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再度投资新能源,这次还联合了中石油丨新能源头条
五粮液和中石油近日联合成立四川中新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含成品油批发、充电桩销售、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
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中新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91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四川宜宾,法定代表人为钟道远,由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601857.SH)持股49%。而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
23日上午,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人身份拨打了上市公司五粮液(000858.SZ)年报披露的联系电话,对方表示,目前还没有听说五粮液和中石油联手成立中新绿色能源公司的消息。而此前五粮液的新能源公司均是由五粮液集团成立。对于上市公司五粮液是否会涉及新能源领域,该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得到相关消息。
五粮液官网显示,五粮液集团是一家以酒业为核心,涉及现代制造,现代包装、现代物流、金融投资、健康产业等领域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今年以来,五粮液集团多次押注新能源,先后入股成立了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上述四川中新绿色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据统计,这几家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已超过24亿元。
此前,五粮液与中石油已有合作背景。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五粮液集团与中国石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相关产业合作进行了交流。2022年,双方联合推出白酒产品“五粮好客”。
近年来,中石油方面也在大力推进新能源业务。中石油年报显示,2022年该企业推进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公司,风光发电、地热等新能源业务稳步拓展。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过140万千瓦。
此外,上述几家新能源企业,其注册地均位于五粮液的发源地四川宜宾。这家老牌白酒企业频频投入新能源,或许与“酒都”宜宾的转型发展不无关系。据了解,因五粮液闻名的宜宾正在着力打造绿色新能源之都,由于水电资源丰厚,以及接近锂矿产区,其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规模。
不过对于入局新能源领域的五粮液来说,其在光伏方面的动作尤为明显。但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技术更新、新旧产能更替的时间节点,各大光伏巨头纷纷砸下数十亿甚至上百亿资金扩产,仅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晶澳科技(002459.SZ)、天合光能(688599.SH)、阿特斯(688472.SH)五家光伏组件企业的拟投资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新入局者要占据一定光伏市场份额,还有一段路要走。
8月23日截至发稿,中石油股价微涨0.91%,报7.81元/股。五粮液股价微跌0.78%,报160.88元/股。
沙钢起诉复星冻结南钢11%股权,复星公告回应沙钢罔顾事实滥用诉权
值得注意的是,沙钢的起诉日期为3月27日,早于南钢集团要求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时间。复星转让持有的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南京南钢”)60%股权的交易再起波澜。【前情回顾可看:沙钢收购南钢生变,中信泰富携135.8亿“截和”;南钢股权交易僵局待解:二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两周后,沙钢仍拒绝退场】0001美国银行财报恐开启吸储螺旋式困境,对冲基金反手抄底银行股
此次财报季恐怕会凸显出银行面临的一种螺旋式发展的困境。在地区银行业危机下,即使是规模最大的几家美国银行也在一季度也遭遇了十年来最大的存款下降。而美股财报季偏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率先以银行业来拉开大幕,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国银行将在美东时间本周五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美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在下周陆续公布。锤子财富2023-04-14 15:58:540000陈吉宁会见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副主席、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
生物医药是上海大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罗氏是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对健康福祉的共同追求、对消费升级的趋势把握,为双方深化合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今天(9月28日)上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会见了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副主席、瑞士罗氏集团董事会主席施万一行。0000沪市371家公司已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覆盖市值约10万亿元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之基,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沪市公司各归其位、各尽其责,从方案设计上明确体现投资者优先,建立提升投资价值内部长期机制。3月11日(截至6点),沪市有7家公司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截至目前,371家沪市公司披露“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其中民企298家,央国企及公众企业73家,覆盖市值约10万亿元。以投资者为导向强本强基0000属性明显不同于传统股债,机构建议REITS归为特殊权益产品
部分机构提出,进一步引导第三方加大REITs投研资源配备,推动完善适配特殊权益属性定位的会计处理、风险资本计提标准、发行交易制度、做市商考核机制等,构建长期配置型和短期交易型均衡的投资者结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