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入医保效果如何?省钱是真,“愿意生”还需这些条件
2023年,北京、广西两省份率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了医保。国家医保局年初的相关答复也提到,会逐步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第一财经从地方了解到,北京、广西两地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落地之后,受到了不孕不育夫妇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生育费用。江苏、深圳等省市医保部门在回复民生诉求时也提出,正在研究或是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
东南大学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向第一财经表示,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核心是为了配合生育政策,满足群众的需要,有现实需求和政策意义,但这对医保而言,也隐藏了不小的支付风险,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考虑,尤其是要明确医保的责任边界和合理性、合法性。
辅助生殖入医保有助降低生育成本
今年7月1日起,北京将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正式纳入北京市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4个月之后的11月1日,广西将取卵术等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在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就诊的刘女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她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之前想来生殖门诊做检查,但觉得做“试管婴儿”价格太贵,经济上负担很大,今年知道生殖门诊可以报销之后,才定期来医院做检查和治疗。
广西一位地市级医保部门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现在很多辅助生殖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纳入医保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孕不育患者的费用问题,但并不能得出“缓解生育下降趋势”的结论。
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金牛对第一财经表示,广西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大大降低了生育成本,让想生的人群“能”生和“敢”生,有利于释放生育潜能,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是指运用医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精子和卵子)、合子(受精卵)、胚胎进行人工操作,从而达到受孕目的,主要包括人工授精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F)技术,后者也被称为“试管婴儿技术”,使用最广。
目前“试管婴儿”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不同的技术,治疗周期费用有所不同,西南证券研报显示,第一代与第二代费用均是3万元,第三代费用可高达5万到10万元。

北京市医保局相关人员曾表示,16项被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受众更广,是诊疗必须且技术更成熟的项目。其中,2项属于宫腔人工授精的项目,1项属于二代试管婴儿的项目,3项属于三代试管婴儿的项目,其余则为体外受精-胚胎等项目。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刘彦慧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试管婴儿的周期是从治疗开始的,到把胚胎放入子宫后才算一个周期,这个周期一般花费是3万~5万元之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纳入医保的话,可以减少部分费用,让有经济困难的家庭获益。但纳入医保后,尝试试管婴儿的人能否多起来,仍有待观察,原因在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仍受制于多种因素,比如男女双方的身体条件等。
上述负责人表示,因为是11月1日辅助生殖才进入医保,他所在的地市医保基金的使用量还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为辅助生殖的费用是比较高的,医保基金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居民医保基金的压力会更大,广西有几个城市居民医保基金可支撑的月数已经接近高风险区。
据《广西日报》报道,南宁市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南宁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一周内,南宁市基本医疗保险累计410人次结算相关医疗费用148.88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达91.95万元。
辅助生殖的费用还贵在非一次性支出。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辅助生殖活产率不足40%,一名成功的试管婴儿出生通常需要经过2~3个培育周期。刘彦慧表示,年龄越大,成功概率就越低,40岁以上的,一次成功的概率就很低,可能需要做2~3个周期,甚至5个周期,相关费用也水涨船高。
医保也只能解决部分培育周期的费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均限门诊,且每人最多只能报销两次,基本覆盖每名参保人两个辅助生殖移植周期的治疗费用。
提振生育意愿需“三育”成本并降
金牛表示,生育具有时期性,随着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数量减少,释放生育潜力的空间也会压缩。在疫情后,广西及时将辅助生育纳入了医保,有利于抓住窗口期和快速提振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生育成本仅是一方面,养育成本、教育成本也是其他方面的重要考量,最终是否能够收获提振生育意愿的明显效果,还需要看养育政策、教育政策、女性就业政策等一揽子的配套情况。
此外,广西不仅仅在降低生育成本方面快速响应“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也在降低养育成本方面较早迈出尝试步伐,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医育结合”普惠托育服务,建成区级—市级—县级的多层次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有效缓解家庭婴幼儿照护压力。
金牛认为,广西在全国率先做出这些表率,在氛围上已经先行一步,但广西不是孤立的存在,全国其他地区在经过论证后,也会陆续追赶,营造全国性的包容性生育文化氛围。
2022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医疗机构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作为自费项目的辅助生殖技术或将被医保覆盖。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网站公布《建议将不孕不育治疗纳入免费医疗》提案答复函,称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今年5月,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回复参保人咨询时表示,考虑到辅助生殖技术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也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社会伦理等问题,国家医保局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态度非常慎重,并加强对各地的工作指导,要求综合考虑当地医保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江苏省在国家指导下,将积极开展研究,明确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的条件、规则和程序等,在保证基金可承受、临床医疗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将符合条件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群众费用负担,支持国家积极生育政策。
辽宁省医保局也曾发文,拟于7月1日执行将胚胎培养等18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辽宁省生育保险目录。但之后8月,辽宁省医保局在回复公众留言时表示,考虑生殖类项目比较特殊,情形复杂,待遇政策制定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配套的待遇政策。
11月20日,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在《关于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0230283号提案的答复函》中称,根据国家、省医保目录管理规定,各地市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项目,深圳市并无目录调整的权限。该局已向省医保部门反馈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目录的相关诉求,并积极推动省相关政策措施出台。
(本报记者林志吟对本文亦有贡献)
数说A股|北向、杠杆11月青睐这些个股 年末最后一个月能否冲出底部?
回顾11月,沪指累计涨0.36%;展望12月,机构认为本轮A股反弹行情尚未结束,但短期内上涨动力或环比减弱。一图回顾11月A股数据>>锤子财富2023-11-30 22:34:310000乘联会:3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70.9万辆,同比增长29.5%
3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1.0万辆,同比增长31.1%,环比增长81.3%。4月9日,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68.7万辆,同比增长6.0%,环比增长52.8%;1-3月累计零售482.9万辆,同比增长13.1%。3月乘用车生产219.2万辆,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77.5%。3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8.9万辆,同比增长10.1%,环比增长68.0%。0000息差压力催生资产负债端乱象,银行存贷难题再临考验
部分新发生同期限存贷款利率出现倒挂。存贷利率进入下行通道,银行资产、负债端压力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息差承压之下,诸多乱象值得关注。一方面,负债端“高息揽储”变得更加刺眼,违规设立“拉存款”考核指标并分解到个人,对银行从业人员带来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让利实体要求叠加信贷需求不足,优质头部企业以及重点领域企业的贷款利率不断被压低,存款利率却在招标模式下维持一定刚性,加剧资金空转和套利。0000嘉兴来沪举办城市推介,“半小时高铁圈”将覆盖四大万亿级城市
目前嘉兴正在加快推进通苏嘉甬高铁、沪嘉城际、沪平盐城际等项目建设,与上海协同推进沪苏嘉城际铁路建设,确保2028年建成投运。9月7日下午,在房地产政策调整的时期,2023年嘉兴城市推介会(上海专场)向全国房企“发起了吆喝”。这场推介会以“宜居在嘉共富共享”为主题,重点推介嘉兴城市品牌形象和城市开发价值,吸引全国优质房企参与嘉兴品质城市开发建设,提升城市品质。0000春节旅游指南|出游高峰来了:如何进行“避坑”?你要知道这些
随着龙年春节来临,更多游客计划在春节出游,那么该如何规避旅游消费陷阱呢?第一财经记者进行了各方了解,并做了梳理。从“尔滨”到各地文旅局内卷,2024一开年,旅游行业就迎来火爆场面。锤子财富2024-02-08 01:15: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