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卖身,一家破产清算!国内生物科技行业淘汰赛提速
1月23日,博际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下称“博际生物”)破产清算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天眼查显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根据博际生物的申请,于2024年1月8日裁定受理该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于2024年1月12日指定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担任博际生物管理人。
1月23日,浙江诺力亚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回复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事务所确实在担任博际生物破产清算管理人,后者的破产清算申请已获得法院通过。但对于博际生物申请破产清算原因,该人士表示“不方便透露”。
截至目前,博际生物是国内为数不多公开破产清算的国内生物科技(Biotech)企业。
在国内的Biotech企业中,博际生物并非一家知名企业。根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其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致力于创新药物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是由包括国家“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审评专家在内的、具有多年中外创新药物研发经验的海归专家创建,拥有商业秘密保护的抗体发现平台和PCT专利保护的BJ-SIB®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等国内外顶尖技术和平台,主要研发用于肿瘤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生物药。公司在研的产品有7款,其中多数是双抗产品。
博际生物是在2018年正式运营的,不过,博际生物官网上关于公司的新闻资讯,目前只更新到2022年。
天眼查显示,博际生物的股东共有五位,持股比例最大的前四位股东均是自然人股东,其中金肖甬持股比例最大,达到58%。金肖甬的身份是爱大制药董事长。
博际生物的股东中,除了自然人股东外,还有一名是企业股东,即嘉兴格琳绿番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下称“嘉兴格琳”),持股1%。
值得一提的是,嘉兴格琳背后的股东中,闪现上市CXO企业泰格医药(300347.SZ、03347.HK)的身影。泰格医药通过杭州泰格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持有嘉兴格琳49.18%股权。
在海外,国外生物科技企业破产清算的现象并不少见,但由于国内生物科技企业成立时间普遍相对较晚,主动破产清算的情况还比较少见。
2015年起,得益于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资本提振,大量的生物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2021年后,由于资本市场遇冷,生物科技企业的再融资受到挑战,后者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进行研发。这几年,为了熬过这一轮的资本寒冬期,一些企业密集砍管线、缩减开支。与此同时,也有企业选择“卖身”。如2023年12月底以来,亘喜生物、信瑞诺医药相继被跨国药企阿斯利康、诺华相中收购。
此前有生物医药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当前行业的调整,是回归理性的一个过程。过去几年,在资本的驱动下,企业盲目大规模拓展研发管线,这些管线产品,可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更多还是仿制药。生物医药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行业,企业们为了迎合资本的需求,把钱花在了很多不该花的地方,这浪费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医疗资源、临床前研究资本。
“一些技术不领先、新药开发进度慢或者没有价值的企业,在这一波调整中,更容易被洗牌出局。”目前有生物医药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两只沙特ETF复牌后迅速拉升,双双涨逾6%,溢价率均超20%
截至发稿,沙特ETF(159329)、沙特ETF(520830)均涨超6%。7月18日,两只沙特ETF复牌后继续上涨,截至发稿,沙特ETF(159329)、沙特ETF(520830)均涨超6%。两只沙特ETF溢价率均超22%。锤子财富2024-07-19 17:32:210000东方明珠上市三十周年:以“创”驱动,与城市共成长
东方明珠旗下业务板块发布2024重点项目,从城市治理、城市生活、城市更新、城市文旅、城市文化五大维度发力,积极打造新的增长点。2024年开春之际,东方明珠迎来上市三十周年。2月23日,“三十而创与城市共成长”东方明珠上市三十周年分享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强调坚守主责主业,聚焦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领域,在创新驱动中推进主业发展。0000净息差跌破1.7%关口,中小银行如何应对
最低净息差约为1.6%~1.8%之间。国内商业银行净息差创最低点。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至1.69%。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不断走低,多位专家学者称,银行应当维持合理利润,中小银行在这一轮净息差收窄周期中,受到的经营压力更大。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0000马斯克来华首日,特斯拉通过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
特斯拉国产Model3、ModelY均符合汽车数据安全合规要求4月28日,中汽协官方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其中,比亚迪、理想、路特斯、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特斯拉、蔚来6家企业的76款车型符合汽车数据安全4项合规要求。0000新加坡将外国人房产印花税翻一番到60%,买房热能降温吗?
“现在计划购买新加坡房产的高净值人群可能不会因增税30%而改变购房决定。”在全球主要住房市场降温的大环境下,新加坡的房地产价格连续12个季度上涨。为解决这个问题,4月底,新加坡政府将外国人购买住宅房产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调高30个百分点,至60%,从4月27日起立即生效。锤子财富2023-05-02 13:40: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