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强调投融资协同发展,投资端更多改革举措可期
在6月8日举行的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一行一总局一会一局”负责人首次集体公开亮相。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在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后,首次公开对当前改革发展重点进行系统性阐述。
与以往重点介绍注册制改革相关举措不同,易会满此次发言突出了对投资端的重视。他强调,坚持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行业机构要以良好的长期业绩回报投资者,真正实现行业自身发展与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
上述表态可谓是对当前市场焦点问题的直接回应。自5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调整,伴随市场波动,板块热点快速轮动,关于量化交易、市场公平性、资金短线炒作、行业机构责任等问题的讨论也较为热烈。
在这些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居民财富资产配置对资本市场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易会满所说,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微观经营主体表现等高度敏感,其走势是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以及境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便如此,改革发展仍大有可为。
易会满在演讲中表示,证监会将从自身职能出发,“坚持投融资改革协同推进,为居民资产配置创造相协调的市场环境和生态”。
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
在全面注册制时代,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是投资者实现有效投资的基础。是否“优质”,交给投资者自行判断。但是否真实透明,仍是监管者需要继续推动实现的目标。
2019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被定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证监会当年11月印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2020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即“国发14号文”),系统谋划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路线图。
近年来,上市公司数量连续突破4000、5000大关,总市值接近翻番。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与GDP之比近60%,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提高至50%左右,上市公司2022年度分红派现金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
除了总量提升,公司治理也有较大改善。2020年,证监会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实现30年来对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第一次“全面体检”。与此同时,修订、制订股东大会、上市公司与集团财务公司业务往来等规则,公司治理制度约束进一步健全。
资本市场“入口”包容性提升的同时,“出口”也逐渐打通。退市难是困扰资本市场多年的顽疾。不过,2020年中央批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以来,证监会不断改革,持续打击“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三年来共有123家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102家,强制退市数量超过资本市场之前近30年的总和,历史积累的大量绩差“钉子户”得到集中清理。
此外,前几年比较突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票质押、实际控制人通过违规占用担保“掏空”上市公司等问题,也得到有效治理。据记者了解,高比例质押的公司家数已由峰值减少60%以上,目前已不再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风险。违规占用担保方面,证监会2020年至今已推动整改金额近4900亿元。
不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仍有较大改革空间。
易会满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全力为投资者提供真实透明的上市公司,下一步将抓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同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长效化的综合监管机制,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惩治财务造假、大股东违规占用等行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回报能力,夯实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内在基础。
持续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投资者需要从海量信息中发掘价值、规避风险,投资难度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通过公募基金进行投资,已经成为许多个人投资者的选择。
注册制试点以来,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翻倍。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13万亿元增至26万亿元,以股票投资为主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从2.3万亿元增至8万亿元,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占比从4.1%升至8.2%,是目前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从129家增加至155家。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超过27万亿元。
证监会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持续引导行业机构进行改革完善,推动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功能发挥,改革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要求基金公司实施3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将长期投资业绩、持有人实际盈利、合规风控水平纳入考核范畴;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奖金跟投、追索扣回等制度。
然而,要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公募基金行业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易会满8日表示,将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资管产品稳健发展,引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加强横向协同,健全完善税收、会计等配套制度机制,进一步打通痛点堵点,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同时,机构也需要继续推动“自我改革”。易会满提出,广大行业机构牢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保持定力,苦练内功,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积极培育更加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以良好的长期业绩回报投资者,真正实现行业自身发展与客户价值增长的同提升、共进步。
在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后,资本市场融资端的系统性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投融资协同发展的方向之下,未来更多投资端改革举措值得期待。
87岁的百万粉丝UP主汪品先院士: 科学走红是好的
“我不愿意去走红地毯,但是我愿意做科普。”在9月9日的第十六届浦江创新论坛第二届女科学家峰会上,有一位最年长,但或许是现场声音最为洪亮、最铿锵有力的演讲嘉宾——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锤子财富2023-09-09 20:25:030000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本次日本地震为逆冲型地震
根据科学家的初步研究,逆冲型断层大概破裂了100到150公里左右,具有双侧破裂的特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蒋海昆表示,日本本次7.6级地震发生于日本的西海岸,从主震的破裂类型来看是逆冲型地震。0000全国性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完毕,100万存5年利息少了1.5万
最后一批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中小银行还在跟进。近日,又有3家股份行相继下调了存款利率,这已是继2022年9月中旬6家国有大行率先下调各个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后的第四批“行动者”。至此,国有行、股份行均完成了对存款利率的下调。中小银行还在持续跟进中,下调以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5年期定存整存整取利率都不超过3%,而中小银行不超过4%。最后一批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0000国家医保局:医保基金总体保持稳定 统筹基金实现合理结余
2023年1—12月份,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7万亿元,总支出2.2万亿元。今天(11日)国家医保局召开2024年上半年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医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统筹基金实现合理结余。00007月CPI同比回落是何原因?下阶段走势如何?丨火线解读
下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加之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逐步消除,CPI有望逐步回升。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2%;PPI同比下降4.4%,自今年1月来首次出现回升,环比下降0.2%。CPI同比由平转降7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CPI环比由降转涨,但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同比有所回落。锤子财富2023-08-09 14:31:110000