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综合业务平台将上线基差贸易业务,相关管理办法发布并实施
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将在上期综合业务平台上线基差贸易业务。
12月8日,上期所发布《上海期货交易所基差贸易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对交易所开展基差贸易业务予以明确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基差贸易业务是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基准期货合约某个时点的价格,加挂牌基差作为交收结算价格,买卖一定数量商品的现货贸易活动。其中,挂牌基差是基差交易商挂牌时确定的某一特定商品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
根据《办法》,基差贸易业务依托于上期综合业务平台(下称“平台”),通过提供每日盯市、资金结算和仓单线上交收等创新性服务,帮助现货企业运用大宗商品衍生品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
据介绍,基差交易商基于交易所公布的合同模板选择拟交易商品的品牌、品级(规格)、点价方式、交收方式等要素,并在平台上挂牌。在规定的点价期内,点价方对数量和价格进行点价。点价完成后,按照点价确定的基准期货合约成交价格加挂牌基差的方式确定基差贸易合同交收结算价。最后点价日收市前还未完成点价的,将在最后点价日收市后按照基准期货合约前一交易日结算价加挂牌基差的方式确定基差贸易合同交收结算价。
交易所对基差贸易业务采用双边结算模式,实行每日盯市和履约担保金制度,履约担保金分为交易担保金和交收担保金。点价完成后,交易所释放交易双方的交易担保金,并向线上交收的交易双方分别收取交收担保金。
在交收环节,交易所根据交易商交收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分为线上交收和线下交收两种方式。线上交收以标准仓单或延伸仓单进行交收,参与线上交收的基差交易商应当具备平台仓单交易商资格;线下交收以实物商品或以实物商品为标的的仓单进行交收,具体流程和相关责任由交易双方自行协商确定。
同时,为提升基差贸易业务的灵活性,《办法》规定,交易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在规定期间内申请将线上交收转为线下交收。
此外,《办法》还对基差贸易业务的风险管理、违约违规、异常情况、信息管理予以了明确规定。根据《办法》,交易所对基差贸易业务实行涨跌停板、持仓限额、交易限额、风险警示等风控制度;对基差交易商的盯市违约、点价违约、交收违约等违约行为以及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予以处罚。
有业内人士表示,基差贸易已经成为全球通行的贸易定价规则,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大宗商品领域。产业链企业对基差贸易实现“保供稳价”和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发迫切。
“基差贸易业务将为大宗商品行业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安全、规范的基差报价市场,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有利于促进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促进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上述业内人士称。
李云泽新年首秀,释放哪些监管信号?
内地经济发展底子厚、经济增长活力足、宏观政策空间大。作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举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香港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致辞指出,自成立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改革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努力为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奠定良好基础。0000冲刺年度GDP目标,深圳加码投资力度|湾区观察
深圳要想实现全年目标,投资是四季度值得“冲一冲”的首选发力点11月14日,深圳市举行2024年第三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共启动新开工项目276个,总投资约2160.2亿元,其中,2024年度计划投资约304.4亿元。同一天,从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传来消息,深圳开展2024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第二次调整,由450亿元调整为500亿元,调增50亿元。0000配置关键窗口期将至 外资能否迎来反转时刻?
每年1-2月和11-12月是北上资金加仓的关键时点11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0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均衡。10月,银行结售汇以及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逆差,环比分别收窄44%和66%。其中,资本项目交易中,外商直接投资资本金延续净流入格局,对外直接投资更加平稳;外资继9月净增持境内债券后,10月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加。锤子财富2023-11-16 19:46:210000社论:打造开放包容的经济内循环制度场景
需要注意到当下对于消费驱动的一些不利因素。今年的五一注定难忘。这个由调休积攒而来的5天假期,为很多旅游景点输送了滚滚人流,数亿人次出行,相信也将带来刷新纪录的消费额。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当下,汹涌的人潮、排队消费的人气,提醒我们中国经济增长要注重于消费驱动,提醒我们需做好进入消费社会的各项准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