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放缓引担忧,报告称加快微观基础修复很关键|数读中国
在经历了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复苏后,近期宏观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复苏前景引发市场担忧。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下称《报告》)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为7.7%,全年经济增速为5.7%。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在曲折中前进”的复苏走势,并高度依赖政策取向。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宁吉喆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最主要的表现在于目前经济增长尚未回到正常区间。“宏观调控还要把握节奏,上半年快要结束了,最重要的是三季度,政策能早出的早出、能快出的快出。”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在上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加快微观基础的修复,并不断改善市场预期,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报告》总结称。
破解“宏观热、微观冷”
《报告》分析称,经历三年疫情,中国经济复苏需要三个阶段:一是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阶段,以供给和需求各方面实现恢复性增长为主要特征;二是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以企业利润、居民就业、财政收入全面改善为主要特征;三是常态化扩展阶段,以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和经济增长速度重归潜在增速为主要特征。
“复苏已经启动,但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过三年疫情之后,我们正处于从第一阶段转向第二阶段的关键期。这既是经济的恢复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说。
《报告》称,当前宏观经济的回暖向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的传导、向企业绩效状况的传导、向市场信心的传导还存在明显的时滞和阻碍,“宏观热、微观冷”成为上半年中国经济另一突出特征。这使得对本轮中国经济复苏更为关键的——微观基础和预期的改善,进而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扩张性增长的转变,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短期风险点包括,宏观政策力度不足或提前回撤导致复苏进程中断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共振造成较大中短期下行压力的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压力上扬的结构性区域性风险;全球经济放缓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再次回落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中国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报告》特别谈到,当前经济复苏的痛点和难点集中表现为“五个20%”,即青年群体调查失业率突破20%、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缺口高达20%。
刘晓光强调,这“五个20%”表明相关领域压力已经突破自我修复能力,在宏观调控下集中治理好这“五个20%”也就牵住了中国经济复苏的牛鼻子。

与此同时,《报告》也显示,上半年,在前期积压需求释放、政策支撑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运行特征。
宁吉喆表示,无论是从一季度还是4、5月份的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运行还是处在复苏向好的状态。餐饮、住宿、零售、旅游、文化娱乐等聚集性、流动性消费迅速反弹,实现强劲的恢复性增长,服务业的较快增长拉动了生产的增长。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外汇储备四大宏观指标总体稳定,粮食安全得到保证,能源实现稳价保供,从生产投资看,产业链、供应链保持了稳定和韧性。
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同时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复苏与以往的周期性复苏有着本质性差别,如果采用传统的逆周期调整方式,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当前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固、内生动力不扎实等问题可能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需要短期和中期兼顾的方法。
财政政策方面,报告指出,应在已出台政策举措的基础上,科学组合搭配一揽子政策,包括扩大消费刺激和收入补贴方案等。减税降费要逐渐从生产端向收入分配改革过渡,从而调动消费的积极性。此外,积极应对新一轮国际税收竞争和新一轮国际减税浪潮的挑战,进一步挖掘减税降费的空间。

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提到,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核心是加大降息降准的力度。不能够沉迷于自己的精准滴灌、小步微调,关键时刻还是要加大行动的勇气和魄力,这样才能够打破悲观预期。与此同时,监管政策也需要和逆周期政策相配合,重点在于市场秩序的建设而非松紧力度的摇摆,从而在防范风险积累的同时避免造成市场预期的紊乱。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体制性的。逆周期调节的扩张性宏观政策不能“包打天下”,面对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体制性问题上,很可能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三重压力中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压力来自于预期。要稳定预期,政策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依然要靠改革,要坚持“改革的归改革,政策的归政策”。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提到,中国经济处在发展阶段转换长周期和疫情影响短周期叠加的状态,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泛在新动能的出现。短期政策可能成本加大、边际效应降低,要利用好这个窗口期,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获得泛在新动能,保持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制图/蒋皓明
新春经济|烟花相关企业注册激增,曾被爆炒的“烟火刺客”还火吗
2023年春节,类似加特林机枪射击效果的网红烟花“加特林”成了烟花市场的宠儿。元旦刚过,春节临近,烟花爆竹经销商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节备货。相较往年,今年烟花爆竹行业正变得逐步规范,而产品批发价也有所上涨。“我今年的存货量和去年差不多,2023年夏季我就预订了今年春节的货,现在部分货品还在运输中。”从事了11年烟花爆竹生意的郑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0000中国香水市场增速远超全球,小众香水成“香饽饽”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3-5年里,中国香水消费一定是持续上涨的,香水行业正迎来黄金时代。“嗅觉经济”影响下的中国香水市场正在加速增长。国内本土最大的香水代理公司颖通集团和凯度咨询日前联合发布《中国香水行业研究白皮书》,预计市场大环境逐渐回暖,中国香水市场今年规模(销售额)有望超过200亿元。香水市场销售喜人0000阿克苏诺贝尔郭振华: 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创新作为公司核心都不会变
对一些行业巨头来说,全球疫情后,公司的业绩也开始逐渐恢复反弹。多乐士母公司阿克苏诺贝尔于日前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司业绩持续回暖,利润稳步增长,自由现金流强劲。财报显示,得益于定价增长,按恒定汇率计算的销售额增长5%;营业利润增长至3.54亿欧元(2022年同期为1.68亿欧元);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增加,流入量为2.97亿欧元(2022年同期为1.26亿欧元)。锤子财富2023-11-02 20:57:130000舍得酒业高管调整,稳健阵容新增高能级管理人才
12月15日盘后,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公告,公布了高管调整等相关事项。其中,倪强卸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蒲吉洲担任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公司全面治理工作;吴毅飞任联席董事长;唐珲任总裁。舍得酒业表示,此次人事变动属于正常的管理层调整,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稳定,不受影响。锤子财富2023-12-15 20:26:000000证监会:强化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处置,加大对资本市场行贿行为惩治力度
要突出铲除腐败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治理,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强化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处置,加大对资本市场行贿行为惩治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会议并讲话。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