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紧张、兑付高峰迫近,多家机构“踩雷”国厚资产
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地方资管(AMC),自己却成了“不良资产”。
迈入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曾经千亿规模的安徽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厚资产”),在近期陷入债务违约风波。
进入今年1月以来,国厚资产陆续发生债务违约,资产也被冻结,并被监管出具证监局警示函,另有两只债券展期。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认为,国厚资产存在明显流动性风险以及债务偿还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并于1月8日下调该公司主体和债券评级。
国厚资产的流动性危局早有预兆。近几年来,国厚资产因募集资金使用不当、质押借款信息未披露,不止一次被监管“点名”。2022年由于大笔收购支出和新增业务减少,公司营收和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资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良资产减少,投资类资产增加。此后,公司资产流动性减弱且面临偿债压力。
更为严峻的是,2024年国厚资产将迎来偿债高峰。截至1月12日,国厚资产仍有4只境内存续债券,存量债券规模21.62亿元,其中2024年到期3只,合计9.39亿元。此外,还有两只将于2024年2月和6月到期的境外债,合计1.88亿美元。
偏离主业:不良处置缩减,股权投资扩张
作为国内首批地方AMC之一,国厚资产成立将满十年,业务涉及不良资产处置、企业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组、基金管理以及产业投资多个领域,包括参与合肥“烂尾楼”重整、推动*ST莲花重整摘帽、增资长安保险以及收购古井集团股权等。
在行业快速扩张阶段,经过前期的发展,国厚资产跻身千亿规模资管机构。截至2021年12月末,国厚资产净资产52.7亿元;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1500亿元,涉及工农中建等数十家银行和近千家企业;参与管理各类基金100余只,规模达1000亿元。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7亿元,利润总额5.57亿元。
在不良资产处置业务方面,国厚资产主要收入来源于委托清收业务。其中,业务占比较大的是2019年9月收购的一个项目,收购成本37亿元,双方约定转让方在3年后对该笔资产回购,并按照年利率12%按年付息。期间,国厚资产对该项目进行了股权收购,截至2022年末,该项目还剩余约14.32亿投资待收回。
不良资产股权投资方面,2019年8月,国厚资产增资踩雷P2P陷入赔付危机的长安保险,合计增资16.30亿元,该公司出资10.3亿元,成为长安保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1.68%。截至2022年末,对长安保险的长期股权投资确认亏损1.47亿元,公司股权投资收入大幅下降至-1.15亿元。截至2023年5月末,对长安保险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尚无实质性进展,该项目未来仍存在较大减值风险和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
自2022年开始,公司开始发展投资类业务。2021年-2022年,该公司不良资产占比从65.36%下降至33.16%;投资类资产占比从18.26%上升至58.20%。
2022年7月,国厚资产计划斥资100亿从同华创盟和义乌枫澜手中,收购上海浦创100%股权,以实现对古井集团30%股权的收购。
联合资信认为,收购上海浦创100%股权后,国厚资产主业向投资倾斜。为收购上述股权,该公司提前收回部分债权投资;若后续股权收购完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公司资产中占比将大幅提升,占比将超过不良资产业务。由于上述重大投资金额及后续投资款金额较大,截至2023年5月末,公司尚未落实剩余投资款项,收购资金仍有较大缺口。
同时,为回笼资金提前收回债权投资,公司与债务人对原债权债务进行重组,由于部分债权投资债务人出现流动性困难,导致债权投资收入下降;加上部分资产包处置不达预期,导致不良资产处置净收益下降,2022年出现大额亏损。
截至2022年末,国厚资产营业总收入5.49 亿元,同比下降 65.33%;净利润亏损3.29亿元,相比2021年的4.11亿元大幅度下滑。
信披违规:质押借款、募集资金屡遭监管“点名”
对于资产管理AMC而言,需要大量资本用以收购处置不良资产以及化解风险,通过质押借贷、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是常见方式,监管对融资也有合规要求。
近几年来,国厚资产因募集资金使用不当、质押借款信息未披露,不止一次被监管“点名”。
因为上述债务违约、重大诉讼和资产冻结未及时进行披露等,国厚资产收到监管警示函。而因为信披不及时被监管警示,在国厚资产并非首次出现,且多次都涉及担保借款。
2020年度,国厚资产将持有的长安保险10.3亿元股权质押给云南信托、将持有的对上海浦创10亿元债权质押给万向信托,用于借款担保,但该公司均未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上述资产受限制情况;2021年6月,将持有的长安保险10.3亿元股权质押给浙江稠州商业银行,用于向其借款提供担保,也未及时履行临时披露义务。
因为这三笔借款担保信息未及时披露,国厚资产在2022年,先后收到来自上交所、深交所、证监会警示函,同时还受到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
除了信息披露问题外,国厚资产两次被证监会警示,还存在募集资金使用或管理不规范问题。2018年5月,公司存在将非募集资金,存储到募集资金专户并于当天与其余募集资金一并进行还款的情形。
另外,该公司发行的"22国厚01"债券,部分募集资金用于临时补流,未按《募集说明书》约定的期限归还。根据国厚资产披露的整改进展,截至1月2日,"22国厚01"募集资金已使用121772.80万元,尚未使用36万元,2023年9月15日国厚资产已将补流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户。
危机迫近:多家金融机构“踩雷”
据国厚资产近期披露,截止2024年1月2日,公司未能偿还到期债务金额近3亿元,涉及东莞银行、昆仑信托、铜陵农商行以及中国东方旗下上海东兴等9家债权人。
从上述几家债务情况来看,东莞银行到期金额最大,为1.20亿元;其次是昆仑信托7611.47万元,其中有6000万元为1月21日到期;公司股东上海东兴为5139.27万元;铜陵农商行借款余额7100万元,已到期600万元,另外6500万将于9月26日到期。
除债务违约外,国厚资产还涉及多起诉讼。其中,公司向万向信托借款 10亿元,到期日为2025年12月23日,由于公司出现流动性困难,并涉及了多起司法诉讼程序,账户资金和部分优质资产被查封冻结,万向信托宣布对国厚资产的10亿元贷款提前到期,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国厚资产与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存在合同纠纷,对方已提起诉讼请求冻结发行人银行存款人民币9亿元,或者查封、扣押、冻结其等额的其他财产,并已得到法院裁定。
公告显示,目前包括长安保险、国厚资本、芜湖庐澄、铜陵国厚天源、国厚投资、凤阳国厚、芜湖市城合、芜湖泰鑫浦、安徽峰置在内的多家国厚资产参控股公司股权被冻结。截至2023年9月30日,上述公司账面价值总额合计约32亿元。
除上述资产冻结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厚资产另有共计6129.96万元货币资金也被冻结。
国厚资产表示,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公司部分资产包处置不达预期,导致公司资金回收不达预期,同时公司投资的部分股权未能按照计划退出,使公司出现流动性紧张。此外,由于融资环境近几年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有息负债不断被压缩,宏观去杠杆导致公司再融资面临一定的挑战,导致公司未能按时偿还部分债务。
偿债承压:评级连续下调,将迎偿债高峰
自2022年以来,国厚资产主体评级连续遭到评级机构下调。
由于资产质量转弱、业务复杂性上升等原因,穆迪于2022年6月将国厚资产的公司家族评级从“B1”下调至“B2”,并将其本外币发行人评级从“B1”下调至“B3”,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此后,由于2022年出现大额亏损、资产流动性减弱、间接融资空间有限等多方面因素,联合资信于2023年6月将国厚资产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至AA,“19 国厚 01”的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如今,债务危机正在迫近。该公司1月3日公告,“18 国厚金融PPNOO1”、“18国厚金融PPNO02”两只债券将展期,对应余额均为3.8亿元。
联合资信称,上述情况均反应出国厚资产存在明显流动性风险。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合并口径货币资金紧张,受限资产比例过高,合并口径有息债务余额为 63.66 亿元,债务偿还压力很大。
综合以上因素,联合资信于1月8日再次下调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 ,下调债券“19国厚01”的信用等级为A ,评级展望为负面。
1月11日,国厚资产回应称,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较2023年6月跟踪评级时无明显变化,公司已对本次评级下调向评级公司提出异议。同时,将积极与债权人沟通,做好沟通工作,加强经营管理,积极筹措资金,依约兑付。
2024年,国厚资产将迎来偿债高峰。除多笔债务逾期诉讼外,将有5只存续债券到期。
截至1月12日,国厚资产仍有4只境内存续债券,存量债券规模21.62亿元;2只境外存续债券,存量债券规模1.88亿美元。其中,2024年到期债券共5只,包括将于6月27日到期"19国厚01",展期至8月17日的“18 国厚金融PPNOO1”和9月21日的“18国厚金融PPNO02”,合计9.39亿元;还有两只将于2月和6月到期的境外债,合计1.88亿美元。此外,"22国厚01"也将于今年5月9日行权。
美国游客涌向欧洲,酒店机票大涨价!但美国内航线需求黯淡
国际航线的收入增长将远远超过美国国内收入增长,这种趋势将持续到秋季。今年夏季,美国游客涌向欧洲。3日,旅游房屋租赁平台Airbnb预计,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将高于市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地区和国际旅游的反弹。但该公司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选择出国度假,其在美国国内的生意将有所失色。锤子财富2023-08-04 18:18:360000海南:支持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
买卖双方已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同意在受委托银行办理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房产交易资金优先用于清偿交易房产旧贷款。8月8日,据海南日报消息,为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作用,支持缴存人改善住房条件,进一步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依据有关通知精神,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8月7日晚发出通知,支持开展二手房“带押过户”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0000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热潮下,日企期待深入加强全产业链合作
瞄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普及,大到新能源汽车的变速箱,小到电池封装等零配件,日企纷纷希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供应链中分一杯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月中旬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中国向海外出口了9.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07%,占乘用车出口的25.4%。比较中日双方数据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锤子财富2023-11-14 14:22:530000外交部:中国没有出台禁止购买和使用苹果等外国品牌手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毛宁: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于外资企业,我们始终持开放态度。9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朝日电视台记者:有媒体报道,部分中国政府机关禁止使用苹果手机,消息是否属实?外交部也禁止使用苹果手机吗?0000中兴通讯第三季度营收下滑净利增长,发力AI大模型
前三季度,中兴通讯研发投入19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3%。10月24日早盘期间,中兴通讯(000063.SZ)股价开盘看跌。截止发稿,公司股价报26.79元/股,跌幅4.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