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49

光伏治沙兴起,专家提醒仍需重视接网、消纳和生态问题

锤子财富2023-11-06 10:59:480
国家将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评价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研究出台光伏治沙等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等标准规范。

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上,成片的光伏板连结成“蓝色海洋”,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铠甲”。光伏板下绿草如茵,时而有羊群在吃草、栖息。

“国家电投通辽发电总厂是已经投产发电38年的老火电企业。近年来,我们探索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新途径,治灰治沙,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电投通辽发电总厂总经理孙文说。

扬尘治理一直是困扰通辽发电总厂的难题。2019年,该厂在荒芜废弃的贮灰场上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覆土360多万平方米,播撒草籽80多万平方米,种植苜蓿等植物,蒿草、灰菜、芦苇等野生植物也大量生长。

经测算,这座光伏电站每年可向社会贡献清洁电力10.1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8万余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1万余吨、氮氧化物约800吨、二氧化硫约600吨,减少排放烟尘约100吨、灰渣3万余吨。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牧羊,让沙海“披绿添金”的模式,正在多地推广应用。

引导沙区转方式调结构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在沙区蓬勃兴起,快速发展。”在11月5日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光伏治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长孙国吉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此前公开表示,探索光伏治沙等产业治沙新路径,提升沙区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引导沙区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积极培育一批沙区特色产业、重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成立大会上,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丰介绍,截至目前,国家电投共完成光伏治沙项目共8个,治沙面积4.4万余亩,筹备开工光伏治沙项目11个,治沙面积83.8万亩。

国家电投北京公司于2012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建成全国首个“光伏 治沙 农牧产业”电站。经过多年治理,植被覆盖率由8%提高至77%,治理面积累计超过万亩。2017年,经国家发改委推荐,国家电投北京公司参加了在肯尼亚举办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并作主旨演讲,“磴口光伏治沙模式”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

“光伏治沙是一个有极大潜力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国际产业生态学会主席徐明也在成立大会上说。

光伏治沙具有生态、经济和减碳三方面效益。摄影/章轲

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新能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大力推广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支持在石漠化、荒漠化土地以及采煤沉陷区等矿区开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效益的新能源项目。

《实施方案》介绍,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

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2021年10月份,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4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主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拉开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序幕。

“借光治沙”让大漠生金

据亿利洁能(600277.SH)介绍,已经“将发展治沙光伏作为公司未来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依托控股股东亿利集团多年治沙成果储备的大量土地资源,结合现有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运维经验技术积累等优势,具备发展大规模光伏治沙项目的基础条件。计划在黄河几字湾区域实施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布局光伏治沙业务投资运营。

由三峡能源和亿利洁能联合投资建设的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光伏组件安装,3座升压站已具备投运条件,项目基本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

青海省海南州沙化土地面积3617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占全海南州面积的8.13%,是青海省沙化面积较多、治理难度较大、生态保护任务最艰巨的区域。

内蒙古某地的光伏板满山遍野铺开。摄影/章轲

青海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以来,海南州依托光伏园区植被恢复的牧草地,形成“牧光互促”的光伏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有效带动了周边养殖产业发展。根据草地监测数据,按照规划园区内草场70%可利用率测算,年产草量可达11.8万吨,能满足养殖近8万头羊饲草需求,按每年出栏55%计,可增收6000万元。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腾格里沙漠风光基地二期200万千瓦光伏项目10月24日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为典型的风积沙地,建设规模200万千瓦,占地面积约6万亩,相当于5600个足球场大小,配套建设2座升压站、1座储能电站。

据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常占丁介绍,项目建成并网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9.6亿度,节约120.7万吨标准煤,可满足33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该项目一期治沙范围超过2.6万亩。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2023年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揭榜挂帅项目“光伏下沙化土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项目近日启动。该项目由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大学等共同实施。

仍需重视消纳和生态问题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0年以来连续4个监测期实现净缩减,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三北工程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项目,有利于加强土地、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资源综合利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加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水平的同时,获取显著生态、经济和减碳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在今天(6日)召开的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有关专家介绍,光伏治沙具有生态、经济和减碳三方面效益:

生态效益突出。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位一体循环发展模式,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系统保护和修复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新能源与生态融合发展、友好发展。

经济效益显著。发挥西部北部地区风光资源优势和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未利用土地优势,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通过输电通道送到东中部地区,既能够实现西部和东中部地区在土地资源、绿色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又能够促投资、稳增长,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减碳效益明显。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大型基地项目,既有利于推动风电光伏大规模、高水平发展,还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的绿色电力支撑,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11月6日,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现场。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随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项目的陆续上马,建设、施工和运营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问题也引起各方重视。沙漠、戈壁、荒漠属于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应严格限制、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有环保专家说。

上述《实施方案》也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评价新能源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研究出台光伏治沙等生态修复类新能源项目设计、施工、运维等标准规范。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专家朱源日前在解读《“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时介绍,为应对“十四五”期间可能出现的新任务,生态环境部门已进行了提前谋划和部署。

他举例说,我国宣布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为此,要研究制定风电、光伏、地热等行业和项目环评管理政策及要求,避免在鸟类等野生动物重要生境和迁徙通道布局,推动非化石能源规划和项目绿色发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