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结婚人数392.8万对 甜蜜经济大幅升温
近年来,全国结婚人数持续下降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以来,我国结婚人数有何变化?
民政部网站近期的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为392.8万对。其中,第2季度(4-6月份)全国结婚登记178.1万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为373.2万对,因此今年上半年我国结婚人数同比增加了19.6万对。
值得注意的是,从全年数据来看,2013年达到1346.9万对的最高峰后,结婚人数连续9年下降。这其中,2019年我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则跌破了700万对大关。从数据来看,2022年结婚登记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80.3万对,下降10.5%。
在专家看来,今年上半年结婚人数的增加,与2022年第四季度受疫情等因素,一部分人推迟到今年上半年结婚有关,导致了今年上半年结婚人数小幅上升。
相比结婚登记,包括婚宴在内的婚庆经济受延迟效应影响更加明显。例如,有不少人在去年乃至更早之前已经登记结婚,但到今年才补办婚宴。今年以来,婚庆经济出现明显回暖,婚宴酒店“一席难求”,婚纱摄影迎来“爆单”,甜蜜经济持续升温。
“今年上半年我都参加了好几场婚礼。”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今年婚庆经济大幅回暖,婚庆经济也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酒店、车辆、婚庆公司等相关行业。
“甜蜜经济”升温的热潮带动了婚礼策划、摄影摄像、婚宴酒店、婚宴用品、黄金珠宝、鲜花蛋糕等婚庆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火热。在北京工作、今年结婚的吴慧(化名)说,今年去拍婚纱照的时候有好多人去拍,婚纱摄影店的生意十分火爆。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23年5月,婚宴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285%,婚纱摄影搜索量同比上涨126%。今年7月4日,美团发布2023年结婚行业新洞察。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结婚行业供需两端回暖显著,广东、江苏、山东是结婚消费最活跃的三个省份,平台上收录的婚纱摄影店、婚宴商户数持续增长。
人口专家、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说,近年来,我国倡导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积极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各种暖心举措,为年轻人婚恋创造更好的氛围,接下来仍要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其中,目前一些地方也开始奖励结婚,虽然发放的钱不多,但对于鼓励年轻人结婚仍然有象征性的积极意义。比如,浙江省常山县出台的措施提出,对于在该县双方均为初次结婚登记且女方年龄在25周岁及以下的夫妇(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将给予1000元的奖励。今年4月,浙江绍兴市上虞区推出13条优化生育政策,包括“对每对在上虞区登记结婚的夫妇给予价值1000元的礼包”。
在婚姻登记管理领域,今年扩大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范围由7个省份扩大到21个省份,覆盖了我国总人口的78.5%。
李学用:奇瑞不会放弃燃油车,未来两年中国品牌将只剩3~5家
李学用认为,中国幅员辽阔,燃油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奇瑞和捷途将会长期坚持燃油车,并发展以混动为核心的新能源化。星纪元和iCAR是以纯电为主,但也不排除将来推出混动等其它动力总成,这样来奇瑞集团的四大品牌都能够逐步实现新能源化。”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说到。00008月寿险保费环比降两成,多家险企转战“开门红”
业内普遍预计9月新单业务仍将延续压力。一如市场所料,传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在8月正式从3.5%时代走入3.0%时代之后,单月保费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幅。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8月人身险公司经营情况表数据显示,8月寿险保费收入较7月环比下跌约两成。业内普遍预计9月新单业务仍将延续压力。锤子财富2023-09-27 21:55:470000长城调整新能源车战术,哈弗能否再造SUV神话?
李瑞峰表示,汽车质量竞争时代比拼的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不是靠消费者的“信息差”,打着“价格战”以低价值产品欺骗消费者。“这次转型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规模销量,哈弗是长城汽车的销量基盘,哈弗新能源能否成功转型,意味着长城汽车的新能源转型是否能够顺利或成功。”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近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锤子财富2023-05-17 20:03:260003红绿灯懂得“看车放行”:襄阳建了个能掐会算的车联网
由于襄阳交管部门与车联网建设单位打通系统、共享数据,使得襄阳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智能网联平台与交管信控系统深度融合的城市。在湖北襄阳中心城区车流量最大的人民路十字路口,红绿灯会“观察”车的数量后变灯——当南北向左转方向等红灯的车辆排到接近30米时,就会自动变成绿灯放行,待最后一辆车辆通过停止线后,又精准切到了东西直行方向。第一财经记者在此驻足半个多小时,没有发现一次空放。锤子财富2023-08-28 22:37:540000吸入制剂国产化加快,亚洲最大的雾化给药装置基地在常熟投产
我国吸入制剂市场长期由诺华、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BI)、葛兰素史克(GSK)等跨国药企占据,作为药物递送通道的吸入给药装置是制约本土吸入制剂发展的关键之一。作为一种复杂的剂型,吸入制剂能否研发成功,给药装置是一大壁垒。8月6日,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常熟给药装置研发及生产基地已落成并正式投产,投资总额约5亿元。锤子财富2024-08-06 19:33: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