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动车组产业链有多长?多领域“共链”加快推进
一组中国中车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有多少个零部件?答案是4万多个,涉及钢铁、铝型材等原材料、电子电器、信息系统、精密仪器等10多个行业,全产业链企业遍及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目前,中国中车全产业链供应商8.6万余家,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9800余家,其中民营企业约7300余家,占比74%。
产业链融通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国企带动民营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今年9月,国资委、工信部共同启动了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51家中央企业积极申报开展共链行动,涉及161个产业链方向和106场专题活动。
近段时间以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共链行动加快推进,中国化学、中国中车、南方电网、中国移动、国机集团等多家央企已陆续开展共链行动和相关项目对接活动,涉及先进化工材料、高端农业机械、移动信息等多个产业链方向。
央企发挥“链主”作用
近日,中国广核集团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宣布将会员单位从87家扩容到139家,携手5400家上下游企业促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现代化产业链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产业集群。
核电产业技术密集,几乎涵盖所有工业门类。依托“华龙一号”项目,中广核与产业链5400多家企业联合攻关,实现400多项关键设备国产化,创新应用了70多项施工新工艺、新工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电产业链的韧性和实力。
据中广核介绍,在防城港二期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中广核与中国一重合作先后攻克了M170大直径螺栓螺距加工、大尺寸厚壁径向支撑键组焊、镍基材料安全端组焊等多项技术难关;与上海电气及有关厂家共同发起成立自主化联合推进小组,顺利实现控制棒驱动机构Y型熔化环、堆芯测量仪表导向组件、液压盘车等一批设备的国产化;与江苏神通合作研发了仪表阀、安全壳隔离阀、地坑过滤器、隔膜等专用产品。
此前10月31日,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湖南株洲召开,举行49批次签约,有力推动产业链融通发展新生态加快形成,力争带动产业链“更先进”,推动产业链走向“更全面”。
中国中车董事长孙永才表示,中国中车已经在2023年10月建立了重大专项工作统筹推进机制,将举全集团之力落实共链行动。下一步,将聚焦深化拓展中央企业跨链合作、融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加强央地集群共建合作,加快实施一批引领带动效应明显的共链行动项目,切实发挥链主作用,带动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
10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化学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会上,中国化学与多个地方政府、国家重点高校、国内外相关企业等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合约,签约19项,总投资超1500亿元。
稳步推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近年来,中央企业扎实推进基础固链、技术补链、融合强链、优化塑链,带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取得积极成效。
国资委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资委先后分两批遴选出16家“链长”企业,主动在重要行业、关键领域进行布局。2022年,这些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了270余个产业链难点。
今年6月,国资委向中央企业印发的《关于开展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的通知》提出,要聚焦中央企业的产业链间协作、中央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融合,重点在供需匹配、协作配套、创新合作、资源共享、产业赋能、产融结合、央地合作等七方面形成一批示范项目;强调要重点考虑中央企业现代产业链建设和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方向。
今年9月,国资委与工信部以“共建新机制、共筑新基础、共享新成果、共创新生态、共谋新发展”为主题,启动共链行动,推动中央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聚焦主业、协调联动、互利合作。
国资委表示,中央企业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影响带动能力,应当充分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升级发展,在保障能源资源供应、畅通经济循环等关键点上聚力发力。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表示,国企民企合作的内容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融合,技术合作、产学研融合、产业链合作等新形式也都在鼓励清单上,甚至成为下一阶段混改的新重点。
11月8日,2023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项目推介会举行,394个项目集中亮相。这些项目聚焦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既有发挥产业带动性的央企项目,也有发挥配套作用的民营项目;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认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从三个关键点着手,包括加快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尤其要加强区域布局,形成能够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一些可替代方案。
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将切实发挥中央企业在产业基础和需求牵引方面的优势,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一方面,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国资委将指导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强链补链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中国装备、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资委将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链领军企业。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上市交易表现如何?记者观察
专家表示,和此前30年期特别国债上市交易首日的短期波动幅度相比,本次20年期特别国债首个交易日走势整体较为平稳。29日,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始上市交易。上市首日交易整体平稳,前来咨询的投资者数量增多。记者在证券营业部看到,开盘之后就有投资者专门到营业部开户,咨询特别国债的投资途径。0000光伏产能过剩、组件跌价近8成,为何还有企业要扩产?
产能大浪淘沙,一大批新晋“淘金者”和二三线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有着“世界绿色硅都”之称的内蒙古包头市,当地部分光伏制造企业近日刚经历了一波轮流检修停电。锤子财富2023-06-29 20:38:430000前瞻:美一季度GDP或大幅放缓?美联储加息悬念再起波澜
加息天平再次发生波动。当地时间周四,美国将公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经历了年初短暂强势后,多项经济指标从2月开始出现波动,普遍预期上季度美国经济将放缓。对于美联储而言,银行业影响的不确定性和通胀压力让政策选择陷入两难境地,加息预期再次出现波动,悬念或保留到最后一刻。经济或超预期放缓锤子财富2023-04-27 08:47:480000收盘丨沪指微跌0.06% 房地产板块走强
7月2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06%,深证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35%。7月21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06%,深证成指跌0.06%,创业板指涨0.35%。Wind数据显示,总体上个股涨少跌多,两市2800只个股下跌。盘面上,房地产板块走强,荣盛发展、大龙地产等多股涨停,华远地产、华夏幸福等涨幅居前。锤子财富2023-07-21 15:41:470000深交所:调整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样本股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决定于2023年6月12日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根据指数编制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决定于2023年6月12日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部分指数样本股调整名单见下表,其他深证指数样本股调整名单参见国证指数网(www.cnindex.com.cn)。锤子财富2023-05-29 09:39: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