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贸“试验田”如何再提升?|自贸试验区十周年
4日,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写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在论坛期间发布。该报告全景式扫描,系统性分析,首次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四个维度全面展现制度型开放的做法和成就。
报告显示,2022年,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开放举措,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高地作用,为稳外贸稳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占全国17.8%,同比增速达14.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18.1%,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3.2%,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在发言中表示,十年来,我国先后部署了21个自贸试验区,基本形成了辐射东南西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推动了一系列首创型的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大批改革开放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钱克明认为,这些自贸试验区成为了高水平开放的先导力量、深层次开放的开路先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

推动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马成芳在发言中表示,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改革先行先试,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推进了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变革。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认为,其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是,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顾学明举例称,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开放模式,推动了我国外资管理体制变革,引领我国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国家层面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了实践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贸易便利化,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
马成芳表示,在引领对外开放方面,自贸试验区外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对外资的特别限制措施由最初的190条压减到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领域持续扩大开放,投资自由化水平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探索成功之后在2016年向全国推广,带动了全国范围内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
第一财经总编辑杨宇东在解读报告时表示,过去一年当中,我国积极推进落实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成绩斐然。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畅通国际国内的双循环枢纽。”杨宇东称,随着国际贸易新规则愈发严格,地缘政治环境愈发复杂,自贸区要在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上勇于探索,进一步提升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高标准的贸易规则。立足于我国国情,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杨宇东发现,制度型开放形成了更多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国外的形势倒逼国内的改革。面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逆境,我们坚持在维护世贸组织(WTO)规则下,以市场换市场。通过建设自贸区扩大市场准入,制度型开放的推进步伐随之加快。”杨宇东认为,自贸区建设对于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推进制度型开放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保障。
据商务部数据,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累计向全国特定区域复制推广了302项制度性的创新成果,涉及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产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了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
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
钱克明表示,自贸试验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高端产业不断集聚。
马成芳也援引数据称,自贸试验区发挥了改革开放高水平平台的作用。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300亿元,同比增长8.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1.2%。21家自贸试验区进出口实现3.7万亿元,同比增长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
“整体看,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以及18.6%的进出口总额。”马成芳说。
除此之外,自贸试验区还引导了优势产业集聚发展。马成芳表示,各自贸试验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集聚发展,形成了油气、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此外,自贸试验区还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促进跨境电商、“保税 ”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不断引导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报告还称,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我国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国从全球治理的旁观者、跟随者,向参与者、引领者转变,并加强我国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助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杨宇东在发言中举例提到,咖啡是很多非洲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由于经济不发达、配套不完善,产量有限,一些非洲精品咖啡出产国仅贡献全球咖啡产量10%。湖南自贸试验区针对这一情况,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自贸试验区两大平台,加速推进了非洲咖啡供应链在华发展,建成咖啡、坚果、可可和农产品四个交易中心,孵化非洲“品牌仓”产品百余款。仅2022年,该中心推动非洲咖啡豆年均销售量超过一千吨。
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马成芳称,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三个“提升”上发力,即提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水平,提升市场准入水平,以及提升改革系统集成、协同创新水平。
顾学明表示,当前,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的国际形势更为严峻、国内改革任务更为艰巨,这些都要求自贸试验区充分总结十年来的建设经验,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好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进而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顾学明说,当前,要以“三个提升”为主线,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一是要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二是要积极推进市场准入水平提升。三是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系统集成性。四是要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五是要将推动制度型开放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六是要着力提升开放监管能力和水平。
客车销量前三季度逆势上涨,安凯客车增收不增利
包括中通客车、金龙客车等多家客车上市公司前3季度销量均出现同比上涨。10月24日晚间,安徽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000868.SZ,以下简称“安凯客车”)发布业绩公告,该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6.94亿元,同比增加20.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36万元,同比增加90.49%。0000日本排污入海后:水产供应端格局生变,淡水养殖力拓市场
日本排污入海事件在业内看来极有可能对今后整体的海捕与海水养殖产业造成影响。日本排污入海,成为最近民众最为热议的话题,目前大量日料和海鲜餐厅已经开始转型和寻找新供应商,相对而言,淡水养殖产业则会迎来一定的商机。餐厅的应对2021年,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海鲜餐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5581亿元,海鲜餐饮企业数量超过1.5万家。锤子财富2023-08-27 00:03:410000国内最大催收公司发布停业宣告后又删除,万亿“催收江湖”如何破解合规困境
179名员工被强制带走。5月25日凌晨,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下称“湖南永雄”)在官微发布了《告全体员工书》,宣布从25日起停业,同时还透露有179名员工被强制带走,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该份宣告一时间在催收业内“炸开了锅”,不过,在25日中午左右,该份宣告又被删除。湖南永雄有着国内“最大催收公司”之称,可以说是催收业的标杆,此前曾一度赴美上市但并未成行。0001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事故调查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7月24日上午10时,记者从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校体育馆楼顶坍塌事故救援指挥部获悉,最后一名被困学生已搜救到,已无生命体征。此次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事故调查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0000利税曾比广东省还高的洛阳,为何陷入转型焦虑
如今的洛阳,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期,已无法再承载其作为洛阳的荣光和骄傲,而新的产业又未能及时成长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从小在洛阳长大的刘健,看着曾经GDP不如洛阳的合肥,如今悄然成为“风投之城”,又开始为洛阳深感遗憾了。特别是,当刘健知道,如今的合肥,仅光伏产业就聚集了100余家企业、产值千亿元后,这种失落感更强了。锤子财富2023-09-21 21:41: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