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2

他们的故事|还原比《繁花》更繁华的上海商业,繁花经济未来走向何方?

锤子财富2024-01-15 23:53:340
随着《繁花》的播出,也让更多人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南京路、华联、和平饭店、黄河路苔圣园等老字号身上。

“纽约的帝国大厦,从底下跑到屋顶要一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8.8秒,这就是股票,想从股票上赚钱,先要学会输”“做生意讲究的是派头、苗头、噱头”“你以为吃的是龙虾,实际上吃的是机会,一只龙虾就是一个机会”……

这些商海金句皆来自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繁花》,这部剧以男主角宝总作为主要人物切入,描绘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股市、商业零售、外贸、餐饮产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随着《繁花》的播出,也让更多人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华联、和平饭店、黄河路苔圣园等老字号身上。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实地探访这些商圈,并找到了一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入行的相关人士,听他们还原那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故事,也对这些消费产业如今的发展和转型进行了展望。

(图为永安百货,此前为华联商厦,即《繁花》中沪联商厦的原型)

比范总T恤衫更火:鞋子不试穿直接抢购

在《繁花》中,有一幕高潮戏,即做T恤衫生意的范总通过宝总将数十万件衣服铺货进入沪联商厦,通过邀请明星歌舞表演等营销方式,范总的T恤衫成为爆款。当时在上海滩做零售生意,都以进入南京路为荣,因为当时的几大百货门店都在这里,尤以华联商厦为主力。而剧中的沪联商厦原型就是华联商厦,也就是今天的永安百货。

永安其实是百年老字号,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公司开幕;1969年9月,更名为上海市第十百货商店;1988年1月8日改建完成后,商场改名为上海华联商厦(新安公司);1992年5月29日,上海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与此同时,华联股份股票发行;2005年4月28日,翻牌为永安百货;2023年9月5日,永安百货举行105周年庆典……

在华联商厦鼎盛时期,其率先安装了中央空调,1988年夏天,上海遭遇罕见高温,消费者争相到华联商厦避暑,为控制人流,华联商厦只能破天荒地发售0.3元一张的门票,成为上海百货史上罕见的趣闻。

(1999年末,胡春在华联商厦前的留影)

胡春是在1992年9月进入华联商厦工作的,坐在永安百货的会议室内,胡春向第一财经记者娓娓道来。“我现在是永安百货绅士休闲馆的经理,当时刚入职场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华联商厦营业员,一做就做了30多年。我记得1992年,华联商厦发生了很多值得纪念的事件,除了大家所知道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发行股票,对我而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超高销售额。”

胡春当时是在华联商厦1000多平方米的3楼皮具区域做营业员,主要是售卖男士皮鞋、皮具等,与如今服饰鞋类要做全品类SKU不同,当时大部分品牌都是做单品,比如做男士衬衫的就只卖男士衬衫,做领带的就只卖领带。

“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只能保障一个单品的生产,因此也造成货品相对较少的供不应求局面。也因为商品单一化,因此最初品牌工厂采取的是自产自销模式,而当时出现了我们这样的百货公司经销模式后,这些单品都集中到我们商店,客人只要来百货店,就能买到全品类商品。所以百货店生意在上世纪90年代是非常火爆的。”胡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1994年改建后的华联商厦皮鞋柜台)

那么火爆到什么程度?在《繁花》里,顾客如潮水般涌入商店来购买范总企业出品的T恤衫。这一幕在胡春看来似曾相识,甚至现实情况比剧中更为火爆。

“当时的顾客把我们皮鞋柜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主要是上海本地客人。一些身材高大的客人直接伸手越过前面的客人去抢皮鞋,还有很多客人在抢到皮鞋后根本就不试穿,直接就让我开票付款。我还提醒客人,鞋子是否要试一下?但很多客人都表示不用。他们并非不懂鞋子最好试一下这个道理,而是抢购的客人太多,如果不及时付款,他们怕商品被其他人买走了。”胡春说道。

彼时,胡春所管理的柜台中还有本土皮鞋品牌创新生产的小牛皮气垫鞋,这就好比范总的T恤衫有新型阻燃功能,一下子就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当时并没有电子付款,每一笔支付都是胡春和同事们手写单据,胡春记得那时每天就是不停地开票,因为写了无数遍,以至于到今天她仍然记得那几款畅销男鞋的价格分别是88元、98元、108元和128元。当时普通人的月薪不到200元,大部分人的月收入在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月薪400元以上属于较高收入者了。

在胡春入职的1992年,华联商厦全年引进新品种8000余种,还推出礼仪购物提货单业务,这种集中付款、分散提货的促销方式受到普遍欢迎。胡春记得那一年华联商厦还开了庆功大会,因为华联商厦1992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2024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胡春)

“《繁花》中的范总就是服装老板的综合体,他们有创新工艺,从一个单品开始做,通过宝总这样的中间商引厂进店,当时属于卖方市场,剧中范总这样的老板就是在那时挖到了第一桶金,这批老板主要来自温州、福建和浙江。30年的变迁,零售市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是买方市场,商品丰富,大家喜欢更个性化和更多样化的商品。而且零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电商冲击,实体零售的确不容易。”胡春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比起新建的大型购物中心,如今的永安百货店内客流量并不算太多,为了吸引顾客,其增加了体验式业态,包括餐饮、撸猫馆甚至密室逃脱。

“《繁花》的播出使得我们这些老字号又开始受到关注,前几天我们就接到了一些老客户的购物咨询。也有不少客人来我们店打卡拍照。我们这几年更注重国货品牌,这次也是一个机会,希望可以把本土品牌商品的销售拉动起来。”

黄河路饭店生意翻5倍

2006年夏天,40岁的吴礼鹏在黄河路盘下了四层楼,开出了老上海兴泰餐厅。在电视剧《繁花》中,这个门店的位置是一家名叫“步步高”的餐厅。

"我们简单地装修了一下,厨房都没有什么大改动。"就这样,一直想开一家大众化餐厅的吴礼鹏在黄河路扎下了根,这一开就是18年。老上海兴泰餐厅以上海菜为主,当然也推出了一些符合当下年轻人口味的融合菜。

据吴礼鹏回忆,他来黄河路做生意的时候,已经不算是黄河路的鼎盛时期了。“那个时候黄河路的餐饮业已稍有些冷清,上世纪90年代的第一批老板已经不做了。”

(2024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的吴礼鹏)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吴礼鹏感叹道:“当时我还很年轻,喜欢来黄河路吃夜宵,总是会问朋友‘要不要去黄河路聚一聚’。我们有时候会待到凌晨3、4点,那个点的黄河路依然人山人海,车都开不进来。装修风格也与现在大不相同,各种霓虹灯招牌闪烁,就如同《繁花》中呈现的场景一样。”

十几年后,吴礼鹏的身份从黄河路的食客变为了黄河路的餐厅老板。“2006年至2008年间,生意做得很平稳,2009年至2010年世博会期间生意很好,那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特别多,甚至外国友人也很多。2010年过后,黄河路的生意就慢慢变得比较平淡,2020年疫情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生意,2022年停业了6~7个月。”

直至2023年底,电视剧《繁花》的热播改变了这一切。“自从《繁花》开播,门店的顾客就开始多起来了,客流量要比以前翻5倍到6倍,从早到晚都在忙。有上海本地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有外国友人。早上8点多钟就有人来黄河路打卡,晚上我们本来是10点下班,但很多顾客都问我们能不能做一下夜宵。”

这些天,吴礼鹏也遇上了不少令他印象深刻的顾客。“许多老人家也是因为看了《繁花》电视剧,勾起了他们对经典上海菜品的回忆。红烧肉、松鼠鱼等菜品最近每天都卖爆了。昨天,有位老太太已经98岁了,专门来吃我们的蟹粉豆腐,还吃了一碗米饭。还有来自浙江的顾客专程驱车4个小时,只为来黄河路吃顿地道的上海菜。”

老上海兴泰餐厅近日也吸引了外国友人前来就餐,近日,一群来自乌克兰的食客在二楼包厢一起享用了一顿晚餐。吴礼鹏对记者表示:“外国人特别喜欢我们店较为复古的装修风格,他也喜欢爬楼梯。”

对于2024年的展望,吴礼鹏相信会比2023年更好。当然,他也意识到,《繁花》这个IP让黄河路重新走红固然是一个契机,但只有将餐厅的服务、菜品品质和差异化策略都持续做好,才能让黄河路餐饮业的火爆更持久。

(和平饭店门口,诸多游客在《繁花》海报前拍照留念)

酒店套房和套餐订满后,主题游来了

除了黄河路,这一阵子最为热闹的《繁花》打卡地当数和平饭店。这里是《繁花》主要的取景地之一,那部百年历史的老电梯承载着爷叔和宝总,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商海起伏。

剧中的宝总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长期租下和平饭店套房,和平饭店维克多西饼屋经理吴凤琳也是从那时开始入职这里的,与胡春三十年如一日在永安百货一样,她在和平饭店一干也是30多年。

(吴凤琳早些年的工作照)

11月11日对于吴凤琳而言是个特殊的日子,并不是因为双11购物节,而是因为在1991年的这一天,她入职了和平饭店,当时她被分配在宴会厅。

“那时候能在高端酒店工作是非常自豪的。我们算是相对高收入的,比如当时大家月薪在100多元~200元的时候,带我的师傅月薪已经约400元了,几年后我的月薪也有数百元。那时来和平饭店消费的客人也都是高收入者,比如在和平饭店摆宴席,当时就要500元一桌,相当于普通人几个月的薪水。那时候大部分都是欧美客源,在1991年~1993年期间,我们还接到了大型入境旅游团,他们在和平饭店穿着晚礼服举行酒会,还在装有弹簧地板的大厅跳舞,真是非常繁华的景象。”吴凤琳对第一财经记者描述道。

(2024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的吴凤琳)

在吴凤琳看来,当时和平饭店的客人就可以折射出彼时外贸生意和商业往来的景象,这些境外客人有很多都是从事外贸、外运和投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外运领域的长包房客人。就如同《繁花》剧中所展现的那样,外滩区域可以直观感受到外贸在当时的蓬勃发展。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锦江都城经典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外滩新城饭店副总经理裘红,学习餐旅企业管理专业的她于1992年毕业后,进入新城饭店工作,也是一份工作干到现在。“当时大学生是比较稀缺的,我们那时是新亚集团(后与锦江合并)的委托培训生,1992年到新城饭店后从餐厅领位员开始做,然后做到销售,再到管理岗位。”

(裘红早些年的工作照)

裘红进一步回忆道:“《繁花》有一些镜头是在我们附近拍摄的,我觉得剧情很还原当时的市场情况。比如那时候开始有一部分人做生意或在股市里赚到一些钱了,于是他们的餐饮消费就提升了,很多时候一些股民也需要场所边吃饭边讨论行情,所以我们这里和黄河路、乍浦路在上世纪90年代都是比较火爆的。我们的餐饮一天要做5档——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和夜宵,早餐流行粤式推卖,人均消费几十元。而晚餐和夜宵是非常高收益的,我们当时1楼有6~7个包间,几乎每个包间的消费都在1500元以上,甚至有一年过节,有客人的餐饮消费达到了1万元。这与剧中黄河路那些老板的阔绰消费是差不多的。”

吴凤琳也被《繁花》勾起了回忆。“王家卫导演这几年陆陆续续来和平饭店拍摄《繁花》,剧组一比一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前台,我仿佛看到了我的青春岁月。”

如今30年过去,酒店市场也不一样了,随着更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酒店市场,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酒店竞争也很激烈。在一众竞争对手中,锦江系通过并购获得了不小的市场规模,但有时会给予消费者一种"老派"感,似乎年轻人更愿意去非星级的新型酒店入住,这对锦江系酒店而言是一个挑战。

(2024年1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的裘红)

“我们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所以我们酒店从2016年开始就不挂星了,并且耗资1亿元打造翻新,3年疫情也促使我们进行数字化升级,比如引入机器人送货、自助货柜等,并通过网络平台做直播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疫情之前,我们有近80%的客源都是海外客人,但如今该比例只有10%左右。所以我们的新年目标是希望今年在国际航班进一步恢复、在部分国家签证放宽之下,能吸引更多入境游客来我们酒店。同时,借着《繁花》的热度,我们也打算推出迷你型排骨年糕等餐点,并且出一份从南京路到外滩、黄河路的城市旅游路线攻略,给住客们参考。”裘红表示。

(和平饭店内的欧式套房)

和平饭店此前已经推出了按照剧情研发的套餐和下午茶,限量供应,几乎每天都售罄,拍摄《繁花》的那间"英国套房"直到1月下旬几乎都订满了。“接下来,我们还会根据当时《繁花》在我们酒店拍摄的场景做一条导览路线。《繁花》给了我们一个‘开门红’,我们也会好好运营,希望2024年的酒店行业更加繁华。”吴凤琳说。

(文内图片摄影:任玉明,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