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均跌超1%;数据安全板块逆市走强丨早市热点
8月14日,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截至午盘,沪指跌1.01%,盘中创阶段新低;深成指跌1.35%,创业板指跌1.6%。AI应用题材逆势走强,数据安全、AIGC方向领涨;券商股午前拉升,首创证券触及涨停;新能源车产业链下挫,地产、白酒、半导体表现低迷。
一起回顾上午的市场热点。
【数据确权、数据安全等相关板块集体走强】
数据确权、数据安全、数据中心等相关板块早盘集体走强,截至午盘,华是科技涨停,南凌科技涨超14%,中孚信息涨超8%。

消息面,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步入倒计时。与此同时,各地数据交易所建设也如火如荼。据中证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各地由政府发起、主导或批复的数据交易所达到44家。
此外,贵阳印发《贵阳贵安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支持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优化提升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力争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数据流通交易规模走在全国前列。
【碧桂园早盘跌超15%】
港股碧桂园早盘大幅低开超7%,截至发稿,该股跌幅扩大至15%,报0.83港元。

14日早间,碧桂园旗下11只境内债券暂停交易。碧桂园称,因近期拟就公司债券兑付安排事项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后续将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措施。
据公告显示,此番停牌交易的债券包括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21碧地04、22碧地02和22地03、19碧地03、20碧地03、20碧地04公司债,一只私募债16碧地05,和腾越建筑发行的一只16腾越02。合计债券余额约157.02亿元,到期日最早的为9月2日,是私募债16碧地05,余额39.04亿元;另外9月份到期的还包括21碧地04和20碧地03,余额分别为14.35亿元和20亿元。
【上半年净利同比降51.13% 金龙鱼跌超10%】
金龙鱼盘中跌超10%,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截至午盘,报36.85元,市值跌破2000亿元关口。

金龙鱼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9.66亿元,同比下降51.13%。
【特斯拉Model Y降价】
据特斯拉官微消息,特斯拉Model Y降价,8月14日起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从31.39万元调整为29.9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6.39万元调整为34.99万元。特斯拉Model 3 现车8000元限时保险补贴上线。
【中融信托: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以发送清退公告等形式诱骗客户访问非法网站实施诈骗】
据中融信托官网,近期,公司发现有不法分子伪造公司公章、公函等文件,冒用公司名义,以公司无法继续经营发送清退公告、建立专项退还小组为客户进行退返等形式,诱骗客户访问非法网站、加入QQ群等实施诈骗。上述行为与公司无关,且涉嫌伪造印章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公司已向国家反诈中心进行举报。
机构论后市丨A股底部信号再确认;有望逐步开启“防守反击”
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本周,A股以调整为主,沪指累计涨0.04%,深成指跌1.86%,创业板指跌4.04%。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①中信证券:坚守业绩驱动,兼顾政策主线0000国常会:讨论通过《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
会议指出,推进标准升级对于更好满足群众需要、助力产业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充分征求企业、消费者等相关方面意见,坚持急用先行,成熟一项及时出台一项。要强化监督检查,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标准落实落地。0001“减肥神药”全球狂飙:礼来、诺和诺德连创历史新高,有A股概念股一月涨3倍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25只减肥药概念股中有22只录得正增长,15只涨幅超过10%,9只超过20%。0000多图速览|四场圆桌:共议资管行业赋能实体经济
①金融如何赋能科技创新发展?②股权投资如何投资未来?③公募REITs提速构建怎样的发展格局?④如何利用大模型探索财富管理?锤子财富2023-10-14 00:21:370000政治局会议明确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明年促消费将有哪些硬招?
预计明年的促消费政策将从刺激消费意愿和增加消费能力两端协同发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仍然有扩大范围和提升额度的空间,养老、生育等补贴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加码。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