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揭财政暂付款乱像,地方财政催债加快推进
事关财政风险的财政暂付款问题受到审计部门关注,而各地今年加快清理力度,财政部门加快催还借款,推动存量暂付款清零,并严控增量,防控财政运行风险。
第一财经整理发现,最近部分省份披露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揭开当前部分地方财政暂付款存量难清理,增量难控制,使得财政暂付款规模较大,占财政支出比重超出国家设定5%红线,并存在违规出借企业,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等违规情形。
比如,甘肃审计报告称,35个市县财政暂付款形势严峻,累计余额占同级财政支出比重超过10%。河北审计报告称,截至2022年底,13个市本级暂付款余额共计415亿元。暂付款项挤占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和正常的库款,形成“预算有指标,国库无现金”,加剧财政流动性风险。
财政暂付款,主要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借出、暂付所属预算单位或其他单位临时急需的款项,属于非预算安排支出。按规定不得长期挂账,应及时清理结算。2018年财政部发文,要求2018年底前形成的暂付款项原则上应在2023年底前消化完毕。
为了防范财政风险,并落实今年底前清理完2018年底前形成的暂付款要求,不少省份要求今年全面清理消化财政暂付款。比如武汉市财政局今年在媒体上公开催债。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财政暂付款属于非预算安排支出,从规范预算管理来说应该严控,防止一些地方暂付款存量和增量规模过大,从而产生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和财政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严控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防范潜在财政风险。
财政暂付款规模大、难消化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地方财政收入紧张,而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一些地方为了绕开预算管理,通过财政暂付款作为支出途径,使得一些地方财政暂付款规模较大,且存量难消化而增量难控制,并出现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内蒙古审计报告在重点审计4个市财政收支管理情况时,发现4个市2021年底暂付款余额达470.55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消化存量进度较慢,2个市本级及8个旗县(区)未完成消化进度任务。二是控制新增力度不够,3个旗区超过规定5%的比例,新增财政暂付款12.12亿元。三是对企业借款问题仍有发生,1个市本级及3个旗区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45.85亿元。
河北审计报告指出,财政暂付性款项未有效控制,加大财政运行风险。2022年四季度对财政暂付款项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将暂付款作为解决新增支出需求的途径,削弱了预算严肃性和权威性,10市超财力支出挂账220.37亿元;4市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10.68亿元;4市暂付款累计余额超过警戒线;10市新增暂付款超过规定比例。
湖北审计报告披露,重点审计了20个市县至2022年底暂付款余额达260.55亿元,比上年增加13.86亿元,有的用于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财政暂付款待清理。
广东审计报告指出,1个市和1个县财政暂付性款项未按规定及时消化清理,涉及金额13.07亿元。
今年审计署也指出,地方财政暂付款亟待清理的问题。这包括一些地方存在暂付款余额增加,违规向企业出借资金。12个地区地方不得不从上级超预算额度调拨库款、由银行垫款或对外借款280.72亿元来维持基本运转。
财政部此前明确,财政借款一般仅限于临时性资金周转或应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临时急需垫款,只能借给本级一级预算单位,且不能借给或转借给企业,借款期限不超过一年。
因此财政对企业借款,属于违规行为。而由于借款期限限定不超过一年,因此各地应该当年及时清理往年财政暂存款。
近些年不少地方加大清理暂存款力度,部分地方存量财政暂付款明显下降。不过也有些地方出现上述存量财政暂付款清理难,且新增难以控制。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一些地方财政困难,为了逃避严格的预算管理,通过“以借代支”来新增支出,满足相关支出需求。而财政暂付款规模过大,降低了基层财政真实支付能力,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隐性债务,加剧财政流动性风险,影响财政正常运行,而一些暂付款管理不严还存在无法收回,资金安全存在风险。
财政催债力度加大
今年中央发文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其中就包括清理财政暂付款。而为了防范风险,以及完成今年底清理完2018年以前财政暂付款任务,各省近年也纷纷加大清理财政暂付款力度,而主要思路是全面梳理财政暂付款,积极稳妥分类消化存量,并严格控制增量。
辽宁近日公开的2022年财政决算报告和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称,近年上半年持续推进清理消化暂付款。下半年要全面清理消化暂付款,有效化解财政支付风险。要努力实现减存控增目标,提高财政库款保障能力。
广西近日公开的财政决算报告称,建立暂付款分类管理机制,稳妥消化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推动基层暂付款保持合理规模,逐步回补被挤占的库款,保障预算内支出需要,81个地区暂付款余额较上年末下降、8个地区实现余额清零。
广西称,下一步健全市县预算备案审查制度,指导督促市县编准编实收支预算并严格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执行预算,坚决防止新增暂付款。建立健全财政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引导市县稳妥化解存量暂付款。重庆近日也明确,严管新增财政暂付款。
从不少地方公开的存量财政暂付款分类清理思路来看,对确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死账,按照规定程序报经同级政府审批同意后,属于财政支出范围的,通过补列预算或冲减当年预算指标方式进行核销。对预算单位的财政借款,督促提醒各单位及时归还,未归还的通过财政拨款抵扣归还。
而对其他企业的财政借款,由财政部门归口业务股室核实欠款企业的偿债能力,下达催缴函,做好相应催收记录。对未能按时归还的,通过司法手段追偿。
这也使得今年部分地方财政催债力度加大。比如武汉市财政局今年发布债务催收公告,要求259家企业及单位偿还2018年末尚未偿还的欠款。
一位负责暂付款清理的地方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当地财政暂付款清理工作比较麻烦,难以消化。有些历史借款很难追回,事实上已经是坏账,最终在履行必要的追缴程序后,如果仍收不回,只能核销。比如一些地方公开催债的部分企业单位实际上已经破产注销,很难再追回借款。
盘后暴雷!西太平洋银行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吗
3月以来该行市值蒸发近90%。周三盘后美国银行股再掀波澜,西太平洋银行在传出寻求出售的消息后,股价暴跌超50%,带动地区银行板块集体跳水。受此影响,美股期货盘初低开,避险情绪进一步推升国际金价,COMEX黄金期货一度突破2060美元关口。据媒体报道,西太平洋银行一直在考虑几个战略选项,希望通过积极寻找支持其财务状况的解决方案,避免重蹈类似于硅谷银行被监管机构接管的覆辙。0000探秘三代核电“国和一号”产业链:核心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这是第一财经记者在多家“国和一号”产业链企业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核电站心脏到血管,从大设备到锻件材料,从蒸汽发生器到U型管、管道焊接材料……2023年,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成果“国和一号”将实现100%整机国产化能力,以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锤子财富2023-06-05 22:02:090000东方证券:浙江国祥IPO项目已经暂缓 保荐机构尚未收取承销费
本次发行承销费率综合考虑项目周期、工作量、市场类似规模的承销费率,经保荐机构与发行人协商确定,本次发行承销费率为7.74%。本次发行已经暂缓,保荐机构尚未收取承销费。10月10日晚,东方证券发布关于投行项目的说明公告。公告称,公司注意到市场对于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承销保荐的浙江国祥IPO项目的关注,现对相关事项作出说明。锤子财富2023-10-10 21:01:010000国防部:美方罔顾事实 歪曲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安全环境,中国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中国军队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中国。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美国国防部2023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发表谈话,详情如下:0000深圳又一楼盘两小时卖光,二手房已有涨价交易案例
近期深圳楼市“日光盘”增加,与楼市整体升温不无关系。9月底的新政刺激下,深圳已出现了第三个“日光盘”。11月24日,深圳市龙岗区深铁阅云境214套商品住宅上市,开盘两个小时不到就宣告“卖光”。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