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建设加速,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超2000亿
当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数字政务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由此也带来可观的市场机会。
据IDC研究数据,2021年中国数字政府整体市场规模达1235亿元。在“十四五”及数字政府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到2026年超过20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在近日于深圳举行的2023世界数字城市大会·数字政务发展论坛上,国脉集团首席研究员杨冰之发言提到,截至2023年5月底,全国已有21个省份公开发布27项数字政府专项政策文件,数字政务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建设重点也从“建系统”转向“谋场景”,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牵引”,从“重视建设规模”转向“注重场景效果”。
杨冰之认为,数字政府发展的新阶段是“数据与智能双驱动”,技术及其创新力仍是当前数字政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第一推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价值的作用,这种力量还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跻身超大城市的行列,超大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带动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超大城市在带来新产品、新设施、新业态、新活力的同时,也给城市安全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风险。如何加快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电信股份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林梅在上述论坛上发言指出,只有创建更好的应用服务才能实现数据的有效汇聚,通过新技术赋能业务管理创新。
李林梅以“@深圳-民意速办”平台举例说,该平台不仅是技术创新,更代表政府职能的变革和治理方式的转型。一体化平台嵌入数字深圳,融入数字深圳大循环,可以让各项工作更加有效、有感、有成果。
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如何让数字资源赋能数字治理,实现有效利用带来更多价值?深圳市龙华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庆奇在论坛上分享道,首先要将数据“汇起来”,构建统一的数字底座,透过三位一体数据底座,打通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其次是精益求精,建立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技术(保障),确保数据安全。最后是有效利用数据,助力全流程效率提升,打造“用得好、说得清、看得明、建得快、跑得稳”的数据治理平台,推动数据流通,实现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
数字政务建设也不乏诸多现实挑战,比如,数字化治理理念待提升,数据共享难度大,安全挑战激增等。中国机械设备成套工程协会会长、工信部政府采购中心原主任白会宜在上述论坛致辞称,下一步各方应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挖掘数据潜能,发挥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开创数字政务建设新局面。
光伏产能过剩与融资热矛盾的背后:“不扩产就等着被超越”
左手是产能过剩,右手是继续融资扩产,这种看似矛盾的背后,光伏企业打的什么“算盘”?刚刚过去的2022年,光伏装机量创下历史新高。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欧洲太阳能行业协会SolarPowerEurope报告预测,2023年有望成为另一个的光伏“繁荣年”,全年预计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341GW,同比增速在43%左右。锤子财富2023-07-13 21:12:100000南昌:推进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省内“一体化”政策
省内其他城市的缴存职工在南昌市行政区域内购买住房申请贷款时,申请的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等享有南昌市缴存职工个人住房贷款同等待遇。8月7日消息,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推进实施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省内“一体化”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省内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职工,在南昌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购买住房的,可向南昌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锤子财富2023-08-07 19:57:410000近期部分地区疫情缓慢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这三部分人群
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个别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五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增多。与此同时,大家对新冠的关注仍然较多。如今,新冠疫情的整体形势如何?随着大部分人群感染后抗体水平降低,疫情未来发展有什么趋势?在26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给出解答。锤子财富2023-04-26 17:51:490000孟晚舟:预计AI算力到2030年将增长500倍;罚款80万元!网红自嗨锅“侮辱死者”被从重处罚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孟晚舟:预计AI算力到2030年将增长500倍0000一财社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措施
要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州召开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现场会(下称“现场会”)。会议要求:各地要抓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地方实施意见及配套办法;要抓项目开工,对第一批已经确定的项目倒排工期,确保按时开工,如期交付;要抓第二批项目筹备,加快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