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故事里有没有“科学含量”?
科学外史II(23)
在最近一部极富魔幻色彩、口味很重的影片《伯爵》(El Conde,2023)中,著名的历史人物、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将军(A. Pinochet),被描绘成一个500岁的吸血鬼,而他的吸血鬼亲戚中,甚至出现了已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吸血鬼是西方文艺中一个常见的主题,仅我个人收藏的相关影视作品就不下百部。这些作品中的吸血鬼通常都是邪恶的反面角色,但我最喜欢的一部吸血鬼电影《唯爱永生》(Only Lovers Left Alive,2013),却将两个吸血鬼描绘成令人欣赏同情的“文艺老年”。对中国观众而言,最著名的吸血鬼电影估计当数《惊情四百年》(Bram Stoker's Dracula,1992),或许还有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暮光之城》系列(The Twilight Saga,2008~2012)。

我以前在选书、选影片时,一直故意回避吸血鬼这个主题,那时我觉得这样的主题根本没有意义。但没想到的是,我虽躲着吸血鬼,吸血鬼却不时来找我——电影中诸如《刀锋战士》系列(Blade,1998~2004)、《黑夜传说》系列(Underworld,2003~2016)等,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如今我已经变得相当宽容,甚至收集了一些论述吸血鬼历史的著作。
现在据我看来,吸血鬼在西方文化中,似乎是一个类似亚瑟王、罗宾汉这样的主题,有某个相对固定的起源故事——真假当然不必计较,但完全可以在这个主题下随意发挥,建构各种新的故事。
吸血鬼的标准特征
下面这些吸血鬼的共同特征,在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成为约定的套路:
吸血鬼可以永生,往往有某些超能力。它们以吸饮人类鲜血为生,长着獠牙和尖而长的指爪。它们经常化身为俊男倩女。
通常刀剑和枪弹只能使吸血鬼受伤(伤口会快速愈合),但杀不死它们。
吸血鬼怕见阳光,阳光会让它们受伤乃至死亡。吸血鬼没有影子。
吸血鬼害怕银子和大蒜。用木锥刺破它们的心脏可以杀死吸血鬼。
吸血鬼经常与人类为敌,尽管也有对人类友好的吸血鬼。
被吸血鬼咬过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
吸血鬼故事经常和一个叫做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的地区联系在一起。该地区在今罗马尼亚,位于喀尔巴阡山脉,历史上曾属于罗马帝国行省,又曾臣属奥斯曼帝国,后来成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特兰西瓦尼亚这个地名在吸血鬼故事中具有符号意义,还可以变化使用,例如在以未来星际航行为背景的幻想影片中,就变成“喀尔巴阡星系”中的“特兰西瓦尼亚行星”。

吸血鬼的故事又经常和一个名叫德古拉(Dracula)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此人原是斯托克(B. Stoker)的小说《德古拉》(Dracula)中的吸血鬼之王。其原型则是多瑙河畔瓦拉几亚公国(Valachie)的武拉德四世(Vlad IV),他曾击败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暴君,德古拉就是他的外号,意思是“魔鬼”。以影片《惊情四百年》为例,其中所述德古拉故事如下:
德古拉是特兰西瓦尼亚的伯爵,领兵出城与土耳其人作战,将新婚爱妻留在城中。土耳其人为动摇城中军心,谎称伯爵已战死,其妻信以为真,自杀殉情。伯爵战胜归来,惊闻爱妻已死,痛不欲生。城中教士却表示:自杀违背教义,她不能得到教会的祝福。伯爵闻之悲愤已极,怒火上冲于天,遂发誓从此要与教会为敌,于是他变成永生的吸血鬼之王。
吸血鬼故事中往往还会出现另一个重要人物——范·海辛教授(Van Helsing),他专门追杀吸血鬼。有时他甚至成为吸血鬼故事中的主角,比如在影片《范海辛》(Van Helsin,2004)中就是如此。
吸血鬼故事的文学起源
关于“吸血鬼”(vampire)这一名称的起源也是扑朔迷离。有一个来自斯拉夫语的词vrykolakas,意思是“狼人”,16世纪关于“狼人”的传说已遍及欧洲。传说“狼人”可以在月圆之夜变成狼的形状(这一点后来的影视作品非常喜欢借用),到17世纪末,出现了关于“狼人”死后可以变成吸血鬼的传说,西里西亚、波西米亚、波兰、匈牙利、摩尔达维亚、俄罗斯、希腊等地,到处都出现了关于吸血鬼的传说。这些传说又传入西欧,不过当时还未有“吸血鬼”这个词。
进入18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关于吸血鬼案例的官方报告。据说在一份1725年的德语吸血鬼案件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今天的“吸血鬼”一词。在出现一系列报告之后,吸血鬼传说进入上层社会的视野,关于吸血鬼传说的争议和论战开始形成著作和论文。例如1732年斯托克(C. Stock)写了《论吸血鬼的尸体》,次年佐普(J. H. Zopf)写了《论塞尔维亚的吸血鬼》。
教会人士通常否认吸血鬼的存在,例如,以注释《圣经》而颇负盛名的修道院院长卡梅(A. Calmet),写了两卷本的著作于1746年在巴黎出版,此外如佛罗伦萨大主教达万扎蒂(G. Davanzati)1774年出版了《论吸血鬼》,教皇本笃十四世(Benoti XIV)的著作中也花了不少篇幅谈论吸血鬼。卡梅的本意,当然也是驳斥关于吸血鬼的迷信和传说,但他的书中充斥着吸血鬼的案例和轶事,客观上产生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在18世纪开始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诗人开始塑造迷人的女吸血鬼形象,如柯勒律治的《克里斯特贝尔》、济慈的《无情美人》,都有这样的吸血鬼形象。而在波德莱尔的《吸血鬼的变形》中,则是堕落的女花痴。这些女吸血鬼美丽而神秘,让男人们禁不住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吸血鬼成为西方现代文艺的灵感源泉,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小说《德古拉》的作者斯托克。这部小说为吸血鬼形象翻开了新的一页,吸血鬼能够成为流行的现代神话,《德古拉》实有奠基之功,它启发了此后许多作品的灵感。
吸血鬼可能的科学史
不得不承认,在吸血鬼的一系列标准特征中,“科学含量”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迄今为止这尚未让吸血鬼主题进入正统的科学史研究范畴。不过考虑到现代科学在早期阶段的“血统”并没有像人们现在通常以为的那么纯洁,如果要想象吸血鬼可能的科学史,人们还是有两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一是在已经出现的、鱼龙混杂的关于吸血鬼事件的大量非虚构报道中,设法证认出能够得到史学界或科学界认可的事例。如果出现了这样的事例,那么吸血鬼进入科学史研究范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是关注当下基因编辑、基因改造等方面的危险现状。其实在现代基因技术面前,搞出具有吸血鬼特征的某种生物(甚至人类),可能性已经相当大了,目前只是碍于人类已有的伦理道德戒律,尚未出现这样的公开事例而已。况且,成为一个吸血鬼,在眼下的社会中尚无任何可见的商业价值。但是,某些科学狂人的奇情异想,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冒出来。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时隔4年零4个月再访华!日本经济界寻路中国
此次日本经济界代表规模约为180人。“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热闹的场景了。”23日晚的北京寒风凛冽,但阻挡不了中日经济界火热的面对面交流。由日中经济协会和经团联、日本商工会议所等组成的日本经济界代表团于1月23至26日对中国开启为期4天的访问。1975年来,日本经济界代表团每年都会对中国进行访问。但受疫情影响,2019年秋季后便停止。此次也是时隔4年零4个月后,日本经济界代表团再度访问中国。锤子财富2024-01-24 21:08:020000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有关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项目建设。9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0000华尔街到陆家嘴精选|美欧日货币政策前瞻;巴菲特发日元债看多日股?;台积电、奈飞业绩超预期但股价下挫
标普与纳指五连跌,联储官员称今年仍可能加息;伯克希尔·哈撒韦发日元债筹集了2633亿日元;波音计划到2030年在亚洲推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业务。①标普与纳指五连跌联储官员称今年仍可能加息0000从历史新高暴跌超100美元!黄金还有机会吗
美元的走势将主导黄金走势,美元指数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强势。黄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资产类别之一,过去一年金价一度从每盎司1600美元附近飙升至2000美元以上,5月初突破2085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近期随着美元指数反弹,金价持续回调幅度超过100美元,跌至1960美元以下。这是短线回调,还是趋势性逆转?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消费者的金饰购买动能、黄金ETF投资等将如何影响金价?暴涨后获利了结锤子财富2023-05-21 21:05:220000借势消费电子品上新,信用卡存量时代寻新出口
存量经营阶段,最重要的要留住能够贡献价值的用户。“Apple官网购iPhone系列抢首发”“至高享24期”“0分期利率”......苹果公司的新品发布会刚刚举行完毕,华为与苹果两家公司“正面交锋”,记者注意到,在这两场发布会举行之前,就已有信用卡机构加入“战场”,提前预热消费电子领域。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