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利好政策不断,这些细分领域将分享发展红利
6月29日,机器人概念掀涨停潮,截至发稿,优德精密、华研精机、赛象科技等15股涨停,兆龙互连、昆船智能等纷纷跟涨。

、
消息面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方案提到,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以3C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安防应急等典型场景应用示范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产品攻关和产线建设,加速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方案还提出,培育机器人优质企业。聚焦医疗健康、协作、物流机器人等领域,支持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引进1—2家国际一流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规模化产业集群。面向特种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支持和推动一批专注细分领域、具有高成长预期的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
此前5月31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提到开展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
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
中信证券指出,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北京市机器人(300024)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相较于此前《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本次正式版,发展目标进一步拉高,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零部件环节支持进一步细化,指引更加清晰,并有制动器、MEMS等增量环节。建议关注机器人领域相关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国金证券表示,汽车领域的齿轮赛道估值偏低,人形机器人给予新增空间。齿轮于新能源车中的用量大幅低于油车,随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齿轮市场空间骤缩。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量产将为精密齿轮市场打开全新空间。车用齿轮公司有望切换产能至人形机器人齿轮。车用齿轮仅需更改后道的磨齿与表面处理工艺并替换部分设备,即可制造机器人齿轮,相关公司转型具备较大可能性。
美敦力RDN系统获FDA批准上市,业内称需更多随访病例数据支持
RDN技术或将在未来解决一部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问题。“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或迎来更多的治疗选择。第一财经今日从美敦力了解到,公司研发14年的一款基于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疗法的“SymplicitySpyral™RDN系统”日前经FDA(美国食药监局)获批上市,适应症为“适用于辅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和抗高血压药物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0000转基因的产业化下一步有何计划?农业农村部回应
在严格监管、严控风险前提下,稳慎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加强技术储备,健全制度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按要求规范有序扩大应用范围。1月23日,国新办就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产业化应用试点已经完成,这是否代表中国的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植现在开放了?还是仍然有一些限制?转基因的产业化下一步有何计划?0000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00008月经济数据前瞻:工业投资消费增速有望回升
国内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好转,不过政策效果充分释放仍有待时日。工业:预计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至4.2%左右8月官方制造业PMI由7月的49.3%回升至49.7%,收缩幅度继续放缓。其中生产指数由50.2%回升至51.9%,新订单指数由49.5%回升至50.2%,均达到近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供求两端均有明显修复。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