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股价跌至年内新低,欲100%接盘格力钛加码新能源

格力电器(000651.SZ)12月20日公告,增持控股子公司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钛”)的股权,已于12月19日与12名交易对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10.1亿元受让格力钛约2.7亿股股份(约24.54%股权),将使格力电器在格力钛的持股比例增至55.01%,加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所持格力钛17.46%股权的表决权,格力电器在格力钛的表决权将增至72.47%。这表明格力电器坚决推进新能源战略,加码储能业务。
由于格力钛业务的盈利前景尚未明朗,12月20日上午,格力电器的股价跌6.33%至31.05元/股,为年内新低。如何尽快让储能业务盈利,考验着格力电器、格力钛和董明珠的智慧。
拟100%接盘格力钛
据公告,除前述12名交易对方外,格力电器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在未来十二个月内,以不超过本次交易估值,择机协议受让格力钛合计不超过3.0374亿股股份(约27.53%股权),具体受让的比例有不确定性。本次交易后,董明珠所持格力钛的股份维持不变。
格力电器表示,坚定推进实施新能源战略。经过长期深度布局,格力电器构建了包括基础器件、芯片、电容器、逆变器、控制系统、智能储能系统以及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商用及专用整车等在内的新能源产品布局,打造了从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的产业生态,并结合空调技术研发了光伏(储)直流空调及家用电器系统,建立了“光储直柔”一体化的零碳能源产品新生态。格力钛是格力电器新能源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增持将有助于加强对格力钛的管理与控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内部管理成本,落实绿色能源战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次12名交易对方包括北京普润立方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红航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杭州普润立方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冷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汽广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普润立方壹号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珠海拓金能源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创智联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珠海横琴永恒润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金石灏汭投资有限公司、芜湖远澈泉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珠海横琴子弹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格力钛成立于2009年12月30日,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销售,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动力总成和电机,电源管理系统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汽车(不含小轿车)销售。
在格力电器受让了上述12名交易对方所持格力钛的股权后,格力钛的最新股权结构为:格力电器控股比例从30.471%增至55.008%,银隆投资控股集团持股1.645%,董明珠持股17.463%,阳光人寿持股11.601%,厚铭投资持股3.846%,巴士传媒持股2.9%,达泽投资持股2.612%,兴格资本持股1.704%,银峰投资、银恒投资、现代能源创业投资各持股0.725%,星淼投资、敦承投资、红恺软件各持股0.696%、0.348%、0.002%。也就是说,格力电器接下来继续增持格力钛的余下股权,还需要与另外12名交易对方(除董明珠外)洽谈。
目前,格力钛是一家集钛酸锂电池核心材料、电池、智能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新能源产业集团,其总部在珠海,并在成都、天津、石家庄、邯郸等地有产业园。2021年10月,格力钛成为格力电器控股子公司后,经营状况好转,2022年营收25.87亿元,毛利润4.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69%、230.2%,净利润亏损19.05亿元;2023年1-6月,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23.31%,净利润亏损1.7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2.09亿元。
此次12名交易对方向格力电器转让格力钛的股权,以格力钛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41.38亿元计算。这一公司整体估值相比于格力钛的前身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曾经最高峰时的估值134亿元,已经减值了近七成。董明珠在今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曾称,银隆原大股东“挖的坑太大”。

格力钛如何盈利待解
格力电器在公告中提及风险时表示,格力钛经营情况不断好转,但其经营仍可能受原大股东公司治理及经营等原因遗留的历史因素影响。同时,格力钛需持续开拓市场、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相关投入可能也会对格力钛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果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受格力电器增持格力钛、格力钛盈利前景尚未明朗等因素影响,格力电器12月20日上午股价下跌6.33%至31.05元/股,股价创年内新低,市值减少至1748亿元,市盈率为6.65。
明年空调市场有增长压力,预计格力多元化将更迫切。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3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大幅增长,预计零售量同比增长23.2%至5735万台、零售额同比增长21%至1938亿元。由于今年的高基数,2024年中国家用空调市场将面临增长压力,预计零售量将同比减少3.5%至5534万台、零售额将同比减少5.5%至1832亿元。
光伏、储能与空调结合的“光储空”产品是格力电器着重发力的业务。格力电器海外业务相关负责人12月19日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格力“光储空“产品在中东拓展市场最新动向的照片。而董明珠12月3日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作为广东地区企业代表发表演讲,也讲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格力在减碳方面的努力。
据格力钛官微,在储能领域,格力钛已推出家庭储能系统,目前已在欧洲市场亮相和销售,覆盖芬兰、挪威、丹麦、荷兰等国家市场;还推出了城际高铁储能系统,已与中车合作,把它应用于山西大秦线路能量回收项目;此外,格力钛还推出了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此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行业报告预计,2023年全球太阳能投资首次超过石油投资,未来储能要与光伏协同发展。
高工储能董事长张小飞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一方面家电市场的成长性有限,另一方面中国要达到“双碳“目标,从光伏发电到储能都大有可为。但光伏产业面临短期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挑战,储能产业也面临类似的挑战。从全球光伏和储能市场看,欧洲已经过了快速增长期,北美还在快速成长初期,未来“出海”是中国光伏和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
王健林“四处找钱”,上海儒意22亿入场“救急”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万达,又有卖资产大动作。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万达,又有卖资产大动作。7月23日消息显示,北京万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北京万达投资”)出现股东变更,万达投资的49%股权,被转让给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儒意”)。0000日经创下新高后涨势难止,日本央行狂赚32万亿日元
国际和日本本地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配置仍有上升较大空间。日经225指数已冲破39000点,突破1989年1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8957.44),截至上周五(2月23日)收盘报39098.68,不断对日股ETF买买买的日本央行账面浮盈高达32万亿日元。锤子财富2024-02-25 22:19:130000晚间公告丨6月26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6月26日晚间,沪深两市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下是第一财经对一些重要公告的汇总,供投资者参考。【品大事】腾达建设:子公司11.27亿元台州市拿地腾达建设(600512)公告,公司子公司浙江腾达建设置业有限公司近日以11.27亿元竞得台州市路桥区一江山大道以北、飞龙湖一号小区以南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新凤鸣:计划启动泰昆石化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0001财政部:前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0923.7亿元,同比增长4.3%
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利润增速略有回升。据财政部网站9月28日消息,1-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利润增速略有回升。一、营业总收入。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43920.0亿元,同比增长4.0%。二、利润总额。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0923.7亿元,同比增长4.3%。0001上海车展揭示车市竞争格局,促汽车消费政策有望加力
4月19日至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带队赴上海重点企业现场调研,召开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研发生产情况,分析产业运行态势,研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正在进行中,作为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首个国际A级车展,热度空前。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性分水岭时刻。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