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游戏出海收入快速增长新兴厂商表现抢眼
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5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25%,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国内游戏市场上腾讯、网易等巨头占据明显优势地位不同的是,海外市场上,新兴游戏厂商表现亮眼。
出海收入持续增长
《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走出去”依然是国家、企业关注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游戏企业尤其是新兴厂商在海外市场表现抢眼。近日,市场研究机构APP Annie最新发布的2020年11月中国厂商出海收入榜单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FunPlus、莉莉丝、米哈游,而老牌游戏厂商腾讯、网易名列第四、五名。
FunPlus、莉莉丝、米哈游均已在国内外市场推出多款游戏产品,尤其是今年以来,米哈游旗下《原神》、莉莉丝旗下《万国觉醒》等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让几家公司成为出海收入榜中的常客。据记者统计,FunPlus今年共有5个月位于出海收入榜榜首,而莉莉丝仅在今年10月份跌出前三名,今年1-4月,莉莉丝曾连续4个月蝉联该榜榜首。
除了FunPlus等厂商外,近两年频繁出现在出海收入排行榜前20名的,还有多家专注海外游戏市场的新兴游戏厂商在列,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国产游戏出海经历了从山寨化、高仿山寨到精品化的过程,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形成了良性的游戏小生态,形成了新的协作关系,最终产品也越来越优质,出现了《原神》等优质作品。”量江湖联合创始人史建刚表示。
“现在国产游戏在设计、品质、商业化上都做得非常好,商业化又表现在本地化、运营精细化、买量多元化等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当然这些好游戏也都挣到钱了。”史建刚表示。
海外“船小好调头”
在国内,拥有雄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老牌游戏厂商,牢牢占据着优势地位,但为何海外市场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老牌大厂在国内的版号储备非常丰富,其他中小游戏厂商没有这样的储备,如果在海外不努力,就可能面临生存危机,在生存面前,中小厂商自然会更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在资深游戏从业者孙峰(化名)看来,新兴厂商出海实力强于传统厂商,与版号限制下游戏厂商的选择有关。
史建刚也认为,新兴游戏厂商出海,是游戏版号限制以及中国工程师红利结合的产物。“游戏版号审批的限制,导致游戏产能无法在内部消化,出海就变成了不得已的被动选择。”
“中小厂商有自身的优势,它们很多都是专注一个国家,能够摸清玩家的心理和需求,同时海外发行经验丰富;而大厂都是工作室制,经常是各顾各的。海外可以说是‘船小好调头’,‘大船’反而会动作迟缓。”孙峰表示。
在产品层面,不同于老牌厂商“先国内,后海外”的市场战略,很多新兴厂商的产品从立项开始就面向海外玩家,其产品更符合海外玩家的需求,自然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海外一些爆款往往是不太重度的游戏,现在在海外比较火的那几个品类,无论是腾讯还是网易都比较缺失。大厂有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他们就想做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其他游戏可能没有太多的热情。”孙峰认为,未来新兴厂商在海外的优势可能持续领先。
目前,国内主流游戏厂商均将全球化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战略,随着全球化战略的推进,中国游戏厂商在海外市场的份额,或将进一步增强。
迅雷前CEO陈磊因涉嫌职务侵占被立案侦查:数千万资金非法炒币!
来自:金融虎10月9日综合消息,昨日,自称为全球共享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创新公司的迅雷(NASDAQ:XNET)发布公告称,公司前任CEO陈磊因涉嫌职务侵占罪已被深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迅雷呼吁陈磊尽快回国配合调查。受此消息影响,10月9日凌晨,美股收盘时,迅雷在纳斯达克股价大跌7.87%,当前市值2.15亿美元。锤子财富2020-10-10 19:55:060000日本2月经常帐转为顺差,得益于海外投资收益
日本2月份经常账户由逆差转为顺差,这反映出证券投资的巨额回报,并缓解了人们对该国购买力减弱的担忧。此前一个月,日本经常账户出现近1.9893万亿日元的创纪录逆差。日本财务省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经常帐顺差达到2.1972万亿日元(约合165.9亿美元)。日元疲软和全球利率上升,推动日本海外投资的主要收益达到创纪录水平。0000虚构快递单动辄数亿元 揭秘“空包”背后的猫腻
来源:新华社百度搜索关键词“空包”,会弹出大量买卖“空包”的网站。“空包”即空的快递包裹,其实就是一串快递单号。一个没有实物的快递单号有何价值?最近,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破获一起贩卖“空包”的案件,一次查获2700多个“空包”网站,40多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一些知名快递公司员工涉案。跨境赌博流转非法资金百亿元0000中国最神秘的独角兽,如何统领“蚂蚁军团”?
2022年1~12月,广东省服装出口量位列全国第二,但出口下降8.6%。严峻的出口形势下,无论是向大卖家供货,还是亲自下场做批发或零售,理论上,在成本和销售两端同时承压的外贸服装制造商,会将愈加火热的跨境电商视为“救命稻草”,蜂拥而上。然而,《中国新闻周刊》近日采访发现,在拥有世界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广东省,中大型外贸服装制造商对火热的跨境电商态度冷淡。中国新闻周刊2023-04-08 07:45: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