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赶超日本,从这里开始了? | 海斌访谈
去年和今年,中国制药企业的海外授权数量增长惊人。
在12月14日的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华安基金披露的报告显示,中国今年有接近30个医药项目的海外授权,超过了日本企业位居亚洲第一。中国创新药企近年在ADC领域的突破,是这一趋势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武田制药、第一三共等企业的研发、国际化,通常是中国企业观察和学习的对象。现在,在部分医药和器械领域,中国企业慢慢追上来了。过去十年间,中国医药和器械企业延揽人才、注重研发,累积的势能正在一些特定领域实现突破。“技术的壁垒消除以后,中国公司的其他优势就显现出来了。”美年健康的董事长俞熔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突破
在第五届健康中国思南峰会上,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潇表示,过往5-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医药板块虽有一些波动,但反而在倒逼行业的竞争力加强,行业研发的比例还在提高。
健康中国思南峰会关注医疗产业的创新与变革。据刘潇披露的报告,中国今年有接近30个医药项目的授权出海。授权出海,也就是中国企业将其产品的研发或者商业化等授权给跨国企业,一些企业还没有海外临床、商业化能力的时候通常采取这样的方式。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库,今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就已经有27起海外授权,涉及国内24家企业,总交易金额超124亿美元。
“我们看到数据大幅度超过了日本,已经进入了亚洲第一的位置。”刘潇说。这背后一个很大原因是中国企业在ADC领域的积极进展,“两年时间里,中国的ADC一下跳跃到全球一线的位置。”
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ADC 是通过连接子,将小分子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结合所成的药物。这类药物进入人体后,成分中的抗体可以找到肿瘤细胞的结合点,毒素则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今年的约三十项药物海外授权中,ADC大概占十项,授权金额占比也是最高的。“去年就是一个非常有节点的突破,今年我们看到持续在突破,而且进度非常快。”
在ADC热潮开启之前,广受关注的海外授权来自百济神州以及传奇生物等企业。在2021年的1月,百济神州先是将其PD-1以总交易金额22亿美元(含首付金以及里程碑付款等)授予诺华,后又于2021年12月将其肿瘤药物TIGIT抗体的美国、加拿大、欧洲多国及日本的权益转售给了诺华。传奇生物则在2017年的时候,与强生旗下的杨森签署了在研的CAR-T产品海外合作协议,从而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探索了道路。
此后的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企业都陆续实现了海外授权的突破。尽管近年来同时出现了信达等企业的海外授权被退回案例,但中国医药企业海外突破的能力还在提升。
这一点在ADC领域更为明显。
2021年的时候,荣昌生物与西雅图基因就ADC达成全球独家许可协议,荣昌生物获得的潜在收入总额高达26亿美元。今年4月份,映恩生物与BioNTech公司就两款ADC管线达成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映恩生物将获得总计1.7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望获得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在今年的8月份,映恩生物与BioNTech再度扩展了全球战略合作。
中国药企的ADC海外授权名单很长,除了映恩生物、荣昌生物之外,还包括了科伦博泰、乐普生物等。最新的大消息来自于百利天恒,该公司12月12日宣布与BMS达成最高84亿美元的潜在交易。
在全球范围内,ADC也是大热的交易标的。今年辉瑞花了大约320亿美元的价钱,将ADC龙头企业Seagen收入囊中。今年年底,第一三共和默沙东达成的ADC商业化协议的最大潜在交易金额达到220亿美元。

不再只是跟随者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有为数众多的优质药企如辉瑞等、器械企业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日本有一批世界级的制药和器械企业。日本的武田制药、第一三共等药企,富士胶片、欧姆龙、奥林巴斯等器械企业,已经在临床研究、市场拓展的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
因同属亚洲,文化更相近,日本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家观察和学习的对象,不少企业希望复刻日企的全球化之路。
第一财经记者不久前问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一个问题:中国是纺织服装、钢铁,甚至是汽车的第一制造和出口大国,那么中国如何成为医疗器械、医药这两大领域的世界工厂?
陈启宇认为这两个领域可能性都很大,但是确实需要一个过程。“你在全球市场商业化的能力和路径,是自己建营销还是把产品许可给别人,还是有能力收购一个国外公司跟他融合起来?”陈启宇举了武田的例子,“现在像武田做得比较好,它不仅仅是日本公司了,它融合了很多其他的主体。”
武田此前花费数百亿美金收购了夏尔、百特等日本之外的制药公司,从而一度成为全球十大药企中唯一的亚洲企业。
武田制药之外,最近大放异彩还有日企第一三共。第一三共不但与默沙东达成了天价授权,还与阿斯利康达成了潜在最高超过百亿美元的交易,其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好的ADC研发企业。
“ADC药物横跨化学和生物,开发成本比生物药高,确实满足了临床尚未满足的需求。“药明生物CEO陈智胜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表示,“以乳腺癌为例,这个领域已经有几十颗药,但是为什么第一三共的药被认为将来能卖200亿美元,它确实比其他药的药效好。”
中国企业是美国企业、日本企业的跟随者,但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增强,在一些领域已经逐步拉平差距。
”ADC这个板块是中国跟美国在医药行业差异最小的一个板块,这也是最有机会做到最好的板块。”陈智胜说。

如何货卖天下
中国的诊断类医疗器械的进步也令业内惊叹。
“诺辉是在甲基化的肠癌筛查领域突破。这个领域在美国已经验证过了,已经成功。中国结直肠癌高发,诺辉找到很好的突破点。现在医疗消费已经不是单单医院的场景,诺辉他们的产品消费就是居家完成的。”在思南峰会上,俞熔以诺辉健康为例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大型的医疗设备领域,国内的联影、迈瑞等进步的速度同样惊人。
美年健康是大型医疗设备的竞技场。国内企业的赶超态势十分明显,俞熔说:“几年下来怎么会比不出来呢,(设备)每天都是高通量在跑。”
为了提高疾病筛查精准度,美年健康近年来不断提升硬件设备水平。据记者了解,美年健康全国600余家体检中心拥有906台低剂量螺旋CT设备,525台核磁设备,729台X射线成像设备,4744台超声设备,550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等设备。美年健康旗下的体检分院,除了采购GPS(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的设备之外,也已经采购了几百台联影医疗的设备。
“一旦技术的壁垒消除以后,中国本土公司其他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原来是技术不如人家,体现不出来,如果技术拉平了,品质甚至还有所领先之后,别的优势就会更明显了。”俞熔说。
中国医药和器械企业的成长,同样有赖于整体医疗市场规模,支付生态以及法律法规的持续改进。
全球的医药器械企业都希望在美国市场上市,因其市场给予企业产品的定价往往很好。在思南峰会上,一位研究者表示,无论是药品还是器械,美国都是均价最高的市场,甚至比同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德国、英国的定价高得多,中国市场的药品定价约为美国市场的10%。
新药研发投资巨大,商业的高回报能给药企提供正向激励。此外,中国企业如果想出海,甚至逐步追上日本、美国企业的水平,同样有赖监管政策的改进。
陈启宇同样提到,国内医药监管体系与全球主要市场监管体系的融合、互相认同的重要性。“我们产品的品牌声誉,我们体系的可靠度会很大程度影响海外的购买决策,所以这是整个体系的问题,还不是单企业的问题。”
医药和器械的研发和生产标准统一了,企业才容易货卖天下。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对相关客户采取限制开仓、限制出金监管措施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决定对8组22名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上采取限制开仓1个月以及限制出金的监管措施。锤子财富2024-01-04 19:45:260000BC电池板块震荡走高 机构建议关注产业链机会
截至发稿,永和智控涨停,广信材料涨超16%,帝尔激光、海目星、爱旭股份、钧达股份等跟涨。9月11日,BC电池板块震荡走高,截至发稿,永和智控涨停,广信材料涨超16%,帝尔激光、海目星、爱旭股份、钧达股份等跟涨。锤子财富2023-09-11 11:01:070000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正式挂牌
7月20日上午10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正式挂牌。按照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全国各派出机构于7月20日同一时间挂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原中国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是国务院直属机构,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锤子财富2023-07-20 11:29:280000独家|雪松控股多名高管半年前被控制,或涉资金腐败案
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拿回扣、集中交易自家股票继稍早前爆出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雪松控股”)高管、齐翔腾达(002408.SZ)董事陈晖失联后,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雪松控股还有多名原高管、现高管与陈晖一同于半年前被控制,其中包括原雪松控股副总裁、雪松控股二号人物林伟龙,以及曾在集团内主管资金的头号人物谢少彬。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