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卖身,一家破产清算!国内生物科技行业淘汰赛提速
1月23日,博际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称“博际生物”)破产清算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天眼查显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根据博际生物的申请,于2024年1月8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24年1月12日指定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担任博际生物管理人。
1月23日,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回复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事务所确实在担任博际生物破产清算管理人,后者的破产清算申请已获得法院通过。但对于博际生物申请破产清算原因,该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截至目前,博际生物是国内为数不多公开破产清算的国内生物科技(Biotech)企业。
在国内的Biotech企业中,博际生物并非一家知名企业。根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其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是由包括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审评专家在内的、具有多年中外创新药物研发经验的海归专家创建,拥有商业秘密保护的抗体发现平台和PCT专利保护的BJ-SIB®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等国内外顶尖技术和平台,主要研发用于肿瘤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生物药。公司在研的产品有7款,其中多数是双抗产品。
博际生物是在2018年正式运营的,不过,博际生物官网上关于公司的新闻资讯,目前只更新到2022年。
天眼查显示,博际生物的股东共有五位,持股比例最大的前四位股东均是自然人股东,其中金肖甬持股比例最大,达到58%。金肖甬的身份是爱大制药董事长。
博际生物的股东中,除了自然人股东外,还有一名是企业股东,即嘉兴格琳绿番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嘉兴格琳”),持股1%。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格琳背后的股东中,闪现上市CXO企业泰格医药(300347.SZ、03347.HK)的身影。泰格医药通过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嘉兴格琳49.18%股权。
在海外,国外生物科技企业破产清算的现象并不少见,但由于国内生物科技企业成立时间普遍相对较晚,主动破产清算的情况还比较少见。
2015年起,得益于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资本提振,大量的生物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2021年后,由于资本市场遇冷,生物科技企业的再融资受到挑战,后者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行研发。这几年,为了熬过这一轮的资本寒冬期,一些企业密集砍管线、缩减开支。与此同时,也有企业选择“卖身”。如2023年12月底以来,亘喜生物、信瑞诺医药相继被跨国药企阿斯利康、诺华相中收购。
此前有生物医药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行业的调整,是回归理性的一个过程。过去几年,在资本的驱动下,企业盲目大规模拓展研发管线,这些管线产品,可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更多还是仿制药。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企业们为了迎合资本的需求,把钱花在了很多不该花的地方,这浪费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医疗资源、临床前研究资本。
“一些技术不领先、新药开发进度慢或者没有价值的企业,在这一波调整中,更容易被洗牌出局。”目前有生物医药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拯救阿根廷:总统米莱 “第一把火”将比索贬值54%,市场只给六个月
鉴于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痛苦,治理风险是主要障碍“没有余钱了。”阿根廷新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Milei)和他的阁僚,展示了对经济治理的铁腕作风——先拿货币比索开刀。锤子财富2023-12-13 22:31:420001盘前必读丨苹果首款头显Vision Pro正式发布;又有三家公司将告别A股
机构认为,3200点和年线附近具备较强的支撑,目前市场在逐步磨底,进行技术面修复,预计短期3246点缺口附近仍会有压力。当地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截至收盘,道指跌0.59%,标普500指数跌0.20%,纳指跌0.09%。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谷歌涨超1%。汽车制造、马斯克概念股、邮轮概念股走高,SonoGroup涨超71%,Shopify、挪威邮轮涨超2%。锤子财富2023-06-06 07:56:050000程实:中国贸易应对挑战的宏观之道与微观之策︱把脉中国经济
2023年以来,宏观表现承压明显,但从微观调研中却明显感受到中国外贸企业百折不挠的抗压韧性和目光朝前的创新精神,借力数字经济的突破与发展,中国贸易正发生由微观到宏观的渐次变革。编者按:锤子财富2023-09-30 11:48:520000A股三大股指高开,券商、地产领跑两市
具体政策何时落地?周一,A股三大股指开盘小幅上涨,沪指涨0.34%,深成指涨0.53%,创业板指涨0.62%。券商、地产板块继续领涨两市。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改善,部分机构形成乐观共识——A股市场的右侧拐点已现,未来一段时间,指数有望震荡上行。但也有投资者关心,政策利好何时落地?0000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游戏行业将迎估值业绩双修复丨明日主题前瞻
东吴证券认为,游戏作为内容行业有其独特性,行业增速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产品供给。业绩端,各大厂商新游储备充沛,产品周期将陆续开启,新游陆续上线,将驱动市场规模进一步强劲增长。①游戏行业龙头业绩高增长,行业将迎估值业绩双修复近日,游戏行业龙头腾讯控股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其中国内、国际游戏收入分别为351亿、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5%,较市场一致预期增长5%、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