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26部门力推第三个“大气十条”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日前落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在国务院新闻办11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26个部门联合制定,于11月30日由国务院印发实施。
“这是国家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他说。
十八大以来,中国连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煤源性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但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重污染仍然多发频发,产业结构偏重化工、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刘炳江说,目前,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治理还在路上,“尤其是气象问题,春天沙尘、夏天高温,冬天又有厄尔尼诺,对空气质量改善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确确实实进入了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1.6%,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7%。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同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在重点任务方面,《行动计划》提出了九项重点,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
刘炳江对记者表示,《行动计划》传承延续了“大气十条”和三年蓝天保卫战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即“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五大路径。同时明确要大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调整,“大家可以看到,交通领域的低碳绿色转型量化指标最多,这是《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
刘炳江解释说,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的年报显示,氮氧化物的排放,移动源是主要的贡献者。我国铁路运输货运量接近50亿吨,占比接近10%,而发达国家是40%,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交通领域的大气污染已到了全面治理时期。他说,未来几年的重点是货运结构调整、机动车清洁发展,非道路移动化将更加强化综合治理,成品油质量更加突出全链条监管。
在重点区域方面,以前,“大气十条”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包括47个城市。后来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共80个城市。而根据《行动计划》,扩大到82个城市。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调整得多一些,由原来‘2 26’城市调整‘2 36’城市。长三角南部的城市PM2.5基本都稳定达标,所以就剔除了。”刘炳江解释说,这是根据空气质量改善的现状,以及大气传输的特点来确定的。

未来几年,交通领域的低碳绿色转型任务艰巨。摄影/章轲
生态环境部监测发现,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及周边交界的地方,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城市,PM2.5浓度与原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几乎接近,都是45微克/立方米左右,成为污染比较突出的地区,每次污染过程发生时,这些地区都是起点,北上京唐、南下苏杭。
“根据这个特点以及多年的监测观测、气象参数和科学研究成果,把这些地区纳入进来。”刘炳江说,对这些重点区域的城市,国家支持的力度要大一些,任务压得也要重一些,能够系统、整体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任何新建、改建、扩建涉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刘炳江对记者表示,未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新建的涉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的等量或减量替代,“至于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外的地区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没有明确的法律上的要求。”
在回答记者有关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刘炳江表示,这十年我国GDP翻了一番,PM2.5下降57%。空气质量改善是明显的,GDP增长也是很好的,所以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
据生态环境部初步统计,大气污染治理直接和间接拉动投资大约4万亿元,带动GDP增长5万亿元。国家自主开发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环保装备制造、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增加了非农业就业岗位300多万个。
盘前必读丨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融券出借;广州放开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
机构指出,短期流动性风险逐步得到化解,指数具备一定的修复动能,当前机构重仓的成长行业与中小盘风格整体表现偏弱,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待修复。当地时间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0.16%,当周累计上涨0.65%;纳指跌0.36%结束六日连涨,当周累计上涨0.64%;标普500指数跌0.07%,当周累计上涨1.06%。锤子财富2024-01-30 22:21:400000拿出真金白银和干货政策!这些地方为何大建副中心城市
新兴产业在副中心城市布局,改变了它们的城市的地位,因此在省域经济中作为新兴增长极被寄予厚望。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正在加码。近日,四川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关于支持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意见》和《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锤子财富2023-11-20 22:06:510000汇集跨行业力量,助推上海养老难题解决
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海站)召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全面加速,养老这件事正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变为“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11月4日,第二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海站)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由第一财经和大家保险集团共同举办。论坛汇集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智慧,合力探索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之路,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并为缓解上海市严重的养老压力贡献力量。锤子财富2023-11-05 17:23:590000涉及成都科幻产业,全国首个城市科幻发展规划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10月22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圆满落幕,这为成都埋下一粒科幻的“火种”,也为成都的科幻产业发展打开了一个更大的世界和更广的空间。1月14日小布从成都市文产办获悉,为加快推动成都市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科幻之都结合,成都市实际市文产办、市科技局、市科协牵头拟制了《成都市科幻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锤子财富2024-01-17 10:05:49000180后成保险消费“中流砥柱”,储蓄型产品备受青睐
未来超4成消费者家庭年保险预算在10000元以上。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80后成保险消费“中流砥柱”,与此同时,未来1~2年,消费者对于储蓄型保险的购买规划明显上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