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09

一财社论:市值,国企现代化治理新路标

锤子财富2024-01-25 22:18:030
国资委将市值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将极大提高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反过来促进国企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改革进入行则将至的实战时刻。

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近年来国资委已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市值引入到上市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这次将市值管理拓展到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中,带来的不仅是央企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相容机制的调整,更是国企整个公司治理体系的重塑,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意义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

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有助于真正确立央企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市值作为资本公允价值,属于一种透明化的估值评价体系,用市值作为管资本为主的绩效评价指标,意味着央企管理层的授权和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功能,资本市场将通过对其市值公允价值的评价,直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来对央企负责人和管理团队的治理能力做出评价。

显然,这将用强有力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向市场公开发出允诺,央企等不再是一个超然的市场主体,而是与其他企业一样,接受市场公允价值评价标准。今后市场将不再给予央企非独立信用评价,将基于其经营绩效确定其市值。

国资委将市值纳入对央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将极大提高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对市场的敏感适应能力,反过来促进国企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进而为央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硬约束的激励约束相容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的吸引力。

市值管理是央企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一个可信允诺。长期以来,市场一直将央国企看作是资源整合和扩张性经营主体,整合资源的可能空间和获取资源的能力,是市场对央国企最重要的运营评价指标。用前景理论分析框架,央国企是在确定性场景下赚取收益的一种运营模式,类似于债券类投资,因此市场对其估值也不高。

同时,央国企主要基于资源整合和获取的外延式扩张能力,使其更加注重规模扩张,更趋向于奖励外延式资源整合和获取能力者。已有存量资源的提质增效,则由于见效慢、费力费时而不容易在国企经营绩效考核中占优,从而导致国企在存量资产运营方面的绩效相对较弱,这使市场对国有资产的赋值相对较低,其市值长期在市净值附近徘徊,甚至有的长期在市净值以下。

将市值管理引入央企负责人绩效考核,意味着国资监管系统将填补存量资产经营绩效考核的短板,使国企更加重视挖潜存量资产,搭建起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公司治理体系和激励约束相容机制,为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央企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现实理性看,市值管理将有助于盘活资本市场存量资产,激活市场人气。当前国内资本市场面临流动性变现能力弱化、流动性匮乏等现象,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金、大户等的资金,被大量封锁在存量资产组合中,严重压低了其证券的周转周期,并弱化了市场的风险交易、配置和管理能力等。

为此,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给市场直接传导出的积极信号是,今后国企管理层与市场投资者可以在市场同频共振,大家的利益共同点越来越多,这孕育的是一种合作博弈的市场秩序。

如果说最近央行降准和定向降息等为市场提供宽货币场景,那么央企负责人的利益与市场投资者的利益派生同频共振的耦合效应,给市场传导出的,则是宽信用的坚冰正在开启溶解的交响乐。不过,这一交响乐能否与市场形成和声,取决于市值管理在央企公司治理中的落实程度,市场期待央企的市值管理是一个足信允诺,是一场融冰之旅。

此外,市值管理是一种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感知-响应的生态化模式,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市值管理是聚焦点。市值这一市场共识价值,抬高着违规违法成本,净化着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秩序。

乃知丹青逼造化,独有真假争毫芒。市值是投资者用真金白银,在市场辨识上市公司的真才实学。将市值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为市场传递的是一种可信硬约束,可看作国企现代化治理的一个新路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