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促进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7日发布《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其中提出,202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呈现一系列新进展、新变化。
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制度基础更加完善,本外币政策协同强化,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以规避货币错配风险的内生动力增强。2022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18.2%。2023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提升。境内银行境外贷款、境外机构境内债券发行等政策相继出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末,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债务证券存量为1733亿美元,排名升至第7位,同比提升2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2022年末,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3.91%,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排名第三。2023年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占比为5.8%,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排名上升至第二。
离岸人民币市场交易更加活跃。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香港金管局)签署常备互换协议,并扩大资金互换规模,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2022年以来,先后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行,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持续优化。2022年末,主要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余额约1.5万亿元,重回历史高位。国际清算银行(BIS)2022年调查显示,近三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制度和基础设施安排,加快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深化双边货币合作,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升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国家医保局再提中医药传承创新丨明日主题前瞻
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国家医保局再提中医药传承创新;今年将适度超前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投资。①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0000一季度工程建筑新签项目金额同比增12倍,东湖高新涨超3%
公告称,一季度,工程建筑新签项目23个,金额63.67亿元,同比增长1222.2%。4月18日,东湖高新高开,截至发稿,该股涨超3%,报6.09元。锤子财富2023-04-18 10:16:130000地方政府、国企拖欠企业账款,国常会定下这几条解决方案
国常会要求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着力构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拖欠企业账款老问题受到中央重视。近期不少省份公开的去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中,揪出部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等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比如河南审计报告显示,地方政府和国企等新增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95.63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