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银行停止理财产品转让服务 “二手”理财缘何退潮
原标题:多银行停止理财产品转让服务 “二手”理财缘何退潮
曾备受银行热捧的“二手”理财产品正逐渐降温。近期,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陆续发布停止理财产品转让业务的公告,再早之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就已停止理财产品转让服务。“香饽饽”为何遭“抛弃”引发市场关注,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以来,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对银行系统净值披露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此前的理财转让存在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等风险隐患,容易产生纠纷。若要规范开展理财转让业务,银行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风险提示方面需要作出更多的功课。
多银行停止理财转让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发布停止理财产品转让的公告。广发银行官网日前发布的《关于停止非保本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转让服务的公告》显示,因该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业务规划调整,该行将于2021年3月26日起,停止非保本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的转让挂单交易。
对此,广发银行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该行2月22日之后,新发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及结构性存款就不再开通转让业务了,3月26日起,系统将不再受理存量相关产品的转让挂单交易。
此前,浦发银行也发布《关于停止理财产品转让业务的公告》称,因系统升级改造,该行将于2021年3月23日起,停止理财产品转让业务,该行电子渠道(App、网银)原理财转让相关入口界面将同步下架。该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因为业务规则调整,暂时这项业务不做了,还不清楚之后是否会恢复业务。
而今年早些时候,民生银行公告表示,民生银行决定自2021年1月4日起,停止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含增利、翠竹等)转让业务。对于停止原因,该行表示,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需不断压降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综合评估业务开展的必要性停止转让。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多家银行App发现,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早在2019年10月、2020年8月就已暂停了理财产品线上转让服务,原因均为对系统升级改造,至今相关业务仍未恢复。
对于停止理财产品转让的具体原因,有消息称,从2019年至今,多家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被监管要求下架理财转让功能,原因在于此种业务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北京商报记者向多家国有银行、股份行内部人士咨询是否是政策原因,多位银行人士表示,没有接到相关停止转让的监管通知。
“二手”理财缘何“遭弃”
理财产品转让服务即银行客户之间自由转让/受让理财产品,让长期封闭的理财产品具有流动性,这一服务曾在2019年一度“风靡”市场,彼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曾推出了理财产品转让功能。投资者可通过各银行线下营业网点和线上手机银行App的理财专区办理理财转让业务。
就两种交易方式看,线上转让由出让人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挂单,投资者根据自身需求挑选购买;线下转让则由转让者自行联系“下家”或请理财经理协助发出信息,双方约定好转让价格后前往银行网点办理转让。
值得关注的是,理财产品转让不仅能满足投资者对于一些理财产品的流动性偏好,同时从收益率来看,很多客户因着急用钱想提前转让出产品,使得“二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超过“一手”,不少投资人开始“捡漏”产品。
但资管新规以来,去刚兑趋势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理财产品转让业务存在的隐患也受到关注。
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理财产品转让背后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风险:第一是收益率的波动风险。目前产品逐渐向净值化方向转型,所以收益不再像过去一成不变,不仅会出现波动甚至极端可能还会不保证本金,因此在转让过程中,如何同客户做好充分的风险揭示很重要;第二是客户适当性评估的法律风险。产品转让虽然是客户单方向发起的,但是在撮合过程中,银行仍然要向另一方履行适当性义务。客户是否符合被转让产品的适当性评估要求,评估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错配,并且收益也没有达到客户的预期,比较容易产生投诉和纠纷。
“多家银行纷纷停止理财产品转让或也是为了落实资管新规,此前理财转让标的中很多是预期收益理财产品,产品本身面临整改需求,目前过渡期剩下一年不到的时间,银行考虑将转让功能下架,也可以理解。”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补充道。
就上述停止转让理财产品的银行纷纷提出的“系统升级”一说,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型,而不是之前预期收益型那种固定的收益率,产品转让收益率不好核算,银行还涉及到每天净值披露、转让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对于银行系统信息披露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目前资管新规的转型过程中,新老产品混发,理财子公司和银行资管部并存,理财子公司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要在短期内打造规范的理财产品转让系统并非易事。与其推出这一目前仍不成熟的转让系统,还不如暂时先下架以避免后续可能更多的理财纠纷。”周毅钦如是说。
需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披、风险提示
虽然理财产品转让业务迎来“降温”,但也有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转让仍在正常开展,未来是否会有更多银行暂停转让,这对于银行和投资者有何影响、面对市场需求银行该如何更规范地开展业务也值得关注。
“有理财产品转让业务的现在可能都不太好做,除了监管要求顺应资管新规要求,还有自身信息披露能力的问题。”上述国有行理财经理如是说。周茂华进一步指出,目前看到的理财产品转让业务明显呈萎缩趋势,不排除后续银行暂停这一业务。
谈及停止转让理财产品服务会对银行、投资者有什么影响,周茂华表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不能自由转让,意味着产品流动性下降,投资者无法“套利”。周毅钦指出,暂停转让后,将可能会影响银行长期限比如两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发售。对于已经购买了长期限产品的客户,后续无法转让,流动性确实受到了影响。周毅钦表示,目前开放型的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占比较高,不过,开放式产品是按约定周期开放,客观上投资者也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期流动性需求,理财产品转让有其存在价值。
而面对目前的市场需求,若要规范开展理财产品转让业务,在业内看来,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工作。上述国有行人士表示,银行还需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周毅钦建议,银行规范开展理财产品转让业务一是客户评级须符合“产品要求”,二是客户需清楚“产品有风险”,三是客户需知晓“收益会波动”。
消费信贷是如何影响消费者买买买的?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消费信贷被广泛认为有促消费的作用。理性消费者将其当作融资、消费、支付的工具。但同样的,消费者也会将其用于购买并不需要或者远超过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商品。消费信贷会超出“工具属性”,被冠以各种负面的评语,正如当下人们对于“消费信贷”的反思一样。但是,消费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为。显然,消费信贷并没有自动购买的功能,那么,消费信贷到底是如何影响消费者进行买买买的?一锤子财富2020-12-08 12:28:370000银行转型,开放者赢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于金融科技类公司面临的强监管,不少银行从业者表现出早知如此的“后见之明”:对金融缺乏敬畏,迟早要出问题,这不,时候到了。锤子财富2020-11-24 13:27:030000靠“赌石”起家的云南首富麻烦大了,存货得卖224年…
原标题:靠“赌石”起家的云南首富麻烦大了,存货得卖224年…作者|猫哥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在2014年4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一条翡翠项链被拍出了2.14亿港元的天价。这条项链背后的说法挺多——什么清朝宫廷、美国富商、欧洲名媛,反正过手的主人都有显赫背景,这么一说,项链背后的历史底蕴就呼之欲出了,买家纷纷举手,价格自然不低。锤子财富2020-12-31 19:37:160000黄金投资火了?2020年中国金条金币消费上涨9.21%
原标题:黄金投资火了?2020年中国金条金币消费上涨9.21%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刘育英)中国黄金协会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黄金实际消费量820.98吨,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8.13%。其中,金条及金币消费246.59吨,同比增长9.21%。锤子财富2021-02-01 20:20:070000什么是p2p理财?p2p理财合法吗?
如今理财的人越来越多,每年都呈增长趋势。市面上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p2p理财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进入到理财者的视野。很多人对于p2p理财并不是很了解,那么什么是p2p理财?究竟p2p理财合法安全吗?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一反面是质疑资产安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质疑是否合法的问题。大家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我们现在就来看看p2p理财究竟是什么。一、p2p理财是什么?锤子财富2020-09-11 14:35: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