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挂钩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可行性如何?
近期,“稳市场”消息不断,国资委再提强化投资者回报新举措。
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前期,我们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谢小兵表示。
某央企人员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部分央企很多工作已经围绕市值管理考核在进行,央企业绩考核也直接与负责人薪酬挂钩,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可能会从考核的分值权重上入手,增加市值管理相应的指标调整。未来企业会更加重视企业的市值管理,相关的人员配备会有适当增加。
“对于市值管理挂钩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有一定可行性。”荣正集团创始人郑培敏认为,市值管理本身比较复杂,在实际操作中对专业度要求较高,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据国资委介绍,近年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整体规模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稳中向好,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目前,383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154家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过了四成。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长期以来,央企市值管理和估值问题受到市场多方关注。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允许上市公司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
2020年,央国企启动三年改革行动。其间,相关部门强调,中央企业要高度重视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和市场表现,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有市场观点认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不佳,通过市值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股价和总市值的空间。在多年改革行动中,部分央企上市公司也将市值管理作为战略重点,开展了包括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完善股权激烈以及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工作。
而对于市值管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持续的工作。郑培敏表示,当前市值管理的难点在于存在被“污名化”的现象,企业要做真正的市值管理,而不是伪市值管理,这需要对市值管理的复杂度有充分的认可,对伪市值管理进行“拨乱反正”。
如何设计制度考核央企市值?有业内人士建议,比如可以考虑以沪深300指数(市场指标)为基准,要求公司股价年度涨跌幅优于沪深300年度涨跌幅5~15个百分点;再比如,要求公司市盈率高于对标企业市盈率均值多少倍等。
对此,也有部分受访人士表示,央企市值考核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无法简单从某单一指标来进行衡量。
明年美股怎么走?华尔街大行们这样说
美联储降息时点、大型科技股表现、美国大选年……在40年来最剧烈的通胀和加息、美国区域性银行危机,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下,截至当地时间周三(29日),标普500指数收于4554.89点,年内累计上涨18.63%。多数华尔街大行预测,美股明年依然有望实现温和上涨。而美联储降息时点、大型科技股表现和大选年成为预测分歧的主要变量。锤子财富2023-11-29 21:41:230000ST企业批量披露增持计划,警惕“忽悠式”回购增持
保壳意味明显一大批ST企业近期集中披露股东增持计划,引发市场关注。5月30日晚间,*ST宋都披露了一份关于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完成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其内容显示,截至5月30日,增持主体肖剑科、李今兴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完成了股份增持计划,分别增持公司股份144500股、44800股,成交金额分别为10.13万元、3万元。0000股东股权9个月前全部质押,威创股份13.3亿巨款消失还有哪些秘密?
今年3月,威创股份股东中数威科的部分出资额,就已被其股东全部质押。而上市公司13.3亿资金被转走前,中数威科法定代表人,以及该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等职,皆为威创股份董事长陆宇。陆宇为陆克平之子。实控人计划转让控制权,“秘密”签订的交易尚未完成,上市公司的13.3亿元巨额资金就被“未来实控人”转走。威创股份(002308.SZ)没能给出合理解释,12月26日股价再次跌停。0000又见分红还贷后想上市补流偿债,这样的IPO“割韭菜”还是合理?|IPO观察
需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继福华化学之后,又有一家与之情况相类似的IPO申报企业引起了市场关注。和特能源(福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特能源”)的上市申请于今年9月28日受理,11月1日进入问询环节。招股书显示,在前些年,和特能源由于业务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但自身融资渠道较少,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又较为困难,公司实际控制人只好以自己的名义寻求民间借贷,再临时拆借给公司。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