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类基金新发遇冰点,业内回应按比例捆绑申报传闻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证监会向国内头部基金公司下发“窗口指导”,要求优先推出权益类基金;基金公司在推出新的债基前,至少要推出4只新的股票型基金。就此,记者向部分基金公司进行核实。
一位来自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权益类与债券类产品4:1的报送,大概从2023年11月底左右就开始了。另一位头部公司人士受访称,没有收到比例限制的要求,但有在倡导优先推出权益类产品。
固收产品发行受限?
步入2024年,市场仍在3000点下的低迷中前行,基金发行市场也未见火热。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基准,在新年首个交易周(1月2日至5日),共有10只产品成立,合计发行份额为7.6亿份。而在此前十周,基金发行市场每周均有不低于200亿份的募集成绩。
具体而言,这10只新产品均为股票型基金产品,其中有8只为发起式基金,发行份额均为0.1亿元,有效认购户数均不足百人。按照发起式基金的规则,在基金募集时,发起资金提供方将认购基金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有期限将不少于3年。换言之,这些产品大多由基金公司“自掏腰包”成立。
从近三个月申报的产品来看,基金公司共计申报了176只债券类产品,占比达35.2%。可以看到,2023年固收类产品撑起基金新发市场的状态仍在延续。有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会将“固收 量化”作为2024年“开门红”竞品。
“固收类的稳健收益型产品新发,是目前震荡行情下投资者需求的真实体现。”该人士表示,通常市场行情不明朗时,对于新发基金市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基民的投资信心不足、参与新发市场的意愿自然会有所下滑,风险偏好较低的债券基金就成为主选。
不过,近来业内有传言称,证监会向国内头部基金公司下发“窗口指导”,要求优先推出权益类基金,作为重振股市和提振投资者信心行动的一部分。该消息还称,一位消息人士透露,根据要求,基金公司在推出新的债基前,至少要推出4只新的股票型基金。
“是有这个说法,现在就按照(权益类与债券类产品)4:1的比例去申报。”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标准”大概在2023年11月底左右开始,目前对他们的产品批复没有太大影响。
另一位头部公司人士则称,没有收到权益类产品和债券类产品上报的比例限制要求,不过确实有在倡导优先推出权益类产品。此外,还有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并没有收到这一指导要求。华东某基金人士告诉记者:“我们没有收到这一消息,但是从我们自己的特点和近期布局来看,权益类产品也是重点发展方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三个月内申报的497只基金产品中,共有92只获得“准生证”,其中债券型基金只有2只,而指数型、混合型、股票型基金分别为41只、36只、5只,合计占比近九成。
而目前正处于募集期的19只债券型基金,也基本属于“存货”产品,申报日期大多在2022年四季度至2023年二季度之间,其中有近七成是在2023年5月至9月获批。
权益产品占比下滑
事实上,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是近年来公募基金的发力方向,曾多次被监管提及。例如2023年8月证监会明确落实“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时,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就作为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被重点提及。
监管层曾明确指出,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等。
在这背后,是权益类基金在公募基金总资产规模中占比缩水的现状。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7日,全市场共有1.15万只基金产品,资产净值合计为27.88万亿元。按一级分类,包括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在内的权益类基金的数量为6831只,合计基金规模为6.95万亿元,占比达24.92%。
而在2023年同期,权益类基金规模占公募基金规模比例为27.95%;十年前即2014年1月7日时,这一数字为57.33%。
相比之下,债券型基金的资产净值占公募基金总资产规模的比重从十年前的11.31%升至31.63%,货币基金则从29.31%增至40.87%。也就是说,固收类基金规模如今占比已超过七成。
不过,虽然主动权益类产品近年来困于市场震荡调整、业绩承压而举步维艰,但被动型权益产品却火热一片。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7日,全部上市ETF的规模为1.9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两成有余。
“震荡市中短期行情轮动加快,注重长期投资趋势的主动股票型基金超额收益获取难度迅速提升,作为配置利器的股票型ETF能提供风格更明晰的短期配置工具,因此主动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多转向ETF投资。”华南某基金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个人投资者持续加大股票型ETF的配置力度,与政策支持、公募降费降佣、社保机构入市以及指数理念普及等多方因素的共同推动息息相关。
那么,在当下赚钱效应不佳、投资者信任度下滑的市场背景下,权益市场还有吸引力吗?在他看来,资本市场连接着资金与资产两端,汇聚社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引入源头活水,帮助投资者分享经济发展、行业成长、企业盈利的红利。“在当前位置增配国内权益资产,可以期待未来收获较好的中长期回报。”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7日,全市场共有71只基金产品(只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处于正在发行的状态;从现有公告来看,本月已确认还将有52只基金产品在排队等待发行中。
工信部重耕800MHz频段频谱资源;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纪录丨明日主题前瞻
工信部重耕800MHz频段频谱资源;2023暑期档总票房破纪录;北京经开区部署640辆自动驾驶车辆。①工信部重耕800MHz频段频谱资源持续推动我国5G高质量发展0001余承东:未来头部车企年产不到500万辆很难立足;网传海南航空严控空姐体重?公司知情人士回应;蔚来汽车:2023年Q1净亏损48亿元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华为计算: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将启动锤子财富2023-06-09 20:06:020000快递物流巨头重估中国市场:跨境电商和中企出海带来新机会
疫情以来,全球货运物流供应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第七届进博会的服务贸易展区,UPS、联邦快递、DHL等国际快递物流巨头悉数亮相,而与他们一起在这个展区参展的,还有圆通等几家被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国内快递物流企业。锤子财富2024-11-16 13:53:380000市场监管总局: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发生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深入研判低温冰冻天气、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各种潜在风险,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重大影响事件发生。2月9日,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2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以视频形式召开2024年春节和全国“两会”期间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调度会。0000前11月广义财政收支差额约7万亿,财政收支紧平衡继续|财税益侃
财政收支差额,相当大部分需要靠政府举债来弥补。今年以来的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11个月,广义财政(即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约25.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4%。广义财政支出约32.2万亿元,同比下降0.3%。广义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约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7万亿元,但明显高于前些年。锤子财富2023-12-21 20:34: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