色理极苍古又云赵清献公尝得须菩提画像乃张画壁间煎所谓龙爪以饷仆迫夜来归坐县之东堂见月奉寄一首》。

这种话痨式的题目,却无意中透露了琳禅师吃茶的丰富细节:1、琳禅师和朋友喝茶前,喜欢在径山的泉石美景中先散散步;2、琳禅师藏有大龙团,这就符合了蔡襄在径山寺提到径山泉水配北苑贡茶的提法;3、琳禅师的茶室挂有一张须菩提画像——宋代人认为须菩提就是菩提达摩祖师,也是禅宗的开山祖师。此外,这段文字也解释了日本与韩国茶家,茶室中所谓“茶挂”的源头。

还有一件藏于日本的中国宋代书法作品《法语·示璋禅人》,它的作者是密庵咸杰禅师,他曾是800多年前的宁波天童寺方丈。

密庵咸杰生于北宋徽宗崇和元年(1118年),是福州福清人,17岁出家,日后成为南宋初期屈指可数的禅门巨匠。某一年秋天,在径山万寿禅寺里,僧众会聚在密庵咸杰的方丈室不动轩里,求密庵开示。时年62岁的密庵咸杰即兴挥毫,写下了一段法语,赠与了一位叫璋禅人的随侍。

法语全文26行,共290字。从字面上看,阐述的是修行佛道的奥义及禅宗用功的心要,与茶道似乎不相干。但因日本茶人向来把宋代杭州的“径山茶宴”视为茶道源头,密庵咸杰主张不管对待客人、修行者还是外来俗人,都要施以煎点之礼,此举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日本大德寺龙光院里还有密庵茶室,是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席之一,里头悬挂的这幅《法语·示璋禅人》茶挂,被日本文化厅视为最高等级文物——国宝,它也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密庵咸杰墨迹,代表了日本禅茶之路的“法脉源头”。

据《南宋元明僧宝传》记载,密庵咸杰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来到明州太白山麓住持天童寺。两年后的农历六月十二,“无病示寂,塔于寺东”,世寿69岁。宋代的天童寺,也像中国众多寺院一样,有专门生产茶叶的茶园。在此,僧侣生产茶叶的劳动与参禅悟道的日常功课合二为一了。

时间来到嘉定年间,宋宁宗依卫王史弥远之奏请,定江南禅寺之等级,品第江南各寺,尊表五山、十刹。以余杭径山寺,钱塘灵隐寺、净慈寺,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为禅院五山。钱塘中天竺寺,湖州道场寺,温州江心寺,金华双林寺,宁波雪窦寺,台州国清寺,福州雪峰寺,建康灵谷寺,苏州万寿寺、虎丘寺,为禅院十刹。以钱塘上天竺寺、下天竺寺,温州能仁寺,宁波白莲寺,为教院五山。钱唐集庆寺、演福寺、普福寺,湖州慈感寺,宁波宝陀寺,绍兴湖心寺,苏州大善寺、北寺,松江延庆寺,建康瓦官寺,为教院十刹。后律院亦仿效设立五山十刹。

当时的佛教寺院可分三种,即禅寺、教寺、律寺,禅寺(院)是以修持禅定为主的;教寺即讲寺,是研究阐扬佛教经典的;律寺则是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寺院。五山十刹共为中国官寺制度中最高的寺院,以五山位在所有寺院之上,十刹之寺格次于五山。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日僧彻通义介入宋巡拜五山十刹,回国后作《五山十刹图》,问世后,日本佛教也开始效仿宋,设立自己的五山十刹,仿建宋禅寺的建筑样式,仿行禅门的生活方式。

至此时,径山寺列为五山之首为禅林之冠。一条由余杭径山而始,贯穿钱塘、建康、苏州、湖州、温州、金华、台州、福州、宁波直达日本镰仓的禅茶之路。就此应运形成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