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迈入新阶段 资管行业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当前,上海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聚集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保险、票据、信托等各类市场,为金融资产特别是人民币资产高效配置提供了良好平台。
与此同时,上海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也不断更新,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不断落地。包括QFLP/QDLP试点可投范围和外汇管理新政拓展、本外币一体化等跨境投资的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持续优化业务功能、上证所和中证指数的交易体系和估值品类不断发展完善;同时,新增“互换通”、“ETF通”等互联互通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措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加速。
具备对外开放和金融要素市场完备两大天然优势,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的必由之路。
站在当前时点,回顾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为全球资管中心建设迈向更高台阶、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不断升级提供路径。10月12日,在2023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上海全球资管中心建设、资管行业发展历程,热议挑战与机遇。
回顾成果:“两个集聚”、“两个活跃”
作为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备的我国城市之一,上海的资管行业从发展之初便与股票、债券、货币、外汇、保险、信托等金融种类深度融合,彼此促进。在各类金融要素高度齐全的条件下,上海全球资管中心成立至今便大步向前迈进,推动资管行业向着对外开放纵深发展。
“近年来,上海着力推进资管行业发展,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主要体现为‘两个集聚’和‘两个活跃’。”上海市副市长解冬总结道,包括资金和外资机构聚集,以及产品创新和行业交流活跃。
从数据来看,当前,上海资管总规模占全国近1/3,而其中的保险资管、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占到全国近1/2,私募基金规模超5.2万亿元,居全国首位;拥有持牌资管机构将近200多家,目前国内仅有的6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基金都落户在上海,5家合资银行理财公司也都落户在上海,在中基协备案的PFM管理人中,其中80%也都落户在上海,还有将近89家和62家国际知名资管机构在参与QFLP和QDLP试点工作。
除此之外,4只公募基金REITs项目已经上市,盘活资金超50亿元;在沪资管机构发行首批碳中和ETF、规模合计40亿元;张江自主创新50ETF在促进金融和科创联动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纳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城市,养老理财产品的存续余额在上海也超过百亿元。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刘宾也介绍称,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共有公募基金管理人72家,目前管理规模是10.44万亿,全国占比分别是46%和38%,上海私募基金管理人目前有4000余家,管理规模是5.24万亿,全国占比分别是18%和34%。除此之外,上海的专业服务机构数量也位居全国的前列,包括基金销售机构目前有76家,托管机构有12家,基金支付机构有7家。
“两个活跃”、“两个聚集”的显著进展,离不开各家金融监管机构的托举,护航资管行业生态链条健康运行。在刘宾看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持续强化证券基金资管业务的监管,能更好地服务证券基金资管机构在上海的经营和展业。从结果上来看,上海资管机构集聚态势明显,使得业务生态链条更加完善;行业内外优势互补,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资管机构目前发展稳健,功能持续的发挥。
显著的聚集效应是上海资管行业推动对外开放的“放大器”,公募基金加速发展,其中的外资机构表现突出。截至2023年8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有157家管理人。公募基金产品已经超过了1万只,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8万亿元,成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领头羊,达到了13.52万亿元,已经占到资管行业规模的47.67%。其中,有8家已获得基本养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管理人的资格;贝莱德、富达诺、冠麦、圣诺德(音)等九家机构已经获批设立全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资管行业的对外开放为外资机构提供发展的舞台,各家机构在其中大显身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秘书长陈春艳在发言中称,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参与我国资本市场,有利于丰富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类型,有利于促进行业在资产管理的模式、投资理念、投资策略和合规风控方面创新和探索。
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共有外资股权管理人321家,其中,有35家是外商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人,其中有29家落户上海。最新发布的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名录也显示,到今年8月末全市场共有144家基金管理机构,其中境外的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占比约30%,达到48家,贝莱德、路博迈、施罗德等知名基金公司已经在华设立外资独资控股基金。
热议发展:服务实体、借助科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在此背景下,上海如何继续抓住机遇推动全球资管中心往纵深发展、资管行业如何继续焕发活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对于当前资管行业存在的问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全球资管市场2022年之前走势一路向上,但去年下跌了13%。一是因为经济不好导致的金额下跌,另外新增资金来源乏力。全球资管市场面临着重大转折。中国资管市场去年整体处于停滞状态,与各类大类资产表现不佳有密切关系。“与债市不好、股市有问题,以及人民币汇率下跌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在经济基本面中找到原因。”李扬说。
当前资管行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业内人士认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银行行长刘金从人民币的角度提出,纵观全球资管行业发展的历程,大部分资管中心的形成和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密切相关。人民币当前在跨境使用国际支付、国际储备方面的国际地位越来越突出,但人民币贸易向下结余资金的投资渠道还不多,还有待继续拓展。
解冬在发言中称,上海将加快建设更多联通国际的功能性平台,在跨境投资、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先行先试。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既是上海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
具体举措上,业内人士从服务实体经济、借助科技力量、深化绿色金融等方面给出建议。
李扬称,资管行业在中国是完善金融体系的有效路径,但狭义的资管行业由于受制于整个法治框架的影响,所以它的发展肯定是不平凡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我们放开眼界,打开各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大力地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资产管理行业就有了新的天地。
解冬称,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更多境内外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到上海、长三角投资科创企业;同时,坚持发展绿色金融,构建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局长王俊寿也给出方向。他提出,做好资管行业应该树立三个理念:一是以人为本,重点是把握好“三性”——展业的适当性、核算的真实性、信披的完整性。二是长期主义,要实现从追求短期利润向认同长期价值的转变。三是守正创新,监管要举起守正的旗子,铺好道路、竖好篱笆,让各类机构走好创新的路子。
二手房指导价两年后,最后的“高地”正慢慢淡出
二手房参考价的时代正逐渐成为过去。4月20日下午,关于深圳二手房指导价的消息在朋友圈“炸街”。具体为:1、参考价不调整;2、银行核定房价以网签备案价和评估价孰低为准,参考价仅作参考;3、即日起执行。对于上述消息,第一财经同时向深圳两家大行的内部人员求证,均表示“没有听说政策变动”,“还没看到正式文件”。锤子财富2023-04-21 11:18:400000WTO总干事连任!谈特朗普2.0关税、供应链和新型补贴
伊维拉连任,无法绕过的问题即为可能出现的特朗普2.0关税政策。当地时间29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世贸组织(WTO)方面获知,WTO成员同意现任总干事伊维拉连任。她的第二个四年任期在当天的WTO总理事会特别会议上获得批准,将于2025年9月1日开始。锤子财富2024-12-09 01:50:530000AIGC在游戏行业落地如何了?目前是“简单外挂”,降本增效还很难
“生成式AI在游戏行业不至于是噱头,这是大的共识,但离大众想象中那么好肯定是有距离的。”在2023年初AIGC开始被大众所认知的时候,游戏领域的股票一片飘红,AIGC被认为可以赋能游戏制作的各个环节,游戏板块(BK1046)从2023年初的800左右到2023年中翻倍至1600左右。锤子财富2024-06-28 16:43:410000易莫珀利亚集团:进军中国沥青市场,扩大全球业务版图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对沥青的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而易莫珀利亚集团EmporiaGroup作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石油沥青股份公司GazpromneftBitumenMaterialsLLC的合作伙伴,是俄罗斯最大的对华沥青出口商,该集团正在加速布局中国沥青市场,以进一步扩大其全球业务版图。锤子财富2024-01-26 14:12:210001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今起RCEP协定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多地明确高考生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商务部:半导体是中美会谈时中方提出的重点问题6月1日,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美方《芯片与科学法》等半导体产业政策和出口管制是中方重要经贸关切,也是王文涛部长与美方会谈中提出的重点问题。双方就此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同意后续继续开展讨论。工信部推动六方面转型加快工业绿色发展锤子财富2023-06-02 06:47: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