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风险引发利率债抛压!险资配债窗口来临,3个月新增债券投资6000亿
来源:证券时报

随着债券收益率回升至阶段性高位,保险资金的债券配置窗口已经打开。
券商中国记者从多位险资投资人士处了解到,5月以来,随着债券收益率触底反弹,债券配置价值逐步提升,险资的债券配置策略经历了从低配到标配,再到如今大力配置的调整。
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71万亿元,其中投向债券资产7.58万亿元,较6月末新增投资6066亿元,占险资比例达到了36.59%,创下2015年以来的近6年高点,比近期低位的今年4月末时高出2.34个百分点。今年4月末,债券在保险资金中的占比一度降至34.25%,为2019年6月以来的低点。

险资配债迎来窗口期
虽然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已经比较多,但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保险资金来说,债券仍然是“定海神针”一般的存在,在险资投资的各类资产中占比最高。不过,这让险资在低利率趋势下,有不小配置压力。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率环境持续低迷,国内形势虽然还不像国外发达市场的零利率、负利率那么严峻,但利率走低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保险公司重视,险资都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个新常态。
而在这个过程中,保险机构也意识到,利率下行趋势虽然难以避免,但这不意味着利率在走低的过程中没有波动。而任何一个利率向上波动的时段,都是险资机构可以抓住的配置的机会。
如今,就是这样一个利率向上波动的配置机会。今年5月以来,债券收益率触底后持续上升,为保险资金配置打开了今年以来难得的窗口期。
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1月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1485%,随着疫情爆发,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投资者纷纷涌入债市,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到4月底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2.538%。随着市场情绪逐步企稳,5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探底反升至2.7053%。
此后收益率保持回升,11月2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升至3.285%。虽然这一收益率较前几天的3.35%高点有所回落,但仍是阶段高位。

今年8月,有万亿级保险机构资管中心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中长期看法是中枢会在3%。从其这一判断看,目前的收益率3.26%也属于险资会积极配置的点位。
从低配到标配,再到大力配
在这样的利率高位阶段,险资正在抓住机会进行债券配置。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负责人认为,明年1月之前都是险资配置债券窗口期,尤其是中长期债券。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固收类投资经理亦认为,预估未来债券收益率还会上行一段时间,对配置类资金带来较好的配债机会。
一家养老金公司固收投资经理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的确是进入了中长期资金配置债券的价值区间,但过一两个月之后可能会有压力。他认为,市场对于中期走势目前分歧较大,未来债券市场如何走向还是取决于货币政策收紧的决心。
由于保险负债端不断有保费资金流入,且以往到期资金有再投资需求,今年债券市场的过山车走势对于险资配置带来了极大挑战。
今年1-4月份利率持续走低期间,考虑到负债成本覆盖问题,一些险资投资人表示采取了减少债券投资频度、比例,缩短配置久期的策略,倾向于持有现金择机投资。今年前4月险资配置债券比例降至34.25%的低位之时,配置银行存款的比例亦从2019年末的13.62%升至14.30%。
5月底以来,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债券收益率逐步抬升,为险资债券配置打开了一定窗口。今年6月开始,保险资金对债券配置的策略逐渐由低配转为标配。
随着当下险资配置债券比例逐步提升至36.59%,险资投资于银行存款的比例亦降至12.46%。
“我们很多账户在三四月份就卖了很多债,配了不少存款,以等待好的时机再买进。现在债券收益率上了很多,存款就减少了。” 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债券投资经理曾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保险投资机构进行债券配置时,一般将精力更多放在收益率比较高的周期,在高收益率时期多配债券。“我们会在收益率高的时候提前配置,甚至把杠杆加满。在收益率低的时候多配存款,或者短期限、一年期的产品。”
保险资金由于负债资金的安全稳健需求,一般不太会下沉信用以提高收益率。此外,保险投资机构也会注意在配置时有意错开现金流到期时间,“不会让所有资产在一定时间内全部到期,否则就会很被动。”上述投资经理表示。
据银保监会公布的9月份最新数据,随着长端利率的上行,保险大类资产配置聚焦固收类投资。今年9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3.05个基点至3.15%,债券类资产的配置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纷纷把握利率上升机遇加大固收类资产配置比重。截至9月末,险资配置的债券占比达36.6%,环比提升0.9个百分点。
除了债券本身的收益率表现,保险资金投资配置时也会考虑股债性价比,以及债券相对于其他投资资产的性价比。例如,3A级非标债权计划收益率现在大约4.7%-4.8%,相较同等级债券收益率只有40个BP左右的溢价,而以往溢价可以达到80-100个BP。考虑到债权计划转让难度较大且优质项目供给很少,在优质非标资产供给有限的情况下,一些险资配债的积极性会大于配置债权计划。
信用债违约连锁反应下的机会
险资对债市的配置逻辑离不开对基本面的判断。除了对中长期的既有预判外,近期债市的AAA级国企债券违约事件,成为又一个影响债市配置的重要因素。
从短期看,近期有国字头保险资管公司高管对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因为有了信用债的风险事件和市场下跌,市场上一些资质好的信用债乃至利率债也有抛压,给了险资机构逢低买入机会。
从中长期看,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近日发布报告认为,从宏观大环境来看,AAA级国企债券违约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债券市场,而是在于整个广义流动性体系。该报告提出,紧货币过度到紧信用,一旦货币政策开始持续回落,在狭义流动性层面,可能需要考虑重新宽松,利率债也将逐步受益。也即,收益率明年可能会开始下行。
中金公司报告的逻辑在于,今年疫情背景下,货币政策先松后紧。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高于年初。当年从经济动能来看,并未受到太多紧货币的影响。主要是今年信贷投放和国债地方债等发行较大,从广义流动性的角度(社融和M2增速)还比较高。这一点类似于2017年。当年央行为了去杠杆,收紧狭义流动性,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持续升高,但当年贷款利率和非标利率保持平稳,整体信用扩张比较顺畅,经济动能并未受到太多影响。
“但往后看,我们认为情况会开始类似于2018年。”中金报告称。2018年当年,由于非标持续压缩,信贷开始收紧,影子银行也相应收缩,整体广义流动性(社融和M2)增速逐步回落,即出现了紧信用的特征。当年也开始出现不少违约事件,造成信用债净增量也比较低迷。紧信用的格局对经济造成冲击,股市也相应走弱,所以2018年央行反而在货币市场层面开始放松,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逐步走低。而当年贷款和非标利率是上升的,反映了广义流动性的收紧。因此当年其实是广义紧,狭义松的格局。
“我们预计2021年可能也类似于这样的格局。即明年信贷额度可能没有那么宽松,财政刺激力度也会减弱,叠加利率上升以及信用风险出现后,信用债净增量也会比今年减弱。明年社融和M2增速会出现逐步回落的现象,也相当于紧信用的过程。”中金报告称,这个过程可能会对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最终使得货币政策需要考虑重新放松。因此货币市场利率和利率债收益率明年可能会开始下行。“最近信用债事件拖累利率债收益率上升,我们认为就是一个很好的低吸机会,翻过年来,利率债明年会有一定的交易机会。
普通投资者如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投资策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顾慧君“七亏二平一赚”似乎是A股投资者的宿命,普通投资者如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今天向大家推荐大卫斯文森的力作《不落俗套的成功》。锤子财富2020-10-05 22:06:500000投资理财中常见的几大理财陷阱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活跃在投资者的视线中,高利息的理财产品也越来越多,陷阱也越来越多,被坑的人也特别多,今天就来整理一下常见的理财陷阱有哪些。一、理财方式没有变化,投资渠道不活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出现错误就是在投资理财时喜欢集中投资,也就是除去平时的消费资金外,把钱放在银行,或全拿去炒股等,并没有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这样的上班族理财规划假如有问题,就会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0000特殊时期擦亮双眼:出借人莫中老赖“债转圈套”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日电2020年新冠“黑天鹅”来袭,全球经济萎靡,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也被迫放缓,国内各行业皆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网贷行业也不能幸免于难。锤子财富2020-09-01 22:00:100000中国信用卡额度最高21亿,卡主不是王健林,也不是马云!
你没有看错,21亿!这是中国最大额度的信用卡!但是卡主既不是王健林也不是马云这些首富级别的人物,而是一名普通的工薪族。几乎所有人的信用卡持卡人都希望自己的信用卡额度越高越好,但是当21亿的信用卡额度来到你的面前的时候,恐怕你就不会那么认为了,江苏的一名姓顾的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